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跳蚤市場感受地攤文化

2020-12-12 環球網旅遊

【環球時報記者 陳履生】對巴黎的跳蚤市場早有耳聞,但沒去過。一次在巴黎布展,第二天正好趕上星期天,就有了去跳蚤市場的計劃。懷著滿腔熱情和無比的想像,6點不到就起床,沒想到外面正下雨。按約,朋友7點準時來接我。他在巴黎工作生活多年,每個周末必去跳蚤市場,他專門收藏舊鐘和油畫,逛跳蚤市場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下雨,原本繁榮的市場卻一個攤子也沒有。無奈,我們只好躲進了市場邊的一家咖啡館。咖啡館不大,裡面坐滿了人,一座難求。他們都是來擺攤的,也是來躲雨的。當然,也利用這個時間互相交換信息。咖啡館的柜子上有很多舊貨。我一眼看到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3盞煤油燈。就問咖啡館的老闆賣不賣。結果他開出的價格要比外面高出很多。顯然,咖啡館的老闆是這個市場的常客,他以低價買來放在咖啡館中,既是陳列,也是他售賣的商品。這在全巴黎的咖啡館中可能是獨一份。快9點了,這裡的攤子還是零零星星。看來今天無望了。

離開巴黎的前一天正巧是周六。周六是跳蚤市場最繁忙的一天,因為這是經過一周後進貨最多的一天。這次我還是想去看看究竟。結果,情形果然和上次大不一樣。首先是沒有車位,幾個街區的路邊上都停滿了車,我們只好停在一個較遠的地方。老遠就看到很多攤位,人聲嘈雜。趕早的人群打著手電來尋寶,摩肩接踵。這使我想起了北京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海邊上的「鬼市」。因為當時的文物市場並沒有放開,所以叫「鬼市」,也就是說不合法,天亮就散。看來世界有很多共通的東西。

我們幾個人像獵人一樣搜尋著自己的獵物。因為我要在家鄉建煤油燈博物館,一段時期以來只要出國就刻意搜集。沒想到,法國各式各樣的煤油燈真多,內容之繁雜超乎想像。我在這裡發現了十幾盞煤油燈:金屬的、玻璃的,造型各不相同。有的感覺不怎麼樣,開價卻很高;有的感覺很好,開價卻低得意想不到。絕大多數煤油燈經歷了電燈的顛覆,被時代所淘汰。所以,出現在跳蚤市場上的煤油燈絕大多數都被改造成了電燈。有的煤油燈在原來燈捻的地方裝上了電燈的燈頭。其中有的不改原樣,有的面目全非。

這裡的攤主很有意思。有些攤主並不完全是為了買賣,他們把擺攤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自找的一種樂。其中一位專門賣油畫的「爺」,把一位上世紀40年代出生的畫家的作品全部都包了,共幾千件,這位「爺」在這裡賣了好幾年。那位畫家名氣不大但畫得不錯,價格也不高。國內很多油畫家都達不到他的水平。他的畫價格只有三四百歐元,這在國內大概也就是買一幅美院大學生作品的價格。我建議朋友把它們全都買了,可是攤主不同意,他要慢慢賣。細想想,也是。如果全賣了,他以後的周末幹什麼呢?這位攤主原來也有正式的差事,在一家體育俱樂部工作。

天亮了,原來看不清楚的現在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問朋友為什麼要這麼早過來,他說因為北區古玩城的那些商人會在天不亮的時候成為第一批客人,他們到這裡來淘寶,實際上是進貨。他們以低價買回去再高價賣出,身價翻番。顯然,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其地位明顯不同,跳蚤市場——古玩城——博物館,和人一樣,命各有不同。

