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半天「街頭織補」(圖)

2020-12-19 網易新聞

  上崗記者:仲冬蘭

  上崗日期:11月11日

  上崗地點:廣陵路

  上崗崗位:街頭織補

  記者感言:織補有技巧,更重要的是熟能生巧。一遍一遍重複,看似單調的工作,卻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破洞

爛袖經織補工巧手修補,很快就「完好」如初。

  衣服不小心破了個洞,扔了可惜,又不好再穿,送到織補工那裡織補一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在廣陵路上,就有這樣一個群體,她們平時很不起眼,只有需要時才能體會到她們的重要。

  近日,記者在廣陵路上當了半天街頭織補工。

  看似簡單,操作卻有技巧

  我找到了位於廣陵路一自行車店前的織補工王樹信。王樹信46歲,做織補生意已經30年,和別的攤點不同,她和嫂子徐愛清兩人一起擺攤。

  我到的時候,王樹信正將一條小棉褲的毛頭用鉤針鉤到裡面去。小棉褲是極細的針織面料,很光滑,但一經摩擦,表面就出現了很多細小的毛頭,王樹信用鉤針嫻熟地一拉,毛頭就被拉到面料的反面去了。我覺得不難,看了一會就要求操作。可細小的鉤針到了我手裡就不聽使喚了,我想把鉤針伸進面料裡面,可彎鉤處的一個絆子老是關上,王樹信用手輕輕一撥,小絆子張開了。鉤針終於伸進面料裡,可是外面的毛頭卻老是夠不著目標,看我笨手笨腳的,王樹信說,鉤針伸得要準。記者學著鉤了幾處毛頭,既慢,外面還是有點痕跡。王樹信說,針織面料

線頭

只能修,不能剪。

  一顧客要把薄呢子衣上的洞補一下,王樹信拆開衣服裡子,從面料拼接處的邊緣找了幾根同色線頭,線頭很短,縫不了幾道,就會有一個線頭,王樹信把最後一截線頭縫到遠處,然後把針抽出,再伸進去一挑,線頭就沒了。這麼簡單,我又想試驗了,可針拿到手裡,怎麼把線頭拉進去,我沒轍了。王樹信只好再示範一下,原來,線頭從遠處出來,面料反面的線頭就好處理了,只要用針在反面一挑,線頭就到反面去了技巧在這裡。

  只要是穿的,她們都能補

  那邊,徐愛清補好一件羊毛衫肘部的破洞後,用一個杯蓋的反面在上面來回摩擦了幾下,這是幹什麼呢?「補好以後還要抹平。」織補的紋路較緊密,織補處多少會有點不平整,杯蓋來回摩擦以後,就會平整了。

  「只要是穿的,我們都能織補。」姑嫂倆的攤點上放著已經織補好的衣服有羊毛衫、褲子、上衣。

  剛補好羊毛衫,又來了一條褲子要補。徐愛清用一隻杯託頂住破洞處,下面用布繩紮上,然後開始在破洞周圍用細線連起來。徐愛清說,這是織補的前道工序拉平,破洞大了,要先把布面拉平了才好織補。破洞被細線拉平以後,徐愛清從線筐裡找出一種白線,開始正式織補。她先用白線在破洞處密密地平行縫了幾十道,然後又換成灰色的線,開始一上一下穿過剛才縫的白線,然後回頭,還是一上一下穿過,再將穿進去的灰線拉緊。記者注意到,一上一下

  織補時,織補針帶線前進是針鼻子朝前針尖朝後,為什麼呢?記者好奇,徐愛清說,線太細了,是為了防止針尖把細線戳壞。

  織補材料有的就地取材

  姑嫂兩人有一個大的線筐,裡面裝的各色線有100多種,但有時候未必能找到合適的,還要從送來織補的衣服上找線,有的舊衣服修補時剩下的袖口、線頭也成為現成的材料。

  才補好了薄呢子衣服,一居民又拿來一件灰色的羊毛衫。羊毛衫袖子上破了一個洞,王樹信從原料框裡找出一個顏色近似的羊毛衫袖口,從那上面拽出一截近似的灰色線來;羊毛衫衣身有人字形條紋,洞補好後,她又用深色的線縫出人字形花紋。取線的那個袖口,就是別的羊毛衫修補時留下的,被姑嫂倆變廢為寶了。「最好的織補是看不出織補痕跡,除了手工精緻,找對線也是關鍵。」

