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先向大家普及一下專碩/學碩、全日制/非全日制這幾個概念。
專碩學碩指的是攻讀碩士的類型,專碩即為專業型碩士,學碩為學術型碩士,兩者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等方面存在著差異。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指攻讀碩士學位的方式,兩者都要經過一系列的入學考試,不過全日制是脫產學習而非全日制是非脫產學習。下面就是具體的區別分析。
專碩/學碩:不管是專碩還是學碩,在成為一名正式的研究生之前,都要經歷初試、複試等環節,並且專碩學碩的考試環節都保證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因此,不管是想要報考學碩還是專碩的同學,都要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當然,在這一路上,愛傳播也會和大家風雨同舟!
全日制/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需要經過全國統一考試。
專碩/學碩:專碩學碩在畢業之後都是持有「雙證」的,即畢業證和學位證。學位證上的名稱會有不同,傳播學和新聞學是屬於文學這個大類下面的,學科編號開頭都是05,所以學位證上顯示文學碩士。專碩的學位證上則會顯示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在畢業後拿到的也是「雙證」,非全的畢業證書標會有「非全日制」字樣。
專碩/學碩:雖然剛推出專業學位時,考生和社會對其還有一定的誤解和偏見,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社會對高層次專業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專業學位教育以其獨有的職業性、複合性和應用性的特徵已經逐漸為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院校在專碩和學碩的培養上也進行了許多調整,專碩的培養計劃逐漸與學碩並軌,甚至有些院校的專碩與學碩的培養方案幾乎無異。因此社會對於專碩學碩的認可度幾乎相同,不會存在著重學碩輕專碩的情況。
全日制/非全日制:目前就業市場上確實存在對於部分非全學生的歧視,這是因為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總體培養質量還得不到有效保障。
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能考上全日制專業當然是全日制更好,如果最終被調劑或不得不選擇非全專業,需要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如果學校質量不是很好,非全的學生多是不好學、混學位的,那麼可以考慮再戰或者是去找工作了;但有的學校確實很好,那也可以考慮,多問問專業人士的意見。
如果你是在職人員,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工作,而又想提升學歷,那麼非全當然是很好的選擇。
專碩/學碩:過去普遍認為學碩的上岸難度要高於專碩,原因有以下幾點:①題目難度,學碩在理論層面的培養目標不同,因此在考試選拔的過程中,專業科難度也會稍高於專碩;②英語,學碩公共科英語考查的是英語一,英語一的難度高於英語二;③報考人數,學碩由於學費低以及招生人數稍多,因此報考學碩的人數過去是多於專碩的。
但隨著近些年來報考專碩的人數猛增,新傳專碩的分數線也水漲船高,2020年新傳考研,專碩複試線超過390分的高校也不在少數,這樣就造成了專碩學碩的上岸難度差距在縮小的現象。
數據來源於研招網2019年考研調查
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試科目與專碩相同,但從分數線來看要求會比專碩低一些。
專碩/學碩:學碩和專碩,其實從從名字來看就能感受到培養目標的差異。學術型碩士更多的是為了培養科研人員,專業型碩更注重培養實踐的專業能力,目的是為行業提供應用型人才。
這一點在初試的題目中其實就有體現,比如一些院校對於實務部分的考查專碩明顯高於學碩,而對於理論層面培養目標不一樣,所以題目側重考察點不一樣,造成了題目難度的差異。這裡,學姐再給大家一個小tips,部分院校的專碩不考新聞史哦,你可以點這篇文章進行了解!
不想背新聞史?這些985、211高校可選 | 新傳擇校必看02
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的培養目標與專碩相近,都是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會注重實踐能力一些。
專碩/學碩:學碩的學制都是3年,專碩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為2年或3年。不過,近些年不乏有學校將專碩學制調整為三年制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準。所以從目前的的趨勢來看,專碩逐漸在向學碩靠攏,兩者在學制上的差別在縮小。非全的授課時間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某個時間段集中授課,授課節奏比較緊湊,學制也是2-3年。專碩/學碩:學術型碩士,實行的是單導師制。這意味著,導師會對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的全過程進行指導。而專業型碩士,實行的是雙導師制。在培養過程中校內導師以教授理論知識、學術指導為主,而校外導師則以培養技能、指導實踐為主。但是多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不過,不少高校的雙導師制最後都淪為了形式主義,校外導師起的作用不是大。專碩/學碩:學術碩士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專業碩士收費標準每個院校都不相同,但平均來說專碩的學費都要高於8000元/年。獎學金的設置大部分院校學碩和專碩是相同的,但也有部分院校學碩獎學金稍高於專碩。在助學金方面,專碩學碩都是統一每人每年6000元。
下面這張圖統計了20所院校學碩與專碩學費的差異,可以點開大圖仔細感受。
詳細的學費、獎學金也可以戳這篇文章觀看哦
讀研真的可以不問父母要錢!還能賺錢!
