大家好,歡迎關注「說歷史山河」,記得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
水滸中盧俊義被稱呼為員外,你知道員外的意思嗎?竟然來源於這裡
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能夠看到人們對於財主的稱呼,不是張員外,就是李員外趙員外的,這樣的情況大家肯定是能夠經常看見得到,甚至在水滸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盧俊義也是被人們稱為員外的,而且這個稱呼可不僅僅是自己的下人這麼說,就是一些陌生人也是這麼做的,那麼這個稱呼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著什麼來歷呢?
其實這個員外的稱呼是明朝的時候才開始流傳的,也就是人們才有了這樣的一個稱呼的,而這個詞語最早的時候確實是一種地位的象徵,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們也就將他用在了富裕人家的身上,也就喪失他的最開始的意思了。
而這個員外的稱呼是來源於古代的員外郎這個官職的,這個感知在古代的時候是一個正規的官員,但是卻屬於一種額外增加的官職,這話怎麼理解呢?我們都是知道的,這個古代的官員都是有著嚴格的定額的,但是有時候辦事的機構人手太少,也就需要在規定之外增加一些辦事的官員了,所以也就給他們成為員外郎了。
而這個官職最早是出現在隋朝的時候,最開始的時候是在尚書省的二十四司內部放置一個員外郎,這個地位是僅次於郎中的,也就是他的副手了,當然我們從後世的六部中也是經常能夠看到員外郎的官職的,比如像吏部員外郎,兵部員外郎這樣的情況。
而在唐朝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詩人的官職都是這樣的,像我們都熟悉的白居易和劉禹錫這些詩人都是這樣的情況,當然這個時候除了像吏部和兵部這些工作量比較大的部門之外,其他的部門基本上都是一種閒職,很多時候給予這樣的官職都是一種降級的處分了。
而這樣的情況來到明朝之後,朝廷為了能夠更多的獲得收入,也就在這些有錢人的身上打主意了,我們都是知道古代的商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當然一些地主地位也是不高的,雖然他們很有錢,但是政治地位卻是非常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也就將一些沒有實權的官職賣給這些富人,這樣他們的也算是擁有了地位了,而隨著這樣做的富人是非常多的,這樣這個員外郎也就有著泛濫的情況了,也就沒有最開始那樣有地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也就用員外來稱呼這些人了,久而久之也就用這個詞語代替富裕人家了,所以人們也就用它來稱呼這些富人了,這樣人家見面也就是這個員外那個員外了,而這個時候寫成的小說也就是採用了這樣的說法,所以儘管水滸是宋朝的故事,但是卻採用了明朝才能夠使用的員外的稱呼了,而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的文學作品中都是這樣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