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牛排:幫派式激勵 用「江湖好漢」那套來管公司

2020-12-23 贏商網

  這不是羅伯特·歐文式的烏託邦實驗。

  王品集團的北京員工張輝無疑是個幸運兒,2010年7月升職為品牌部襄理,她的新職位剛好達到集團員工入股標準的底線。只要資歷滿1年,店長、主廚、襄理以上的管理人員,2010年10月1日後,均可加入員工持股計劃。仔細盤算,加上每個單店的月度獎金分配,分紅+獎金的模式已讓很多員工開始偷笑了。類似這樣觸及基層管理者的利潤分享計劃在大陸的餐飲企業中非常罕見。

  王品集團是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旗下擁有9個餐飲品牌,2003年進入大陸拓展,目前王品與西堤兩大牛排連鎖店的規模已達到36家店,200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2.1億元。在臺灣,王品所有的分店早已推行入股分紅計劃。

  但如果將鏡頭切換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創業期,「持股分紅」這個詞還相當前衛。「當時公司一有盈餘就分錢給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姐妹,以至於賺錢太多時,大家嫌數錢太麻煩,直接將鈔票倒在桌子上,碼成一堆堆,按體積分。」回憶起這一段,公司創始人之一王品集團副董事長陳正輝忍不住開懷大笑,「同仁都稱呼自己是幫派分子、綠林好漢,打回來的戰利品,你分一隻牛我分一隻羊」,即便現在利潤分享形成規範的財務制度,「這種習慣和傳統我們兩個創業股東仍然堅持延續至今」。

  不同於起源於西方企業的股權激勵,王品的員工利潤分享制度不帶任何附加條件,「有錢就分」的東方式財務治理背後,王品的管理者是如何塑造激發員工自我管理的信任文化?

  分錢要趁早

  王品每家店每個月高達23%的利潤被用來給員工發獎金,從普通的員工到主廚和店長,人人有份。和一年一次的發放慣例不同的是,王品的員工每個月都能領到獎金,這也是陳正輝認為王品的文化和福利比較特別的地方。

  背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1992年,另一位創始人董事長戴勝益到香港海洋公園遊玩,看到海豚表演鑽火圈後,馴獸師立刻餵上1條魚作為獎勵,馴獸師說,如果事後再給獎勵,即使是20條魚,也很難再驅策海豚表演了。這個場景讓他產生了「即時獎勵、立即分享」的靈感。

  「人也是一樣,希望努力得到及時的回饋,我們規劃同仁的獎金、入股辦法制度就是從這個源頭來的。」陳正輝說,大陸的入股計劃複製臺灣經驗,臺灣的每個單店原先都是一個分公司,持股結構如左圖所示,店長14%、主廚7%,其餘股份由區經理、總監、各品牌總經理及董事長持有。和獎金一樣,分紅也是一月一分。當月沒有被顧客投訴的店會得到額外獎勵。

  但即時獎勵、立即分享的方式也曾險些讓公司陷入絕境。199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公司利潤急劇下滑,由於每個月的利潤都分掉了,沒有餘錢調度,迫不得已發生了唯一一次裁員,「那一次危機來得太快,我們也學習到一件事,賺到的錢不能全部分掉,要有應變儲備。」,從那時起,每月都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潤,留做安全基金。

  8%的員工流動率

  高比例的分紅和獎金,意味著大股東和公司的整體收益可能被攤薄。臺灣王品現在幾乎實現了全員分紅,戴、陳兩位創始股東的股份因此從75%一再稀釋至2012年上市前的40%左右,分紅+獎金的支出佔總成本的比例高達28%,大陸未來的成本結構也會向這個比例靠攏。

  這樣做值不值?

