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外打賭的故事

2021-03-03 每晚故事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古時候,一個縣城裡有個王員外,是個遠近聞名的富戶。最近,縣裡來了個新縣令,想著法兒地圈錢。他把包括王員外在內的富戶全都召集到府衙,說這滿縣沒有個文雅之所,他想募集些銀兩,建個吟詩作畫的地方,請富戶們多出一些。

王員外早就猜出了縣令的真心思,他不想掏這個錢,又不敢得罪縣令,可實在想不出個兩全其美的主意。回到村子後,幾個孩子跟在王員外後面,拍手說:「員外家裡真奇妙,東牆邊上有地道。夜裡鑽出個黑漢子,真要把人嚇一跳!」

王員外一聽,不覺怒火中燒。這不是在詆毀他家的清譽嗎?他仔細一看,其中一個孩子是他家一個短工的兒子。於是,他回到家,把那個短工叫來,讓他問清他孩子是從哪兒學來的那些話。

不一會兒,那短工就回來了,說是前幾天晚上,村裡幾個後生從王員外家的東牆邊走過,其中一個說要去牆邊方便,結果去了就沒影子了。大家都說那裡一定有個暗洞,後生進去和員外家的小姐約會了。後來,不知怎的,就傳出了這麼個順口溜。

王員外聽完,氣得七竅生煙。他家的院牆都是用青磚砌成的,他剛剛看過,根本就沒有洞。他氣呼呼地對短工說:「你去把那個後生找來,我要問問他!」

很快,短工領來了一個年輕後生,名叫劉黑樵,二十來歲,又黑又壯,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機靈勁兒。

王員外生氣地問他:「現在村裡人都說你從我家牆洞爬進去了,你給我說清楚是咋回事!」

劉黑樵笑了笑說:「員外呀,那天晚上我是喝多了,到你家牆外去方便,不料摔倒在地,一時爬不起來了。那幾個人也喝多了,看不到我,就胡亂猜測我鑽進牆洞了。他們後來還編了這個順口溜來耍我。」

王員外聽完,生氣地說:「這些麻煩事都是你引來的。你要想辦法跟鄉親們解釋清楚!」

劉黑樵搖了搖頭說:「員外,您這可難為我了。即便我說了,人家也未必信呀。」

王員外不耐煩地說:「諒你這凡夫俗子,也想不出個好主意。要真有那本事,我就把閨女嫁給你!走吧,走吧。」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劉黑樵本來正要走,一聽這話,又站住了:「員外,你此話可當真?我若想出了好主意,你真肯把小姐嫁給我?」

王員外說:「當然不行。這事越描越黑,還是不理會為好。」他轉而想起了縣令籌錢那件煩心事,就問劉黑樵,「你敢不敢跟我打個賭?要是你替我想出了主意,我就真把閨女嫁給你;要是你想不出來,就來我家當三年長工!」

劉黑樵想也沒想就說:「我賭!」於是,兩人擊掌定賭,接著王員外說出了賭的內容:劉黑樵要在三天之內,幫他出個主意,如何能暫時散盡他家錢財,一年後又能重聚回來。

劉黑樵一聽,皺緊了眉頭。王員外笑著說:「三天後,還是這個時辰,咱們定輸贏。」劉黑樵應了一聲,就低著腦袋出去了。

說實話,王員外可沒拿這個賭當回事兒。劉黑樵一個山野村夫,還能比他更高明?他接著想他的主意,但三天下來,仍是一籌莫展。

到了第三天,劉黑樵如約而至。王員外問他是否想到主意了。劉黑樵點點頭說,他的主意是,把王員外家旁邊的幾百畝地一分為二,一半挖成魚塘,另一半堆積成山,修徑蓋亭。

王員外不覺一愣:「這是為何?」

劉黑樵笑著說,在整個縣內,沒有一處風景幽雅之地,那些文人墨客想要吟詩作畫,還得跑到鄰縣去。要是在這裡修個山水涼亭,秀才們都過來了,再開上個客棧飯莊,不愁沒錢賺啊。池塘中所養的魚,既可觀賞,又可拿來給飯莊做菜,一舉兩得。

王員外聽完,心中不禁暗暗叫好。只要工程動起來,縣令再來催討銀子,他也有了託詞,就說全投進去了,那縣令也拿他沒轍。魚塘和飯莊都是厚利的買賣,賺錢不成問題。但他還是故作嚴肅地說:「主意倒是馬馬虎虎,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且等我試試再說。」

