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女性被教「一不做二不休」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前不久日本推特上掀起廢除「女性上班期間必須穿高跟鞋」運動,相關人等還向日本政府提交了請願書。這是日本女性打破職場歧視壁壘的努力,但在勞動力日益匱乏的日本,「女性的力量」要想利用好,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對於不少走入職場的日本女性來說,她們要麼將工作當作尋找「鑽石王老五」的跳板,要麼作為嫁人之前的過渡。為讓女性提高對職業的認識,很多企業正將在職女性組織起來,對她們進行教育和宣講。在一些住宅區的公民館,《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有關「新職業女性的要素」講座,總結起來,「新職業女性」需要「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做」,指的是不要做西太后、葉卡捷琳娜二世、伊梅爾達·馬科斯、埃列娜·齊奧塞斯庫等這些歷史上的女性名人。聽眾席上的女性們聽到講師這麼講時,都不禁露出詫異的表情。講師解釋說,這些人物都是獻媚於男性來獲得自己的位置並逐步擴大權力,這類女性在日本企業內很常見,通常都是「惡女」,她們擅長的是「職場處世經驗」而不是「職業經驗」。

姑且不論講師對這些名人的定位是否準確,其觀點卻觸動很多聽眾。講座結束後,一名放棄全職太太生活的女鄰居發推特說:「在職場上不應該強調男性或者女性,而應該強調一個人作出的努力。成功的職業女性更是獨立自強的人,不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走捷徑。」

「二不休」是指「不休止地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不休止地與各種騷擾作鬥爭」。騷擾問題是目前日本職場女性面臨的一個很大障礙。在聽公民課老師講如何應對各種騷擾時,《環球時報》記者才吃驚地發現日本社會竟有那麼多五花八門的騷擾情形,而且每種都有特定的名詞:上司壓迫、歧視女性、性騷擾、逼做情人、精神暴力打壓有能力女性、冷暴力逼迫孕婦辭職……共計35種。

當然,男職員也面臨騷擾問題,但絕大多數是女職員遭受「多種騷擾同時襲來」。公民課老師帶來的一名職場女性自述道:「如果一名女性與這些騷擾鬥爭的話,往往導致無暇顧及自己原本的理想和目標,久而久之會喪失信心,和我一同入職的很多女性都在30歲之前辭職了。」

「日本企業職場環境不知何時就變為『以不接受女性為前提』了,但職場女性就是要不休止地與其鬥爭,要為自己贏得公平環境。現在,給大家傳授專業有效的回擊騷擾的辦法。」當公民課老師講到這裡時,現場女性紛紛拿起手機開始錄音,可見希望這一問題得到解決的迫切之情。

「二不休」還有一個就是女性要提高自身的眼界和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遠。現在日本職場女性選擇商科、法律、國際貿易等教育課程的人越來越多。

日本社會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二戰後至今延續70多年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正在一點一點瓦解,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開始追逐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早已形成的男性主導型社會給職場女性設置了諸多障礙,要打破它並不容易。