  陳正輝反問,「公司要做大,必須留住很多優秀的同仁,如果獲利一直歸老闆,他們會認同嗎?」餐飲行業的員工流動率非常高,根據餐飲行業協會的統計,2009年中國的餐飲業人才流動率達到30%。相形之下,王品集團8%的員工流動率,並不算高。陳正輝解釋,跳槽的多數是基層的服務員。

  「入股計劃的功能之一是讓每個店的核心管理人才穩定。」陳正輝和戴勝益兩位創始人信奉一點:餐飲企業如果人事穩定,管理慢慢就會上去。陳指著身邊一位副店長說,他已經為公司服務了5年,而店長則是7年,這樣的資深員工比比皆是。

  2010年公司計劃在大陸拓展20多間新店,更需留住和吸引管理人才,王品品牌執行總監趙廣豐透露,今年的加薪幅度可高達10%。據調查,加薪後整體薪酬至少比同行高出20%左右。

  財務方式激勵自我管理

  讓員工認同,不僅需要在薪資上厚待,更需彼此之間完全的信任,如果說創業初期的「幫派式」感情源自人和人之間的天然信任,那麼,在公司發展壯大後,王品用更加直接簡單的方式延續這種「信任文化」:財務完全透明化,每一位員工都能在系統裡看到公司的財務報表,包括全國任何一家店的營收、成本等詳細數據。陳正輝坦言,王品是一個沒有秘密的公司。

  透明同時意味著無形的放權。員工被給予自我監督的權利,「我不希望採用強勢的管理手段,而是訓練員工有自覺性,比如,財務指標都是分部自己稽核,總部的稽核2?3個月才來一次。」此外,各級管理人員會從財務報表上的問題,「發現」自己的任務,如某個店利潤下降,店長、主廚就會分析是否因為成本過高,需要提高食材的利用率;看到區域性的利潤波動,品牌部可能會考慮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幫助提升區域業績。

  這只是自我管理的一個方面。利潤分享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牢牢捆綁在一起,員工自發地創造很多不成文的服務管理方式。有一些小的細節讓陳正輝很感動,例如顧客準備求婚,店裡的員工會主動在桌子上放一束玫瑰花、點蠟燭,類似的創意不勝枚舉。

  「王品是責任中心制,當這些很好的創意讓店鋪的獲利增加,獎金也越多。」很多員工正如陳正輝和戴勝益希望的那樣,將店鋪當成自己的「企業」,以至於一位高管在巡店時,囑咐店長不要為了省電費而少開燈。