  王樹信織補的褲子洞長寬約2釐米,由於紋路很細很密,花的時間不少。在徐愛清織補褲子的同時,那邊王樹信已經補好兩件衣服。

  剛縫補一半,就沒耐心了

  跟著兩個師傅學了半天,記者決定親自織補一下。為了防止把客人的衣服補壞,記者之前特地從家裡帶了一條有破洞的褲子。

  學著徐愛清的樣子,記者先在破洞裡面撐上杯蓋,將破洞周圍展平,然後找來近似的線。準備動手了,可針怎麼總是戳不進去呢?原來,記者將杯蓋裝反了,杯蓋蓋子面應該朝下才對,趕緊調整。

  看我開始織補了,兩師傅又分別再臨陣指點了一下,王樹信拿過我的織補針,在針鼻處將織補的線扣緊,她說,你是新手,不扣緊,線頭會滑出來的。徐愛清則提醒,衣服破洞不大,直接織補就可以了,不需要先用線拉平。

  學著師傅的樣子,我將織補針先

  越過破洞,用線在縱向縫出若干道,雖說疏密不一致,總算有點樣子了,然後,我又開始沿著橫向,用織補針在縱向線之間一上一下地前進。看上去簡單,可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才前進了幾個來回,我發現,我織補的紋路就亂了,明明一上一下的,回頭的時候怎麼變成兩上一下的了?乾脆就將錯就錯吧。勉強再前進幾個回來,發現紋路越來越亂了,半個多小時下來,1釐米見方的破洞才補了一半。而王樹信補一個大得多的大洞,才用了10分鐘。

  越補越亂越著急,已渾身是汗。眼看過了中午12點,我也沒有耐心再補下去了,遂半途收工。

  早出晚歸,

  一天織補30件

  王樹信說,織補關鍵是熟能生巧。王樹信16歲就跟著親戚學習織補了,她說,自己邊學邊做,大概學了一個月就可以單獨織補了。每天低頭坐在路邊,長年累月下來,王樹信的頸椎、腰椎都有病,「發作起來難受呢!」她說,織補工除了手要靈活,眼睛也要好,一般可以做到五六十歲。

  在廣陵路,從國慶路到徐凝門大街路口這一段,像王樹信這樣的織補攤就有6個,織補工基本都來自近郊一帶,她們每天早出晚歸,早晨8點多出來,晚上5點多回家,中午帶飯來吃。

  冬天是織補生意旺季,王樹信攤點的生意應接不暇,有幾個客戶都是要求「立等」取貨。畢竟是熟手,王樹信和徐愛清忙而不亂,有的客戶甚至衣服穿在身上就要求修補袖子。「忙的時候,一天可以織補30多件!」

