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雅加達12月20日電 (記者 林永傳)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發言人20日就近日印尼社會廣泛關注的新疆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該發言人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憲法保障。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包括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在內所有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包括維吾爾族在內,新疆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有10個,人口約1400萬。新疆境內共有清真寺2.44萬座,約佔全國總數的70%,人均擁有清真寺數量居世界前列。伊斯蘭教職人員2.9萬名,約佔全國總數的51%。新疆伊斯蘭教團體103個,約佔新疆宗教團體總數的92%。新疆還設有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新疆伊斯蘭教經文學校等多所伊斯蘭院校。當地政府每年包機組織數千名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並安排醫生、廚師、嚮導、翻譯等工作人員隨團服務保障。中國還依法翻譯出版發行漢、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多種文字版的《古蘭經》等伊斯蘭教經典。
該發言人說,近年來,受國際宗教極端思潮影響,宗教極端主義在新疆滋生蔓延,極端恐怖分子策劃、實施了數千起暴力恐怖事件。其中,2009年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傷;2014年昆明「3·01」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造成31人死亡、141人受傷。此外他們還策劃、實施了烏魯木齊「5·22」、鄯善「6·26」、莎車「7·28」、拜城「9·18」等一系列嚴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新疆各族群眾對此義憤填膺、同仇敵愾。一位維吾爾族殉職警察子女曾在給當地政府的信中說:「希望黨和政府能夠堅定不移地將暴力恐怖犯罪斬草除根,使更多的父親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長。」
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人類文明的公敵。中國在借鑑吸收國際社會反恐經驗的基礎上,採取了一系列「去極端化」措施。在新疆部分地區,一些群眾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較弱,法治意識淡薄,法律知識貧乏,職業技能不強,就業困難,容易受到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教唆和脅迫。當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職業技能和開展去極端化工作為主要內容,為受到極端思想影響的部分群眾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
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設置服裝鞋帽加工、食品加工、電子產品組裝、排版印刷、美容美髮、電子商務等課程,學員根據個人意願和條件學習掌握1至2門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向學員發放勞動報酬,在日常生活和飲食起居等諸多方面尊重和保護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學員的正常風俗習慣。學員結業後,機構根據學員掌握的就業技能向當地企業推薦,使結業學員就業有崗、致富有門。實踐證明,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是新疆探索消除滋生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環境和土壤,預防暴力恐怖犯罪的有效舉措。
該發言人說,當前,新疆反恐維穩綜合措施正取得積極成效。新疆已連續21個月未發生暴力恐怖案件,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宗教極端主義滲透得到有效遏制。社會穩定帶動經濟發展。2017年全疆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今年1-9月,全疆接待境內外遊客達1.32億人次,同比增長40%。現在新疆不僅很美麗,而且很安全。人們不再擔驚受怕,可以放心地外出、購物、聚餐、旅遊。包括維吾爾族在內新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得到更加充分保護。
該發言人說,中印尼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始終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的問題上相互支持。相信印尼朋友了解新疆真實情況後,會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國政府為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全所作的努力。近年來,中國使館多次在印尼媒體撰文,介紹新疆有關情況,邀請印尼宗教領袖和媒體代表訪問新疆及其他有關省區。正如他們所看到的,新疆各族人民以及中國廣大穆斯林安居樂業。我們歡迎更多印尼朋友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