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嫉妒別人的成功,抱怨上天對自己不公,其實是因為自己還沒活明白,不懂得「命由我作,福自我求」的道理。《太上感應篇》上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每個人的禍福都是自己感召而來的,遇到事情要學會自我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人可能又要反駁了:很多經常做壞事的人,為什麼活得瀟灑自在呀?很多經常行善的人,為什麼過得很不順呀?這其實是個很幼稚的問題,一輩子做幾件壞事,就一定是壞人嗎?做幾件善事,就一定是好人嗎?未必呀!你又沒跟在他身邊,怎麼知道人家平日裡都做了些什麼?並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家過得好不好,你真的能了解清楚?就算看電視劇,也不能看個一兩集,就妄下結論吧!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聽風就是雨,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相信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教導。要想改變命運,就要斷惡修善,牢記下面這兩個字:
一、戒
古人講「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矩,那就會一團糟,什麼事也做不成。先無為,才能有為,知道什麼不能做,才會知道什麼該做。所以古人修學講究「戒、定、慧」,一切都是從戒開始的。
比如佛陀制定戒律,不是為了限制眾生,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眾生。眾生就好比無知的孩子,不知道深淺厲害,不知道哪裡有危險。佛陀好比眾生的父母,告訴孩子不要亂摸插座、不要在馬路上亂跑、不要玩火等等,這就相當於戒律,父母不是為了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為了保護他不受到傷害。
所以我們要想改過自新,先要牢記這個「戒」字,把不良的習氣都戒掉。這些惡習要是戒不掉,做多少善事也白搭,一邊積福,一邊積惡,等於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什麼福也留不住。
二、善
種善因,得善果,《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尚書》上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就是不相信,為什麼呢?就是目光太短淺了,今天做一件善事,明天就必須看到回報,第二天看不到回報,就說因果是騙人的。先不說種樹結果要等幾年了,就說種小麥、玉米等作物,也要等上幾個月吧!何況是人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怎麼敢妄下論斷!
古人說得好: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感應篇》上講:「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只要我們在斷惡的基礎上 ,堅持修善,一定會改變命運,福報增長,好運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