  在陳正輝看來,實現員工自我管理其實就是人性化的一部分,但在很多企業裡,「人性化」可能會被理解為「務虛」,臺大中文系畢業的戴勝益熟諳中國傳統文化,他曾說過,技術能延續1年,策略能延續10年,但文化可以延續30年。王品將「人性化」的企業文化落到利益管理這個根本的層面,也恰恰印證了孔子所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本文轉載來自:經理人,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王品牛排:用「江湖好漢」那套來管公司
    王品集團是臺灣第一大餐飲集團,旗下擁有9個餐飲品牌,2003年進入大陸拓展,目前王品與西堤兩大牛排連鎖店的規模已達到36家店,200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2.1億元。在臺灣,王品所有的分店早已推行入股分紅計劃。  但如果將鏡頭切換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創業期,「持股分紅」這個詞還相當前衛。
  • 王品牛排的激勵法則!
    王品牛排在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主打 「一頭牛僅供6客" 中高端牛排,人均約500元。 王品集團於2012年在臺灣上市,旗下除了王品臺塑牛排,還有西堤牛排、陶板屋、原燒等13個品牌。作為臺灣最大的餐飲連鎖集團, 王品集團的人才流動率5%,高管流動率不到1%。海底撈也曾視他為學習的榜樣,那這樣的成果是如何達到的呢? 我們來了解一下王品集團的員工激勵政策。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
    一頭牛隻能供應六客的王品臺塑牛排,彌足珍貴。執著於對美味的嚴格定義,王品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數十種中西香料醃浸2天2夜後,再用250℃高溫烘烤一個半小時,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全熟且鮮嫩多汁。
  • 王品牛排店長:3萬顧客零投訴笑著離開的秘訣
    好吃的牛排 賺錢的王品 好公司就是會賺錢。儘管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去年全年以及今年1~2月王品的業績看起來不是很美,但是,從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及增長水平來看,跟很多同行比較,「好吃的牛排,賺錢的王品」,王品依然很「牛」,也是不爭的事實。
  • 她們在高級西餐廳「王品牛排」做甜點
    「王品牛排」作為高端西餐廳 餐品自然也少不了美味的甜點做搭配 所以作為就業合作單位 我們不止輸送西餐學員 也輸送西點學員到王品工作
  • 王品臺塑牛排的成功基因:客戶反饋的重要性
    甚至很多人認為,消費者有隨意勾畫的可能性,出於個人隱私的保護意識也使他們不願留下更多信息,這樣調查得到的數據存在缺陷,用它來指導和改進生意完全靠不住。來自臺灣的第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以下稱王品),沒有讓這種顧客滿意度調查流於表面。
  • 最牛的高端牛排來長沙了 王品臺塑牛排登陸萬達商業廣場
    這塊牛排名叫王品臺塑。  9月27日,它將登陸長沙萬達商業廣場,揭開長沙第一家店的神秘面紗。  來自寶島臺灣的高端牛排  微暗的燈光,搖晃的紅酒,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優雅地把一塊牛排切成小塊送入口中……  吃牛排的體驗,我們並不陌生。  其實,對於牛排愛好者,吃牛排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
  • 王品集團:做中國人愛吃的牛排
    提及王品集團,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王品臺塑牛排也成為很多臺灣人愛吃的美食。近年來,王品集團開始深耕大陸市場,目前在大陸已經有法式牛排、日式料理、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類,包括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花隱懷石料理、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這四個品牌,每一個品牌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很多的客流量。
  • 王品牛排如何用10年時間在大陸開58家店
    一客牛排,398元,你覺得貴嗎? 這是王品臺塑牛排十年之前的價目單,來自臺灣的店長李森斌知道自己的責任在於如何吸引踏進王品牛排的顧客重複消費。李森斌和他的團隊正在考慮公司業務如何全面提速,如果他們還要保持單價消費在300元以上的話。 「中式」牛排 套餐定價模式,意外地成為王品固守高端市場的有效策略。 王品牛排有個極為富貴的身份: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的私房餐廳。據說上世紀90年代,臺灣首富王永慶出於應酬經常要吃半生的牛排,很不習慣。
  • 當黑松露遇到王品牛排……
    當「鑽石」黑松露遇到「一頭牛僅供六客」王品牛排,將演繹出何等的浪漫?黑松露是一種生長於地下的野生食用菌,帶著一股神秘且獨特的香氣,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被譽為餐桌上的「鑽石」。王品是以「一頭牛僅供六客」的臺塑牛排為招牌菜的高端連鎖牛排館。正當品嘗黑松露的好時節,王品推出了黑松露套餐,將美食者帶進夢幻的「森林」,品嘗大自然恩賜的迷人滋味。