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學費高於全日制,不享受國家的助學金和獎學金補貼,並且非全一般不提供宿舍。
專碩/學碩:專業型碩士,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如有深造的意願,可以在碩士畢業後進行考博,不過現在許多高校的博士都實行的是審核制讀博。而學術型碩士,可以通過自己的導師直接讀博,不用參加全國統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博或者碩博連讀。不過也有許多像四川大學一樣學碩專碩都可直博的院校。
全日制/非全日制:讀博的話,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讀直博,需要考博或選擇在職讀博。這裡插一嘴,愛傳播現在也有進行新傳考博的內容服務啦,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關注一波!
專碩/學碩:調劑一般是考研初試成績出來後,如果過了國家線而沒能過34所自劃線院校的複試線的話,可以在研招網開放調劑之後選擇調劑院校。調劑最基本的條件是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而學碩的考試科目一般可以涵蓋專碩的初試科目或者達到專碩的考試難度,因此調劑一般為學碩向專碩調劑。專碩的考試科目和考試難度決定了它幾乎沒有調劑到學碩的可能性。學術碩士可以調劑到專業碩士,但專業碩士不能調劑到學術碩士。
全日制/非全日制:全日制可以調劑非全,但非全不能調劑到全日制。
專碩/學碩:學術型碩士在讀研期間為了最大程度提升其科研能力,某些院校可能會規定,畢業的條件是發表幾篇論文或是論文刊物要求是核心及核心以上。雖然,專業型碩士也會有發表論文的要求,但為提高專碩學生的實操能力,在專業相關行業內的實習自然是必不可少了,專碩學生的畢業要求其中有一項就是要實習4-6個月。
全日制/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畢業要求一般與專碩無異,一般無發刊的要求。
在選擇之前同學們一定要先問問自己,是為了提升學歷,以提高自己在用人市場上的議價能力還是單純的熱愛科研?這兩種選擇沒有對錯之分,但卻是你選擇學碩還是專碩的決定項。如果是為了學歷,可以考慮報考專碩,即使在讀研期間有了讀博的想法,也可以再通過努力考取博士。而如果是單純的熱愛科研,那就直接選擇學碩,為將來讀博之路鋪好路。
客觀條件要考慮的包括考試內容、報考人數多少、分數線高低、差額複試比高低,以及錄取人數等。所有這些數據我們幾乎都可以在研究生院官網上面找到,根據進入複試的名單和最終錄取名單,自己可以做大致的計算。在對比上岸難度時,不僅要進行院校間的對比,也要進行專碩、學碩的對比。
愛傳播也為你搜集了近100所院校的信息,為你的擇校指路!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查看。
主觀條件你需要思考的包括英語科目的難易以及自身經濟條件。①英語方面,如果英語一直是一個讓你覺得「老大難」的問題,那最好選擇是報考專碩,在備考研究生這一年,你需要在專業課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到了中後期還有來自政治科目的壓力,對於英語的學習能夠分得的精力有限,因此保險起見,選擇考查英語二的專碩是上上之選。②經濟負擔方面,專碩的學費普遍高於學碩,加上獎學金政策的不同,如果經濟狀況不是很樂觀的同學可以考慮選擇學碩。
以上就是學姐幫你整理的學碩專碩的異同之處啦,相信看過之後你會對學碩和專碩到底是什麼有了一定了解,在選擇報考何種研究生時也要結合上文中提到的方面多去對比和思考哦!
編輯:仔仔
主編:羽生生
後臺回復「22級」
可獲取擇校公開課及個人擇校定製方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