在跳蚤市場要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完全是碰運氣,碰到了固然高興,碰不到也不氣餒,因為,下一周依然存在著期望。期望是一種動力,沒有預期也是一種預期,這就是跳蚤市場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外國擺攤兒史丨跳蚤市場堪稱祖師爺
    《城市地攤財富秘籍》當之無愧!上哪裡進地攤貨,白領擺攤如何操作,秘籍裡均有詳細記載,滿眼神奇招式。然而欲練此功,不可不知地攤文化的起源。早些年洋氣的跳蚤市場正是地攤派的祖師爺。據說「跳蚤」這個名號來自於法語Flohmarkt,Floh翻譯成中文正是跳蚤的意思。
  • 「在路上」錯過跳蚤市場,你就錯過了巴黎
    說到巴黎大家一定會想到去路易威登、愛馬仕總店來一次豪華shopping……那你就白來了!其實在巴黎,也有自由商場一樣的二手交易市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跳蚤市場」。從復古的年代物品到可愛雜貨應有盡有,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巴黎有名的三大跳蚤市場,絕對讓大家挑花眼。在巴黎很多店鋪周日不營業,卻是跳蚤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所以周日不知去哪裡逛的朋友們,讓我們去跳蚤市場尋寶吧!
  • 關於跳蚤市場的手抄報有哪些?
    跳蚤市場(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跳蚤市場(flea market)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對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市場規模大小不等。跳蚤市場的管理鬆散。現在在大多數學校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場活動。1、定義跳蚤市場(flea market)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對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市場規模大小不等。
  • 跳蚤市場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對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
    在去國會的路上看見一片很大的小樹林,樹林裡是個跳蚤市場。回來時專門進去逛了一圈,許多小物件看上去不錯,也可以討價還價。每到一地都對當地地圖感興趣,這次想尋尋歐洲的老地圖舊地圖,沒有。特地查一下跳蚤市場的定義,跳蚤市場(flea market)是歐美等西方國家對舊貨地攤市場的別稱。flea(跳蚤),flea market最初來源於紐約的Fly Market,Fly這個詞來源於該市場的荷蘭語名稱Vly或Vlie,這個詞在荷蘭語的意思是「山谷」,它在荷蘭語中的發音正好和英語中的flea[fli]一樣,所以就形成了英語中的flea market。沒想到跳蚤市場的起源和荷蘭搭界的。
  • 「地攤」世界:咖啡舊貨滿煙火
    「地攤經濟」火了。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的商業形態,它接地氣、有煙火氣,試問誰沒有在夏夜的戶外燒烤攤大快朵頤,或是在琳琅滿目的夜市攤流連忘返?其實地攤的歷史和魅力細細挖掘起來,可能還不止於此。以小見大,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地攤中,每一地的煙火氣都盡匯其中。
  • 周末地攤,跳蚤市場,爸爸銀行,如何讓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
    2、發展地攤經濟,參與跳蚤市場父母可以讓孩子在跳蚤市場,體驗經商的感覺。每年和孩子一起,在跳蚤市場為孩子已經不需要的東西找到新的主人。有趣的跳蚤市場,不光為孩子提供了賺錢的機會,還能讓孩子了解物品和價格之間的關係。在跳蚤市場,孩子能像商人一樣和別人討價還價,賺取收益,能更加明白收入的來之不易。如果沒有跳蚤市場,那也可以帶孩子體驗一把地攤經濟。父母可以挑選一些平價的商品,在周末與孩子一起到夜市擺攤。讓孩子在擺攤的過程中體會到賺錢的辛苦。
  • 儋州市文化廣場「跳蚤市場」來了!眾多攤位等你閃亮登場
    今年夏日《地攤集市》大家都聽說了嗎?儋州地域文化專屬的民間傳統手工品、花梨手工藝品、黎苗工藝品、四季花卉、兒童遊樂、萬人調聲舞等等!儋州文化廣場應有盡有,是不是讓你急不可耐的,想馬上開啟一場文化盛宴狂歡趴?別急!
  • 最適合地攤經濟的產業——文化收藏
    雖然擺攤類的文化收藏有很多詬病的地方,但確實是有很多的好處在那裡:1、練眼,我認為這是文化收藏地攤市場最有意義的地方,地攤市場魚龍混雜,小白們平時轉轉,既能看到實物,又能看到某些老手的言論甚至砍價還價之類的,可以這麼說