  • 臺灣王品牛排在大陸如何用10年時間開設58家店
    一客牛排,398元,你覺得貴嗎?這是王品臺塑牛排十年之前的價目單,來自臺灣的店長李森斌知道自己的責任在於如何吸引踏進王品牛排的顧客重複消費。10年之後,李森斌已經成為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執行長(CEO)。2012年王品於臺灣上市,旗下擁有13個品牌和3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 25.4億元人民幣,大陸地區營收額為 5.6億元人民幣。王品的目標是到2020年,開出千家店,錄入百億元。大陸市場成為王品實現千店百億的關鍵所在。李森斌和他的團隊正在考慮公司業務如何全面提速,如果他們還要保持單價消費在300元以上的話。
  • 戴勝益:創業九死一生,走投無路靠丈母娘 王品牛排的獨特內規
    20餘年來,王品以「一頭牛僅供六客」的特色臺塑牛排,風靡各大城市。創業,常常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很多人不知道,若說起臺灣上班族心目中的創業典範,王品牛排創始人戴勝益的影響力,勝過郭臺銘,排名第2;第一是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第三是臺塑創辦人王永慶,鴻海郭臺銘排列第4。
  • 王品:七分熟臺塑牛排打造千店百億
    王品:七分熟臺塑牛排打造千店百億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3-05-07 摘要:進入中國10年來,王品共在大陸開設了58家門店。
  • 王品臺塑牛排餐廳:一頭牛僅供六客 相聚最好的時刻
    來自臺灣地區的王品臺塑牛排(需求面積:350-500平方米),「一頭牛僅供六客」的廣告語,被人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起源於臺塑集團王永慶先生的私房菜,從2003年來到上海,王品臺塑牛排已經在內地走過11年頭。時間的流逝,表達著事物的生滅排列,而王品關注到物化了的「時鐘」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提出核心理念——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
  • 凡德寶馬VS王品臺塑牛排
    德國造車工藝與法國美食文化的激情碰撞代表德國極致造車工藝的BMW與擁有「法國藍帶勳章主廚」的王品臺塑牛排,一個是雅利安理性思維,另一個是法蘭西浪漫感性,卻因為BMW1系列而產生了激情的碰撞。凡德寶馬此次藉由與王品臺塑牛排的跨界合作,希望讓BMW1系列帶給消費者一個「個性鮮明、品位獨特、有自我思維」的產品形象。BMW1系列的目標消費者,正是偏好王品臺塑牛排的消費群,他們追求品位,卻不被品位所拘束;追求個性,卻不特立獨行;有自我看法,卻能尊重不同意見。對生活的自由和自在保有不變的堅持。
  • 390元的臺塑牛排,其實是王品牛排中最便宜的
    390元的臺塑牛排,其實是王品牛排中最便宜的!4大1小花了2000+,服務費10%!這塊就是全熟的招牌臺塑牛排。我承認王品牛排的營銷真的很不錯,吃牛排就是王品,一頭牛隻有六客……這些都已深入消費者的內心。餐前麵包好多人喜愛。來王品可以選擇單點或套餐。
  • 深耕大陸市場 王品集團:做中國人愛吃的牛排
    提及王品集團,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王品臺塑牛排也成為很多臺灣人愛吃的美食。近年來,王品集團開始深耕大陸市場,目前在大陸已經有法式牛排、日式料理、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類,包括王品臺塑牛排、西堤牛排、花隱懷石料理、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這四個品牌,每一個品牌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很多的客流量。
  • 王品臺塑牛排金寶匯店盛大開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執著於對美味的嚴格定義,王品歷經數千小時的嚴格選材,精心研發之後,發現一頭牛隻有第六至第八對肋骨這六塊牛排,經72種中西香料醃浸2天2夜後,是全國唯一能在250℃烤箱烘烤一個半小時,還能保持100%鮮嫩度、獨具中國口味的牛排
  • 王品內地擴張提速 王品臺塑、西堤牛排門店今年將翻番
    記者昨日獲悉,臺灣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將今年定位成內地快速擴張期。王品臺塑、西堤牛排將在年內門店翻番。據了解,王品集團在臺灣地區共有14個品牌,目前只有四個品牌進入內地。據王品集團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趙廣豐介紹,包括上海世博店在內,目前王品臺塑牛排在內地共有49家店,預計到年底,王品臺塑牛排的店面數量將增加到70家。
  • 王品牛排,這家牛排館,服務員推薦我點全熟
    王品牛排,一家做了20年全熟牛排的牛排館在這裡,服務員會非常自信的向你推薦他家的招牌「全熟牛排」「牛排過熟後的難嚼」一直讓我不情願、一而再的降低熟度更符合中國胃的全熟牛排不禁讓我鬥膽選擇了「帶筋,帶骨,帶肉 「的臺塑牛排--- 臺塑牛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