第二天,王員外就召集人手,先挖了魚塘,挖出來的土自然堆成了土山。他又把土山改造成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山形。山中修了涼亭小徑,種了花草樹木。山下就是客棧飯莊。也是天公作美,魚塘剛挖成,就連下了幾天雨,把魚塘灌得滿滿的。王員外請人買回魚苗,往塘裡撒好。

說來也怪,土山剛一造好,山中就鳥語花香,說不出來的愜意。很多文人雅士沒等客棧飯莊建好,就先過來湊熱鬧了。王員外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話說那頭,縣令見王員外遲遲不送錢來,便派了師爺過來催討。師爺還沒走近,就看到那裡大興土木的景象,忙叫過王員外一問。王員外連連訴苦,說他現在手頭上沒有銀子了,這買魚食的銀子還是舉債借來的。師爺只好回去跟縣令交差了。

看著師爺的背影,王員外得意地笑了。這劉黑樵的主意,還真是妙啊!

半年後,工程完工,王員外的客棧飯莊開張了,很快便生意興隆,熱鬧非凡,王員外賺了個盆滿缽溢,樂得合不攏嘴。更主要的是,他躲過了縣令的催討,不用出那筆冤枉錢,而縣令也沒法怪罪他。

這天,王員外把劉黑樵叫到跟前,遞給他一袋銀子,說:「黑樵啊,這半年多來,你跑前跑後,也辛苦了。這百兩紋銀,就算我給你的酬勞吧。」他絕口不提打賭的事,要知道,他哪捨得真把閨女嫁給這麼個村夫?

劉黑樵接過銀子,給王員外鞠了個躬,笑著說:「謝謝王員外!咱們這個賭,就算我贏了吧?」

王員外臉一沉,冷冰冰地說:「你還想說那個賭嗎?」

劉黑樵連忙搖搖頭,謙卑地說:「不不不,我可不想說什麼。我知道,您早想好了對策,我說什麼,您都有辦法回。」

王員外聽了,心裡暗暗高興,看來,這小子還不傻,挺識時務。不料,劉黑樵卻從那袋銀子中拿出一錠,恭恭敬敬地遞給王員外說:「我借花獻佛,先給您道喜了。」

王員外不覺一愣:「給我道什麼喜?」

劉黑樵嘿嘿笑著說:「要是我沒估算錯,不出兩個月,縣令就會託人上門說親,您就是縣令的嶽父了,難道不該道喜嗎?」

王員外一驚:「此話怎講?」

劉黑樵這才不慌不忙地說,他早聽說王員外的閨女貌美如花,可惜他無緣得見。他之所以想出那個修建魚塘土山的主意,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如果把土山修在王家旁邊,站在土山上正好能看到王家,他就有機會一睹小姐的芳容了。土山興建的過程中,他就經常跑到土山上往王家張望,還真看到了小姐,一見就動了心。

後來他發現,其他人上了山,也常常往王家張望。他還聽說縣令是個好色的主,要是讓他看到了小姐,那必定會想方設法佔為己有。

聽了這話,王員外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他那個寶貝閨女,脾氣特別倔,要是真給縣令做了姨太太,非上吊不可。他急忙攔住劉黑樵說:「你等等,我稍後就來。」

王員外來到後堂,叫過小姐,把眼下的局面說了。小姐不禁焦急起來。王員外就跟她提起了劉黑樵。劉黑樵雖然是個村夫,但勤勞肯幹,腦袋好使,倒是個過日子的人。小姐也恍惚記起,這些天有個人一直站在土山上看她,她也動了幾分心思,就羞紅了臉,點頭應了。