  織補雖然枯燥,也有點單調。記者問王樹信收入如何,她說,「只要捨得吃苦,收入還可以!」

本文來源:揚州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羊毛衫織補方法,毛衣破洞織補
    羊毛衫的價格比較高,很多人穿壞以後是捨不得丟棄的,小編就經常聽到客戶講起,說我這一款羊毛衫多少多少錢,什麼品牌的,捨不得丟,即便是穿的時候破了一個不小的洞,所以想找個精工織補的地方把破洞無痕修補了,這裡呢金手針就對羊毛衫織補梳理一下,讓大家了解
  • 濟南街頭織補工們 破洞爛袖一補立馬完好如初
    但是如果你把它送到「街頭織補」那裡,用不了半個小時,破口便能消失得無蹤。在省城經四路振華人民商場附近,便有這樣一群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街頭織補工。近日,本報記者走進了這群街頭織補工中,體驗一下她們在冬日的嚴寒中,坐在路邊幹手工活的日子。
  • 「破洞」裡織補出上百萬
    有一次,他偶然從媒體上得知,南通一位老太太靠織補帶領全家走上致富路,創下近百萬資產。他由此回想起發生在自己表哥身上的一件往事。那次表哥一位客戶的名牌西服被菸頭燙了個洞,6000多元的西服扔了實在可惜,可穿著又不雅觀,就花了60元去北京洗染總店織補,結果居然補得絲毫看不出痕跡。做紡織品生意的表哥感嘆:「我們從南通拿貨到北京,一套500多元的床罩才賺10元,人家補個洞就掙60元,這生意不錯。」
  • 織補未進尋常百姓家 衣服破個小洞織補要100多元
    聽說乾洗店的織補業務能將衣服「翻新」如初,可鍾小姐到乾洗店一打聽,要織補毛衣上一個小洞,價格竟高達100多元錢。鍾小姐粗略算了一下,大衣購買時只花了200多元,可補個小洞就要100多元,猶豫許久後,鍾小姐最終沒有拿去織補。在南寧做個織補真這樣不方便嗎?
  • 毛衣破了怎麼辦,羊絨衫織補方法
    羊絨衫織補比較多見,跟毛衣織補差不多,經常會出現破洞,損壞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金手針織補就經常客戶一下寄過來七八件的羊絨衫、毛衣織補。雙元寶羊絨衫破洞怎麼織補?雙元寶是單羅紋的變化組織,常規織補方法是鉤織織補法和編織織補法,當然可以用反織織補法來處理,顧名詞義就是反著織補,反著織補就要反著拿。
  • 長沙男子每天路邊織補賺錢,21年培養出3名大學生
    瀟湘晨報 圖 沒有桌子,也沒有縫紉機,55歲的謝師傅路邊擺攤補衣賺錢。這一活計,他做了21年,不僅養活了五口之家,還將3個兒女培養成了大學生。3月11日上午,55歲的謝師傅搬了一條小板凳,坐在長沙雨花區勞動中路附近,低著頭給人織補衣物。謝師傅說,他在東塘附近擺攤有21年了,雖然現在三個兒女不需要他出來賺錢,但他還是想減輕孩子們的負擔。勤勞的父親露天擺攤,靠兩根針縫補衣服賺錢3月11日中午,長沙的街頭下了場小雨,謝師傅戴著頂小帽,坐在一棵樹下,手裡的活計一直沒有停下。
  • 專業縫補18年,這家重慶街頭夫妻檔不僅縫補衣物,還溫暖了大家
    作為重慶街頭為數不多的織補手藝人,這對夫妻不但接到周邊眾多品牌服裝店改衣服的業務,還吸引到不少外地客人。專業織補18年,他們說:「我們縫補的不僅是衣服,還有大家的回憶。」接近中午12點,56歲的高師傅身著一件黃色西服,藍色牛仔褲,提著飯盒和一袋要織補的衣服慢慢走近,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但整個人幹練整潔,皮鞋光亮如新。這頓飯,他給周姐做了老鴨湯、炒豌豆尖和鹹菜,「我們家都是他做家務,我只顧著做我的針線活。」
  • 重慶織補大王手裡一根針有多神奇?能讓5萬塊夾克「起死回生」!
    回到家鄉的冉麗沒有丟掉手藝,開始在路邊擺攤織補。剛開始是在路邊擺攤,之後生意越來越好,便租了門面。「老公和兒子也就一起來幫忙了。」冉麗說,現在老公負責乾洗,之前做服裝生意的兒子來做皮衣的上色上油,兒媳婦則負責電腦繡花。「之前不會做,我還專門跑到上海去學習了一個月。」
  • 補完衣服補豪車 他在杭州武林銀泰門口織補12年
    但在武林銀泰門口,就有一個人,在人來人往中做著細緻的針線活,平均每月經他手織補的服裝近300件。他沒有店鋪,杭州百貨大樓門前的臺階和武林銀泰門口的石凳是他的工作場所。他沒有招牌,客人的口碑就是他生意的主要來源。他更沒有改變,他說每一件衣服都會認認真真地去補。今年開始,他又增添一項新業務,就是給豪車織補敞篷。
  • 牛仔褲破了怎麼辦,牛仔褲破了怎麼補,牛仔褲織補修復
    牛仔褲破了怎麼辦如果牛仔褲不小心給在膝蓋下方劃了個大概橫3釐米豎6釐米左右的型口子其實是非常難看的,這個時候我們如果織補的話,用衣服上的品牌標籤補上去不會好看,因為在膝蓋的位置。牛仔褲破了怎麼補如果牛仔褲破成一個窟窿了,就買那種很流行的美國兵的標貼(當然要是布做的哦)補上去.看起來很有個性的那種
