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父母偏心,可以說是很多二胎家庭中最常見的一種觀念,雖然很多父母都表示,在對待孩子上,自己會一碗水端平。但實際生活中,這一碗水不是那麼好端平的,不論男孩還是女孩,父母心中的天平,永遠會比較傾向其中的一個孩子。
而不論父母是偏愛哪個孩子,勢必會讓那個受到冷落的孩子感到傷害,這種傷害很可能導致兩個孩子之間情感受到破裂,這一點在父母離開以後,更能體現出來。
00後小夥曉東(化名)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曉東今年剛18歲,因為一場意外,父母相繼離世,而在父母離世後,曉東32歲的親姐姐卻直接將他拉黑,表示不願意再往來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案例:
原來,曉東是在姐姐14歲才出生的,因為父母老來得子,所以對曉東難免會比較寵愛。姐姐很早就輟學打工,因為沒有文化,工資並不高,自己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可父母還在世時,總是時不時的找姐姐拿錢,還對姐姐說:「弟弟還小,你以後要多幫幫他!」
對於父母的偏心,姐姐也反抗過,但每次跟父母爭吵結束後,也只能寄錢回家。甚至是結婚以後,父母也經常讓她多幫幫弟弟。就是大學的學費,也是父母出一半,她幫忙出一半。
曉東因為父母的寵愛,也習慣了沒錢就找姐姐,甚至還覺得理所當然。直到現在父母去世,姐姐將他拉黑以後,生活的無助才讓曉東發現,姐姐的重要。
其實,曉東的這份無助,也隱藏在很多二胎家庭當中,而造成這些的,很大程度是因為父母的偏心。
分析 :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都說,父母給予孩子什麼,那麼將來也就會得到什麼,對於那些偏心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在父母尚在之前還能在表面上當親人,但是父母離世之後,很多會變得像路人一般。甚至有的就像文中的姐姐一般,直接拉黑弟弟。
其實這件事情中,姐姐可能並不怨恨弟弟,更多的是怨恨父母,為什麼同樣是父母的孩子,卻將好東西都留給弟弟,對自己那麼刻薄。這也值得很多父母們反省,如果想讓孩子們相親相愛,那就給他們平等的愛,不要讓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受冷落的心生怨恨。
二胎家庭如何讓孩子更加相親相愛?
二胎家庭中,父母經常會用「哥哥姐姐」的標準定義大寶,其實大寶也不是天生就會做姐姐/哥哥,相反的,他們習慣了父母圍繞著自己的生活,突然出現的二寶,不僅分享了父母的關注,還被要求要照顧他,反而會讓大寶堆積很多不滿的情緒。
對此,父母首先應該要提前做好大寶的心理建設,要讓大寶知道,父母並不是不愛她,而是多了一個小夥伴來陪伴他,要讓大寶有接受二寶的時間。
其次,家長要是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相親相愛,那麼最忌諱的就是讓大寶讓著二寶,其實在很多事情上,孩子們有自己的解決方式,父母不應該過多幹預,讓大寶覺得父母偏心,二寶仗著父母的寵愛有恃無恐。
最後,每個孩子都會有差異,父母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評價兩個孩子的行為,或者是特別誇讚哪個孩子、貶低哪個孩子,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容易讓孩子們受到心理落差,對孩子造成困擾。
其實要想讓孩子能夠相親相愛,更多的是在於父母平時的做法。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