相關焦點

  •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聰明人才能領悟背後的深意,很精闢!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聰明人才能領悟背後的深意,很精闢!有句老話: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其中,「一不做二不休」經常被大家拿來使用,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背後真正的含義。一不做一不做指的是人這一輩子什麼都可以做,但只有一件事情千萬別做,那就是——害人。不要作惡,不要害人,別給別人添堵,別在背後算計人。
  •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是什麼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意思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一不做,二不休」這句話成為了人們的口頭語,這幾句話的正解是這樣的。「一不做」:指的是不做虧心事。有句話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做虧心事最令人討厭,這種人「大事不犯,小事不斷」,所做的事令人噁心,但夠不上法律制裁,說白了就是無賴或者潑婦之類的人。
  • 漲姿勢: 通常人說的「一不做二不休」,從何歷史典故而來的?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下決心做事,說到「一不做二不休」這個詞,其意思是:指做事果斷,不做則已,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這個歷史典故出自何處呢?這個詞出自唐·趙元一《奉天錄》:「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從MeToo到KuToo:日本女性抵制職場高跟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近幾年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女權運動的復興,女性愈加敢於發聲,抵制職場的不平等、捍衛自己的權益,對職場惡習中的性騷擾
  • 日本職場女性發起 KuToo運動,拒穿高跟鞋上班
    職場女性的平權運動正在腳底興起新一輪風波。近日,一群日本女性向政府網站提交了一份請願書,抗議要求女性員工穿高跟鞋上班的規定。活動人士表示,在許多日本公司找工作或工作時,穿高跟鞋幾乎是必須的。她們將這種鞋稱作「現代裹腳」。另外一些人還敦促,日本工作場所應放鬆著裝規定,包括幾乎無處不在的男士商務套裝。石川在會見勞動部官員後對媒體表示:「今天我們遞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引入法律,禁止僱主強迫女性穿高跟鞋。」
  • 抱歉,30歲+的職場女性很難乘風破浪
    現實世界中,女性需要處理和應對的挑戰,以及追求和嚮往的目標,都是更為多維和豐富的。尤其在職場上,因為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家庭責任等因素,職場女性們「乘風破浪」的精彩,並不遜色於屏幕上的光鮮。但在這家公司已經是比90%以上單位做得更好的情況下,我還是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的媽媽能碰到,但是90%孕產媽媽在職場上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很現實。有些時候會聽到一些年齡差不多,但是比我更成功的女性故事,後來了解才發現,她沒有先生、家庭和孩子。我突然明白,人家的確是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工作裡。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今天筆者要分享的這組俗語是「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也是由數字組成的,那麼這句農村老話說的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 職場女性參加宴會,這些禮服是必不可少的,氣場頓時二米八!
    職場女性參加宴會,這些禮服是必不可少的,氣場頓時二米八!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在工作中也佔據了很大的地位,所以現在職場女性是越來越多了。而隨著女性走入職場,自然也免不了各種的人際交往,所以出於對舉辦方的尊重,出席這些活動以及宴會,都必須盛裝出席。對於普通女性來說,在出席活動和宴會時,穿的禮服更多是將自己本身的優點都展現出來。但對於職場女性來說,除了要展現出這點,還得看起來穩重、大方、幹練等特質,這樣才比較符合職場女強人的風度。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風變編程助力職場女性「二次成長」
    《二十不惑》講述四位大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歷經種種曲折,最終成為合格職場人的經歷;《三十不惑》則講述了三位30+女性,遭遇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引發了現代人內心的反思。在女性不同的人生階段,雖然年齡和各自的處境不同,但卻有著同樣的煩惱。20+的你,在為工作就業而焦慮不已,30+的你,也為職場競爭、升職加薪而備受困擾。
  • 川普一不做二不休,心一橫選擇武力奪權,佩洛西的老窩被攻陷
