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行哥
編輯 / 梓希
改變的確很難,但結果值得冒險。
剛剛,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官網公布了2018年上海大學研究生複試分數線,其中新聞與傳播專碩390分,新聞傳播學碩357分。
專碩複試線總分390分,其中政治55分,英語55分,專業課90分,創下歷史新高。
學碩複試線總分357分,其中政治55分,英語55分,專業課90分,分數總體偏低。
分數線憑什麼這麼高?
▲ 「行哥,上大新傳分數線好高呀?是不是意味著很難考呢?」
答:分數線和考研難度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不能說分數線越高,難度就越大,這是一個謬論。考研難度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如報錄比、試卷難度、改卷程度、參考書單、複試比例、有無本科歧視等。分數線則與試卷難度、改卷程度、招生人數有關。分數線高只能證明,上大不壓分,試卷不難,改卷較松,才會導致分數線大幅度上漲。
有人拿復旦和上大做對比,復旦新傳專碩複試線350分,上大新傳專碩複試線390分。你不能說上大比復旦難,這沒有任何可比性。兩者的試卷不同,難度不同,生源不同,改卷程度不同,複試比例不同,如何對比?而且按照復旦的名聲和實力,360分的復旦分數和390分的上大分數,我更傾向於復旦更難。
▲ 「行哥,復旦新傳專碩才350分,華科335分,南大345分,上大為什麼定這麼高呢?」
答:你說的這些學校都屬於34所自主劃線院校,他們有權自主劃定複試線,且不用參考國家線,這就意味著複試線可以比國家線高,也可以比國家線低。34所基本都是985院校,生源要求嚴格,試卷難度不小,甚至存在壓分情況,所以導致複試線便低。當然,分數線也受到試卷難度、改卷程度、招生人數的影響,並非年年都低,如2017年華科專碩複試線388分,2017年北師大專碩複試線390分。
但是上海大學不屬於34所,分數線必須參照國家線,一般都會比國家線高。上大複試線之所以定這麼高,行哥認為有以下三個因素。
一是統招人數。上大新傳專碩每年就招收30人左右,自然需要按照排名篩選,如果當年大神很多,400+堆積,就會導致複試線較高;
二是試卷難度。試卷一旦變簡單,分數線100%往上漲,如2014年的專碩379分,2018年的專碩390分;試卷一旦變難,分數100%就會往下跌,如2012年的專碩349分,2016年的專碩350分。(這兩年的試卷都特別難)
三是改卷程度。有些學校為了提高生源,會故意把試卷出難,甚至在打分時故意壓分。如果改卷較嚴格,分數普遍偏低,複試線就會下跌;如果改卷較寬鬆,分數普遍給高,複試線就會上漲。
2016年分數線較低,就是因為試卷太難,老師改卷較嚴格,才導致當年440普遍低分,好在2016年專碩擴招到了40人,才拉回了一點點分數,否則分數線會更低。
2018年分數線較高,就是因為試卷不難,老師改卷較寬鬆(我的童年寫得那麼爛,老師都給了大家不錯的分數),才導致今年複試線較高。
▲ 「行哥,分數線這麼高,我19考研好害怕,感覺考不到390分」
答:下圖是上海大學新聞傳播考研歷年複試線。複試線每年都會有所變化,根據上文提到的各個因素的影響,靈活調整。所以,沒要求你今年一定要考到390分,可能2019年上大複試線就變成360了呢。你只需要努力複習,考到前40名就能進入上大專碩複試。
▲「行哥,分數線高好呢?還是低好呢?」
答:談不上好與不好,只能說各有各的優勢。分數線高,證明題目相對簡單,改卷相對寬鬆,心理感覺自己應該能夠拿到一個好分數。而且就算沒有過上大複試線,高分很好調劑,會佔據一定的優勢。分數線低,證明題目相對較難,改卷相對嚴格,沒有高分的恐懼,不存在心理壓力,心理上的錯覺認為應該沒有那麼難,自己應該能夠夠到這個分數。
18的小夥伴應該如何準備?
1、複試時間出來了,過線的同學請抓緊時間準備複試,不要再磨蹭了,現在再不準備,真來不及了。
2、沒有過線的同學,抓緊時間調劑。調劑系統預計23日開通,到時候進入調劑系統,選擇目標院校調劑,然後準備去調劑院校複試。
3、複試線出來後,但是還沒有公布大致的複試時間,預計這幾天就會出,而且上海電影學院官網這幾天也會發布複試公告,公告內會通知複試的具體地點和具體時間。公布後,大家抓緊時間定學校周邊的酒店,否則晚了就訂不到了。
4、之前因分數擦線猶豫要不要聯繫導師的同學,此時可以動手了。抱有一線希望,怎麼也要努力一下那。雖然就算發了郵件,導師也不理你,就算導師理你了,也不能怎麼樣,但是假如有戲呢?
行之記者原創文章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