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一小學生家長在微博舉報其女兒班主任體罰學生。
該家長稱,孩子的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劉老師體罰6歲孩子,致吐血送至搶救,劉老師還索要一年6萬元的照顧費,並收了很多高檔禮品。
圖文並茂,迅速引起巨大熱議……
破1萬轉發的就已經是大事件,這個消息破44萬轉發!
這個家長太瘋狂了,造出這麼大一個陣仗,而泡沫總是會破的。
不到24小時,警方的解釋來了。濃縮一下:
1、哮喘女孩並無哮喘病史;
2、送老師6萬元系編造;
3、女孩衣服上血跡乃化妝水偽造;
4、凌晨2點被老師毆打系偽造;
5、女孩媽媽僱人進行網絡炒作。
這個瓜,大了。
很快又有了最新進展:故意編造謊言的家長劉某,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刑拘。
網友們為此感到憤怒。
網友casper說:嚴懲造謠者,不能傷了善良人的心,就是這些壞人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墜入深淵啊,可憐的人還很多很多,請不要消費我們的善良,不要傷害社會底層那些貧苦的老人和孩子,給自己積點德吧大壞人。
網友�@說:老師和醫生群體近兩年被黑的太慘了,只要相關就會被罵上熱搜。
醫生現在比老師還要稍好一點,有處理醫患關係的部門,班主任是孤立無援,沒有任何投訴渠道。
這兩年,全民關注的與教育有關的網絡事件,已經發生了很多起反轉。
這裡舉兩例,相關造謠者均已受到懲處,但事件對家校關係傷害的修復還任重道遠。
1、「紅黃藍幼兒園猥褻幼童案」:
家長反映紅黃藍幼兒園猥褻幼童,「別人的孩子被性侵猥褻。」「光溜溜的爺爺、光溜溜的叔叔。」「讓別的孩子一起圍觀。」
此事一曝光,頓時引發眾怒,紅黃藍幼兒園遭遇萬眾唾罵。
結果警方調查後發現:「猥褻兒童完全系劉某、李某編造。」
2、「成都七中黴變食物事件」:
數位家長在網上曝光,說成都七中給學生吃黴變食物,並展示了相關證據:
黴變的豬肉,黴變的雞腿,黴變的毛肚……
此事曝光後,引發滔天憤怒,成都七中校長被立馬免職。
結果後來警方調查發現:家長所展示的黴變食物,是用薑黃粉和紅曲米偽造的。
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是每個學校和每個老師努力的方向,也是每個家長和全社會的願望。
與學校積極配合的家長總是絕大多數,但老師總是還會碰到「不合格」的家長,有些甚至堪稱「難纏」和「心理扭曲」的家長。
前面所說的廣州女童的家長,在學校摔花盆踢門,在朋友圈破口大罵,顯然是超出一個正常人溝通事情的尺度。
這一類特殊性格人群,不僅在學校與老師溝通不好,在商場可能與售貨員發生衝突,在家裡給家人也是經常帶來「負能量」。
遇到這樣的家長,老師感到非常頭疼,甚至其他家長也感覺比較「倒黴」,因為一個班集體的家長經常也會共同協商事情,但這樣的家長總是能夠把事給「攪黃」。
這類家長的存在,非常影響教師的職業尊嚴和職業幸福感。應對這類家長,需要教師不斷「修煉」內功。
一、保持信心——永遠相信家長絕大多數是善意的
再不合格的家長,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所有的老師,不管他的能力高低,也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好。
所以,家長和老師矛盾再多,老師一定要相信,雙方是能夠取得共識的。
正常約有5%的孩子是非常難以管教的,這些孩子的家長和老師非常容易產生衝突。
其實,為這些特殊的孩子,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其他孩子的數倍,但是經常收不到明顯的成效。同樣的,這些孩子的家長也經常是精疲力盡。
老師在教育這類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不恰當的言行,有時甚至直接採取「體罰」措施,落下「把柄」在家長手裡。
最後,難纏家長的訴求就不是指向於解決問題,而是持續發洩不滿,漫天要價,導致家校矛盾激化。
我剛工作的時候,一個老教師告訴了一個「秘訣」,他說:
你一定要做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但永遠不要和孩子、家長真生氣。
你可以嚴肅地講問題,甚至假裝發火讓自己有點氣勢,但永遠不要真的生氣。
真生氣,會讓自己失控,影響自己身體,但對孩子和家長不會有任何改變,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我們老師要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善意的,「奇葩」的家長也會碰到,但不能因為他們,影響我們自己的心情,更不能影響我們對其他家長的友好態度。
二、 建立信任——人人都想與贏家沾邊
