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消費者通過微商代理購買一款叫I ENGLISH的英語學習產品,代理商承諾可以試用7天,不滿意可退貨。但消費者在第一天就發現短語句子翻譯有誤,於是提出退貨,卻被代理商以已經使用了正式帳號為由拒絕。I ENGLISH廠家「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此表示不負責。《天天315》聚焦:微信群裡買產品,先看清退貨條件。
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很多消費者有過被微信好友拉進購物群的經歷,一不小心就容易掉進消費陷阱。通過微商購買商品出現糾紛後,想要維權難度不小。
消費者關女士被好友拉進的一個微信群,群裡銷售一款名叫I ENGLISH的英語學習產品。據代理商介紹,這款產品包含一個硬體PAD和三年軟體內容服務,有海量英文素材資源可供孩子學習。試用7天,不滿意就能退貨。關女士了解了一段時間後,買了兩個,一共花費1萬元。
沒想到試用第一天,孩子在使用翻譯功能的時候發現短語句子翻譯有誤。關女士擔心這款產品有些不靠譜,就聯繫I ENGLISH代理商想要退貨。代理商告訴她,以為她考慮了一個月才買的,肯定不會退貨了,所以給她的是正式帳號,而不是試用帳號。正式帳號一旦註冊就不能退貨。
關女士找到I ENGLISH廠家「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稱託普朗寧只是一個硬體生產商,如果硬體沒有問題就不能退貨。另外,關女士是在微信上找代理商買的產品,所以和託普朗寧沒有直接合同關係,託普朗寧對關女士遇到的問題不負責。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人員的說法印證了關女士的窘境。對於翻譯錯誤客服人員表示:翻譯服務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的,他們只是硬體生產商。當記者提出想要退貨時,客服人員又稱託普朗寧是一家軟體系統服務商,軟體商品不屬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範圍,前後自相矛盾。
無奈之下,關女士向12315進行投訴。「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註冊所在地北京市海澱區的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近期投訴託普朗寧公司生產銷售的I ENGLISH英語學習產品的消費者不少,但這家公司多數情況下都不接受工商調解。
消費者網購商品有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不僅以消費者已經開通正式帳號為由拒絕退貨,還把硬體和軟體特意區分開,並以此為由拒絕為消費者負責。這樣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哪些權益?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這個商家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有質量問題,應當使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來退貨履行法律責任。是否適合無理由退貨,關鍵要看消費者在買硬體之外,買的是軟體還是軟體裡的內容,如果買的是軟體裡的內容,通過帳號的方式買來收聽收看或者下載相關內容,這種情況下應當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所以不管哪種情況,商家都應當履行退貨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