  • 日本的跳蚤市場長怎麼樣?過來人分享,挺有意思的
    中西文化的交流,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雙方語言方面的交流,又比如一些流行文化,比如跳蚤市場。跳蚤市場這種二手交易方式起源於西方,現如今已經流行全世界了。那日本的跳蚤市場長怎麼樣呢?過來人分享,挺有意思的,一起了解一下吧。
  • 當「地攤經濟」遇上畢業季,什麼東西最好賣?跳蚤市場給你答案
    可以說一夜之間地攤經濟火遍了全國,上至70歲大媽,夏至十幾歲的學生都在討論地攤的事,我在哪擺,我應該賣點什麼?怎樣我能日賺過萬,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又給我們實實在在出了一些難題。作為在校園裡的同學學生們來說,我們應該賣點什麼?其實現在真趕上一個好時機,馬上就是畢業季了。
  • ...地攤老闆」 120個家庭參與自貢高新區明珠社區兒童跳蚤市場活動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6月1日,在自貢高新區丹桂街道明珠社區小區廣場,一場以「疫去春來安可待,不負韶光為夢行」為主題的「六一」跳蚤市場主題活動,吸引了120個家庭積極參與。現場,孩子們變身地攤「老闆」,向路人兜售他們的「商品」。「阿姨,我這個玩具還是新的,給弟弟買一個吧!」「這幾本書可以打包賣,也可以一本一本的賣。」孩子們天真的「話術」吸引了不少看稀奇的打人,有的「攤點」生意不錯。
  • "跳蚤市場"火爆校園
    7月13日下午,臨近中考最後一周,朔州市第一中學初中校區利用下午一個小時的下午自由活動時間為即將離校的初三學子們開闢校園「跳蚤市場」!一個小時的活動時間裡,將離校的初三孩子們可以把不用的課本、教輔用書、文具等學習資料打折賣給初一初二的學弟學妹們……看這「跳蚤市場」地攤火熱場面不亞於熱鬧街市……!
  • 新年第一買:捷克布拉格跳蚤市場掏寶
    布拉格最大的跳蚤市場vysocany,天不亮就有一些專業的買手,拿著手電筒在搜尋著獵物了,哈哈,我們到的有點晚,不過志在過程, 歐洲的跳蚤市場不知起源何時,有關flea market的來源,有兩種理論: 據語源學家克麗絲汀安默兒說,flea market最初來源於紐約的Fly Market,Fly Market是紐約下曼哈頓地區的一個固定市場,這一市場從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之前一直延續到大約1816
  • 獨具特色的高校「跳蚤市場」,大學生擺「夜攤」熱鬧非凡
    而獨具特色的「跳蚤市場」就是為大學生們體驗做生意賺錢買賣東西的平臺。所謂的「跳蚤市場」就是由一個個地攤攤位組成,市場規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舊貨、人們多餘的物品及未曾用過但已過時的衣物等。很多大學都有「跳蚤市場」,在這裡可以出售用過的東西,包括書籍,包包,衣服鞋子和各種電子產品等等,賣的價格一般也不貴。
  • 在德國地攤「淘寶」
    隨著對柏林日漸熟悉,我竟然在這個有著厚重歷史的國際大都市發現了一個周末排遣孤獨的好去處,那就是跳蚤市場——經政府部門批准,在規定的地點、只在周末開放的家庭舊貨地攤市場。  除了具有收藏價值的古玩舊畫,跳蚤市場的實用性也不可小覷。這種地攤市場一般設在大型超市或學校的操場上,因為周末那裡不開門,地方又寬敞,是擺攤的絕佳之處。
  • 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
    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時間:2017-06-10 16:12   來源:愛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 有朋自遠方來,給我看一個頗為別致的貴族族徽,說是在巴黎的跳蚤市場淘到的。
  • 「工作不好找,地攤搞一搞。」來看看日本人怎麼擺地攤!
    五菱宏光也迅速推出一款方便擺地攤的售貨車,自封「地攤經濟的正規軍」!打開車廂就能賣貨,確實十分方便。對於「地攤經濟」的回歸,網友們評論:說到擺攤,很多國家古早就有擺攤賣貨的傳統,趁著這次全民擺攤熱潮,就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擺攤文化。在日本,地攤經濟早早火起來了,日本的地攤最早出現於江戶時代(1867年),賣的是便宜的壽司和天婦羅等食物。
  • 散文 | 校園「跳蚤市場」
    校園「跳蚤市場」文/周桂忠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大學裡更換「新鮮血液」的時候。即將畢業的學生們快要離校了,帶著許多東西不方便,並且大多數人還沒有落實工作,於是就把自己四年以來積累的各種東西拿到校園裡便賣,這樣的攤子在大學校園裡被叫作「跳蚤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