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信任,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大大提升協作的效率。
如果我們與家長之間建立信任關係,他們大都會相信我們老師的判斷和決定,支持我們的教育工作。
如果他們不信任我們,就會仔細檢查我們做的每一件事,他們就變成了一臺高解析度的顯微鏡。
增進了解,是建立互信的提前。特別是剛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老師認真了解班級孩子及其家庭的情況,讓家長了解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顯得特別重要。
一些優秀的老師,此時甚至會有一些是關於包書皮、書寫格式等細枝末節的要求,這特別能夠顯示出老師要求嚴格,還有專業性,容易贏得家長的信任。
老師了解家長也特別重要。有次,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每次測試後,都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分析錯題,並在試卷上簽字。有一個孩子成績特別差,但每次家長都不籤字。我對家長很有意見,後來才了解到,這個孩子的家長竟然是個文盲,也是我碰到的唯一的文盲家長。
如果我們能夠提前發現個別性格特殊的家長,可能會知道他們特殊性格的形成,背後可能還有一段悽涼的故事。這樣,我們與他們溝通時就會有的放矢,還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三、 保持自信——絕不讓他們看到你出汗
自信的「牛人」從不流汗,事實上,那些流汗的人往往被描述成軟弱、驚慌、說謊,以及處於崩潰邊緣的人。
當我們將這種觀點借用過來時發現,在與那些難以溝通的家長接觸時,重要的是你絕不要讓他們看到你流汗。
回想自己碰到這些家長時,明明自己有理卻顯得緊張害怕,反而讓家長覺得我心虛。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師是從容不迫,處變不驚。
當我們碰到怒氣衝衝的家長突然來訪,並且大吼大叫,我們應該學會用最小的聲音歡迎他。
用較低的聲音與別人交談,它可以掩蓋緊張顫抖的聲音,否則那些怒氣衝衝的家長就佔了先機。同時它可以用來壓低對方的聲音,因為我們的輕聲細語正好突顯出他的聲音有多麼高。
防止家長發現你緊張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直接盯著他的眼睛。這種方法可以立刻使你變得主動,並且掌握整個談話進程。
四、保持自謙——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正確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碰到「槓精」,這些人特別偏執於自己的奇思怪想,還不識相,招人厭,不知禮數。
家長中的「槓精」,一般都屬於難纏型的。
一些不可挽回的槓精家長,經常認為:
自己因為沒有給老師送禮,老師整天給自己的孩子「穿小鞋」;
老師都會「課上不講課後講」,把一些知識點故意課上隱藏,放在課後自己的「補習班」上講;
老師都把評選三好生一類的好機會給非富即貴的家庭孩子,自己的孩子絲毫不沾邊;
……
這些家長所說的現象,不能說老師中不存在,但正如「難纏」家長一樣,肯定是極少數。我認識和了解大約300名教師,我至少可以說,他們中沒有一個是上述類型的。
槓精一般有兩類:第一種是「對社會極其不滿型」。他通過抬槓這種方式,來宣洩他心中對社會的不滿。
第二種是「刷存在感型」,這類人往往想要出人頭地,但是沒有機會,只能靠「抬槓」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槓精戰鬥力爆表,分分鐘就能夠把人氣出內傷。對於所有「槓精」,我們不要去試圖說服他;也不要去努力讓這樣的家長理解你苦口婆心的好意;更不要因為自己沒有說服這樣的家長,自己反而感到沮喪。
特別是對社會極其不滿的槓精,完全可以敬而遠之。
如果你和他過招,他正好愈戰愈勇,沒完沒了,而你則是萬箭穿心,要批改的作業本也越堆越高。
最後,祝各位老師與家長和諧相處,共同努力把祖國的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關於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關係,歡迎在下方留言。
參考資料:
1、威特克爾、費奧雷:《如何應對難纏的家長》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出版
2、我是拾遺君:《哮喘女孩體罰吐血事件:消費善良,是世間最大的惡》,微信公眾號「拾遺」
3、《6歲女童被老師體罰致吐血?警方:家長撒謊》,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
4、《造謠「女兒吐血」的家長,被刑拘》,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