    現如今,美國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國會大廈卻又一次被攻陷了,外界怎麼能夠不震驚呢?上一次英國攻佔美國國會大廈是為了奪取對美國的控制權,這一次攻佔國會大廈的人換成了川普支持者,但是目的並沒有改變,還是要奪取對美國的控制權。事發之前,華盛頓特區做了充分準備,但依然沒想到事情會鬧到如此地步。
  • 虞書欣間接官宣新劇,男主高顏值引人注目,官方直接一不做二不休
    官方直接一不做二不休 於是這部劇也是被間接的官宣了男女主演,觀眾看到這合格消息也是非常的高興,虞書欣和王鶴棣在之前就已經被傳開說將有可能主演《蒼蘭訣》,現在這個消息也被證實,看來網上的傳言也不一定全都是錯的。
  • 推薦10部職場寫實性極強的日本職場電視劇
    小編拋開甜膩的虐狗劇,整理了一些寫實性極強「職場「題材的日本電視劇,沒有了浪漫愛情環節的加持,全是上班族的日常,看看與我們中國的上班族是不是一樣;一、《工作狂》該劇推薦女性上班族觀看;男人與工作,那個更重要?
  • 一不做二不休?卡舒吉案仍在發酵,又一名異見記者遭沙特毒手殺害
    眾做周知,近期國際上鬧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失蹤事件,此事引發的連鎖反應有目共睹,不少國家被捲入其中,使得中東格局發生了劇變,甚至全球格局都可能因此發生改變。不過此事仍未做出最終定論,不知道土耳其是沒有證據,還是另有所圖,至今仍未公布能夠坐實跟沙特王儲有直接關係的證據,不過,就算這樣,也已經足夠上沙特頭疼的了,整個西方國家因為此事,基本全站到了沙特的對立面,包括美國。
  • 臺灣女性在職場熬出頭
    臺灣女性在職場熬出頭   臺灣女性在職場熬出頭了。據臺「勞委會」對去年女性勞動者的統計顯示,臺灣女性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參與狀況大幅提升,比例達23.2%,優於日本、韓國的11.1%、11%。女性主管人數比10年前大幅增加58%,去年女性主管人數達9.8萬人,而10年前才6.2萬人。  數據顯示,臺灣女性民意代表、主管及經理人員比率是23.2%,公務部門高階女性主管,「簡任」(公務員等級)高階官員比率增加11.23個百分點;「薦任」的女性比率不但過半,還首度超過男性。  以臺灣「勞委會」為例,第9職等以上的主管職員中,男主管28位,女主管34位。
  • 日本:歧視女性成為「必要之惡」
    日本總務大臣、女性活躍擔當大臣野田聖子稱這一「事態極其嚴重」,日本需要打造讓女醫生能堅持工作的環境。我感覺快要撐不下去了。」    曾在東京醫大負責招生工作的一名管理者告訴日本TBS電視臺,做醫生需要體力,女性當不了外科醫生,也不願意去偏遠地區工作,一旦結婚生子就輕易離職,手術較多且工作不規律的外科甚至有「3個女人才頂一個男人」的說法。因此,無論哪所醫科大學都在悄悄「篩除」女生,想辦法多招男生,他不認為這是不正當的做法。「這就是所謂『必要之惡』,已經成為默契了。」他說。
  • 孩子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女性質問安倍政府「如何活躍」
    「安倍政權把女性當做廉價勞動力」今年2月中旬以來,一篇題為《孩子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吧!!!》的匿名博客引發日本社會關注。該博客寫道:「鬧哪樣啊破日本!根本就不是什麼1億總活躍社會嘛。昨天(孩子)果然沒報上保育園。能怎麼辦?這還讓我怎麼活躍?」字裡行間充滿了憤怒之情。
  • 「不滿意卻又離不開的工作」:這才是大部分職場女性真實的現狀!
    一、三個因素影響女性工作去留01、家庭和個人追求需要我們工作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賺錢。而很多職場女性即便是不滿意當下工作狀態,也不敢輕易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庭需求。工作也是成為了女性與這個社會平等對話的一把利器,更是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渠道和媒介。雖然大部分職場女性普遍感覺工作的壓力和勞累,但是她們普遍不願離開職場。即使工作始終不順心,而且為賺錢而留在職場的比例的女性並不多。
  • 一不做二不休!委內瑞拉直接無視國際法院,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
    這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8日報導,就在最近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籤署命令,宣布委內瑞拉新成立一個大西洋領海區。有意思的是,委內瑞拉這個所謂的大西洋領海區實際上並不在委內瑞拉的實際控制之下,涉及到了他和鄰國蓋亞那有爭議的埃塞奎博地區,目前由後者實控。
  • 關中天管網絡,民進黨為了永遠執政一不做二不休?
    民進黨為了永續執政,真的鐵心要一不做二不休?NCC2016年即完成「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將之定位「網際網絡基本法」,最大爭議是對網絡言論的管制。民進黨挾席次優勢,草案送進「立法院」後也在交通委員會完成初審,後來因爭議太大,以及國際組織「亞洲網際網路聯盟」(Asia Internet Coalition,簡稱AIC)2018年底以公開信關切該草案侵犯言論自由,後來並未完成三讀。
  • 日本:與其說是女性「無法生育」,不如說是社會「不讓生育」
    首先要了解造成年輕人不願意生育的根本原因。《不讓生育的社會》從女性的角度切入,以採訪和數據為基礎,向讀者展現了職場對懷孕女性的不公待遇、醫院婦產科的弊端、幼兒園存在的問題等,系統而深入地剖析了生育率低的社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