王員外趕緊來到堂上,跟劉黑樵商量婚事。劉黑樵倒地就拜,行了大禮。王員外扶他起來,看到劉黑樵眼裡閃過一絲得意之色。王員外忽然想到,自己或許是中了對方的圈套。就算不是圈套,這個賭,自己還是輸了。但不知為啥,他一點都沒覺得沮喪,反倒高興起來了。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下面,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員外挑女婿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每晚故事會」,再點擊「關注」
  • 地主都被叫員外,古代「員外」到底是多大官兒?權力大的你都想不到
    「員外」一詞,其實源自官名,最後慢慢成了地主豪紳的代名詞,這其中有著一系列的緣故。三國時期,魏國設置員外散騎常侍;三國歸晉後,又設立員外散騎侍郎,這是最早出現「員外」二字的官職。南北朝時期,朝廷設有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員外官職。
  • 水滸中盧俊義被稱呼為員外,你知道員外的意思嗎?竟然來源於這裡
    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水滸中盧俊義被稱呼為員外,你知道員外的意思嗎?竟然來源於這裡我們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能夠看到人們對於財主的稱呼,不是張員外,就是李員外趙員外的,這樣的情況大家肯定是能夠經常看見得到,甚至在水滸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盧俊義也是被人們稱為員外的,而且這個稱呼可不僅僅是自己的下人這麼說,就是一些陌生人也是這麼做的,那麼這個稱呼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著什麼來歷呢?
  • 員外是什麼人?是官職嗎?原來員外的作用這麼大
    我們在看很多影視劇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有錢有勢地主一類的人稱為員外,那麼員外究竟是什麼人呢?它是一個官職嗎? 員外其實是員外郎的簡稱,是古代的一種官職,三國時期,魏國最早設置了員外散騎常侍,晉朝又設置了員外散騎侍郎,都是皇帝的侍從官,南北朝時期,設置了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等等,都在官名上加了員外兩個字。那麼員外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他其實就是額外增設的官職,不在編制之內的意思。
  • 故事:知縣打賭
    小人生來喜歡打賭,那些錢全是小人打賭贏來的……」或許我們也能從她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01青澀12年前的一個夏天。會事先與愛人商量。這種循序漸進的愛。穿超短褲完美展示腿長優勢。他們的性格。營造出高貴美麗的強大氣場。所以更為自己的自由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到了他們該絕情的時候。而且整體很有優雅範兒。即便放到現在也不過時。2016年2016年的春天。這種「上松下緊」的穿搭方法值得借鑑。。與甜蜜。
  • 員外兒子的怪病
    這讓王員外焦急萬分,他花了重金,把方圓百裡的郎中請了個遍,可郎中們一個個敲鑼打鼓地來,又垂頭喪氣地走,別說治了,這病連聽都沒聽過啊。王員外急得團團轉,還是管家給他出了個主意:「老爺,不如我們重金懸賞求醫,說不定有什麼奇人異士能治好少爺的病。」王員外聽了,忙命人在大街小巷張貼告示,說如果有人能治好他兒子的病,就將一半家財雙手奉上。告示貼出去沒幾天,就有人登門了。
  • 員外是個什麼東東?好像很有身份的樣子,一起來看看員外的來歷
    員外,也叫員外郎,起初就是官職,後來逐漸沒有了實權,衍伸出其他的意思。1.員外的歷史。員外郎,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正員以外的官員。早在秦漢時期,就有散騎這一官職,就是皇帝的近侍隨從。沒有什麼具體的職責,就是皇帝外出的時候,騎馬跟隨,以備顧問。
  • 員外詩情遠,金醬酒品高,黔員外酒:一杯有貢獻的酒
    本網4月8日訊員外詩情遠,金醬酒品高,黔員外酒:一杯有貢獻的酒四野彌春色,千峰出谷鶯。醍醐醉員外,金醬酤謙誠。秋水彈明月,韓杯酌濁清。誰家今夜酒,不動故鄉情。黔員外文化詮釋:黔——貴州之簡稱;員外,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釋義因時而變。一、古指正員以外的官員(最早指皇帝身邊紅人近侍從,類似於現在的顧問、巡視員之類),全稱「員外郎」,通稱副郎。
  • 同樣是有錢人,為何盧俊義是員外,西門慶卻只能叫做大官人?
    同樣是有錢人,為何盧俊義是員外,西門慶卻只能叫做大官人?熟讀水滸傳的朋友們,對武松以及西門慶的故事自然十分熟悉,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西門慶是做木材生意的,是很有錢,被人稱作西門大官人。
  • 那時花開,如今員外—我與王林清不得不說的故事