  • 90後小夥做織布藝人,不怕風吹日曬,織補過最貴的跑車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手工藝製品又重新流行了起來,手工織布藝人也重新走向了街頭。90後的小周就是那些街頭織布藝人其中的一位,小周的母親是一位裁縫,她在市中心的寫字樓附近有一個攤位。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給白領們修補衣服,一般白領們的衣服都比較貴。破一個小洞就扔了實在有點可惜,於是他們就都找到小周的媽媽,讓她幫忙織補一下。
  • 甘肅小夥西安街頭賣牛肉餅,做餅像跳舞,4塊錢一個半天賣出300個
    現在的市場日益繁榮,有不少街頭小吃,味道同樣不錯,西安西安街頭巷尾藏著美食,不少美食,是街上小攤裡賣的,有不少其他地方來西安做生意的人,他們把全國各地的美食帶到了西安。甘肅有一個小夥在西安街頭賣牛肉餅,牛肉餅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牛肉香味濃鬱,外酥裡嫩,鮮香味美,牛肉富含蛋白質,胺基酸,是很適合冬日裡吃的一種美食,這位小夥做牛肉餅手法嫻熟,做牛肉餅的時候就像跳舞一樣。
  • 「織補母子」靠縫縫補補現已在杭州買房
    雖然如此,有些衣物還是要補的,安徽有對母子就因為織補的高超手藝,在杭州賺下了一套房子!正在街頭縫縫補補的,就是這對母子。董懷利的手藝就是跟爸媽學的,他幹這一行也已經七年了,四年前,他還曾上過電視。當時,這個才20出頭的帥小夥坐在大街上飛針走線,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 鄭州街頭招牌「玩深沉」 繁體字屢見不鮮(圖)
    □記者 林輝 譚萍 文記者 洪波 圖    繁體字招牌讓我尷尬    「媽媽,那兩個字念什麼呀?」    「後面那個字是閣,前面那個字好像是韌。等等,不對不對,讓我再看看。」    「媽媽,你是大人呀,還有大人不認識的字兒?」
  • 做針線活20年 這男子一點也不娘
    謝國奇,53歲,是街頭擺攤做織補20年的縫衣匠,人稱「織補男」。一個月,掙錢3000-5000元;做這個,主要是因為腿腳不靈便,跟妻子學的;也遭遇過嘲笑,不願細節,現在已能泰然處之。人是一種怕孤獨的生物,所以我們往外跑,去人多的地方。謝國奇是,我也是。
  • 冬天街頭的民間小吃!山裡挖來的東西半天可以能賣500塊!
    冬天街頭的民間小吃!山裡挖來的半天竟然能賣500塊!冬天到了,街頭紅薯攤位又層出不窮,路過的時候一陣濃濃的紅薯味道讓人流連忘返,忍不住停下來買一個吃。生長的時候跟小樹苗一樣長得差不多,等到了收穫的季節,直接連根拔起,村民們經常用木薯來做各種料理,富含營養價值的木薯也備受大家的喜愛。裡面竟然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噢。木薯也是糧食作物,但是很多人一定都沒有吃過。
  • 探訪京張高鐵清河站 地鐵站與高鐵站同場設計實現「城市織補」
    2月20日,北京地鐵13號線列車駛入施工中的京張高鐵清河站,圖為地鐵13號線成功改線進入清河站站房內運營。(央廣網記者 張凱航 攝)清河站是京張高鐵始發站之一,也是京張高鐵線上規模最大的一座車站。建設方案注重實現「城市織補」功能。「織補」包括這些設計:站區南北兩側設置小營西路、安寧莊北路兩條主幹道;安寧莊路下穿國鐵並設置公交專用道和慢行系統;綜合體地下負一層設置連接東西廣場的城市通廊,有效「織補」解決了原來被京包鐵路、地鐵13號線和京新高速公路割裂的城市空間。
  • 比二戰更老的「李湛記織補」,什麼衫都修得 | 香港市井
    十六歲時,本來他打算多學一門手藝,抱有做電器學徒的夢想,父親幫他找好了師傅,打算學滿三年出師,怎料準備上工數天之前,父親遇到交通意外忽然辭世。「 六姐妹我最大,還有媽媽,生活沒人負責。」世事難料,「當時學徒無人工,唯有出來做爸爸那一行,維持生計。」
  • 花半天時間,在大阪街頭吃的美食,好吃不貴,就是排隊人好多
    前二天發的海鮮火鍋,有人說我顯擺,如果去個日本吃個火鍋和魚片叫顯擺的話,那大街上開著大奔、拎著LV、穿著阿瑪尼的都是在顯擺了,那你真心錯了,人都是有追求的,你天天工作不會只是為了吃飽穿暖吧,最簡單的就是把你現在的生活跟十年前作個比較,肯定不一樣。
  • 澎湖街頭美食令人驚訝 有誠意沒野心(圖)
    澎湖街頭美食令人驚訝 有誠意沒野心(圖) 2014-06-23 15:28:17   澎湖距離廈門很近,經小三通最慢也不過小半天時間;澎湖距離廈門又很遠,因為除了「外婆的澎湖灣」,人們對這裡幾乎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