    我們九一級的同學,有個群,叫「那時花開九一級」,想想當年的青春歲月,激揚文字,「那時花開」,如今的老氣橫秋,負重前行,「衙內員外」,只剩一些感慨,一聲嘆息。沒有一聲雷,那說說我們那代人的故事吧。前行的2019今天,讀完「員外郎王林清」的文章後,我留下了這樣的評語:王林清,同年高考的同級生,一個寒門學子演繹了如何不斷進取,跨入高門,卻被體制、潛規碰得頭破血流,員外衙內的辛酸故事。中國法制何去何從,從王林清的大結局開始。
  • 清朝時期的地主 為什麼通常被稱為「員外」
    員外郎簡稱為「員外」。那時候,官員雖然號稱「員外」,實際上已經是編制內人員,級別還不低(明朝和清朝都是從五品),不是今天的臨時工可以相提並論。可是,清朝時期,許多地主也被稱為「員外」。清朝小說《三俠五義》第54回《通天窟南俠逢郭老,蘆花蕩北岸獲胡奇》中就有這樣的場景:展爺(展昭)到了此時,只好置若罔聞,一言不發。
  • 為什麼古代小說中當官的員外這麼多?
    看過四大名著的大家都會對一類人有些印象,就是在四大名著中頻頻跑龍套,常年充當背景板的員外,什麼陳員外、王員外、李員外,在書裡找不到這些這些人的名字,統稱「員外」。怎麼這個員外遍地都是,員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官員呢?
  • 白雪公主變員外千金,白馬王子成趕考書生,中國版《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出自德國童話故事集《格林童話》,講述了美麗的白雪公主離奇的人生經歷。因為劇情婦孺皆知,這裡就不予贅述。白雪故事作為標準的「美女嫁王子」套路,充滿著西式的唯美浪漫,不知影響了多少少女,夢想將來能像白雪公主一樣漂亮,嫁給有錢英俊的王子。
  • 張十八員外春日即事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還有一首《其二》,是這樣寫的: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寫下這組詩的時候,韓愈56歲,才被唐穆宗提拔為吏部侍郎,正是老當益壯,意氣風發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張籍張十八員外那時正任水部員外侍郎,時年57歲,人稱「窮瞎張太祝」。
  • 在古代,員外是個什麼官,他們有什麼權力?
    在很多古裝劇中,都有員外,大腹便便,搖頭晃腦,沒有官服,但在地方上,他卻是頭面人物,是豪強,是無冕之王,能夠左右獄訴,幹預地方司法,黑白通吃,唯我獨尊,像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劉八女就是。《水滸傳》中的盧俊義也是個財大氣粗的員外。而歷史上,員外則是一種官員的稱呼。
  • 傳說故事:員外救了狼王一命,一年半後,狼王帶領狼兵包圍了住宅
    平員外雖然出身富戶,卻抱著一顆平常心,不但平易近人,而且還經常做善事。集市方圓二十裡範圍內的橋梁和道路,基本上都是他出錢修建的。每逢災荒之年,平員外都會開放糧倉,救濟貧苦百姓,被人們稱為大善人。這一年,縣城裡的駐軍到下面巡防,駐紮在集市外面。金把總認為最好的操練就是實戰,於是把軍隊拉到深山老林裡圍獵。這一天,金把總帶著軍隊走進了深山腹地,遭遇了狼群,與狼群展開了一場廝殺。
  • 學概念找員外之分布式共識(上)
    因為分布式共識是建立一個分布式的點子現金系統的關鍵技術問題,如果您還記得員外之前提到過的財奴幣,那麼您就可以把這個問題想像成財奴幣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共識概念:分布式共識協議在一個有n個節點的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輸入值,其中一些節點具有故障,甚至是惡意的。
  • 成都東安湖十二景故事:梅坡溪橋和東安橋
    梅坡溪橋來歷,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明朝初年,東安湖並不是一個湖泊,而是一條溪流,名叫西江河。河的東岸住著一個名叫肖清歌的貧窮後生,肖清歌與年老的母親相依為命。河的西岸住著一個有錢的大財主,名叫夏時金。一來二往,夏玲然喜歡肖清歌的事情被夏員外知道了。這一天,夏員外把女兒叫來,大罵一通,叫她立即、趕快與肖清歌斷絕關係,從此不準肖清歌上門。夏員外也不準備僱傭肖清歌當他家的長工,就是說要把肖清歌掃地出門,還說肖清歌欠夏家的錢也不用還了。
  • 《水滸傳》智真長老踢皮球,把魯智深踢走,又不得罪趙員外,妙!
    【出處】《水滸傳》第六回【故事背景】智真長老把魯智深打發到清長老處,並寫了封書信:智真和尚合掌白言賢弟清公大德禪師:不覺天長地隔,別顏睽遠。雖南北分宗,千裡同意。今有小浼:敝寺檀越趙員外剃度僧人智深,俗姓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魯達,為因打死了人,情願落髮為僧。二次因醉鬧了僧堂,職事人不能和順。特來上剎,萬望作職事人員收錄,幸甚!切不可推故。此僧久後正果非常,千萬容留。珍重,珍重!」清長老喚集兩班許多職事僧人,盡到方丈,乃言:「汝等眾僧在此,你看我師兄智真禪師好沒分曉!
  • 古代員外是什麼人?只要肯花銀子,都可以做!
    隋朝創立三省六部制,尚書省設二十四司,各司的次官(相當於現在的副司長)為員外郎。以後各朝,六部各司的正副主管都稱員外郎。員外郎在編制定員之內。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秩多為六品或七品。隋朝之前的員外,都在官名上加「員外」。如,三國魏末置員外散騎常侍,晉初置員外散騎侍郎,南北朝時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