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0小時!他創造出中國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紀錄

2020-12-12 中國軍網

最後一次歸航

■黃 勇 解放軍報記者 李建文 特約記者 張建新

暮雲飄散,夜色漸濃,雲貴高原某機場內,一架戰鷹呼嘯而起,撕開夜幕。

這是空軍特級飛行員王文常飛行生涯最後一個架次。置身狹小的戰機後艙,他一如往常般波瀾不驚。

腳下,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漸漸化成流光溢彩的虹霓。王文常喜歡看艙外的風景,那是他心底最珍視的安詳。

夜色中,戰鷹燦若流星之光,利如曳影之劍,人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地面,幾十雙眼睛仰望這幅流動的墨色畫卷。人群中,妻子郭豔仙腳尖輕踮,從開飛起就一直靜靜守候在機棚。

不久之後,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官兵將見證一個創紀錄的時刻——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安全飛行5290小時。

「師傅帶我飛翔,我送他著陸,這是我的榮幸。」前艙飛行員徐國橋說,能陪師傅飛完最後一架次,也圓了自己一個心願。

20點29分,戰機觸地,著陸燈耀眼的光,照在歸巢的戰鷹上……下了飛機,王文常和前來祝賀的戰友一一握手。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王文常書寫了一段追夢空天的傳奇,2次榮立二等功,獲得空軍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這一次歸航後,將不再有出徵。平日剛毅如鐵的東北硬漢,眼中泛起淚光。

告別飛行,圓滿落幕。高原機場的晚風帶著雲朵的氣息,吹得人心曠神怡。返回營區家屬院的路上,王文常聲情並茂地和妻子、徒弟們談論著這次飛行的體驗。

又一陣呼嘯聲傳來,戰機掠過他們頭頂,航跡如虹。回首之間,那美麗的弧線化作了耀眼的星辰。

「他們會飛得更高更遠……」王文常意味深長地說。他相信,「5290」這個自己的終點,將會是更多飛行員振翅高飛的起點。

空軍特級飛行員王文常——

飛行,一輩子追求的事業

■周 航 謝麟俊 解放軍報記者 李建文 特約記者 張建新

停飛儀式上,空軍航空兵某旅官兵擺出「5290」的數字圖案,向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時長紀錄保持者王文常致敬。皇 勇攝

一身半新不舊的飛行服,一張波瀾不驚的面龐。那天,在學校門口,新飛行員袁飛陽一下就認出來,接他去部隊報到的人,竟是自己的偶像王文常。

7月1日,是袁飛陽和夥伴們從飛行學院畢業的日子。以這種方式邂逅心中的偶像,袁飛陽有點興奮。當他還是一名飛行學員時,就曾看過王文常的傳奇故事。至今,袁飛陽手機收藏夾裡,還保存著這樣一條新聞——

在空軍飛行部隊以分秒衡量的高風險戰訓中,特級飛行員王文常安全飛行5290小時,起降10000多架次,創造出中國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紀錄。

「打破紀錄,沒有什麼了不起」

「殲擊機飛行,是在刀尖上行走的『藝術』。飛行5290小時,我曾遇到過3次空中特情……」7月5日,王文常給剛報到新飛行員們講的第一課,讓袁飛陽格外震撼。

旅長林德生對這名老飛行員的欽佩是發自內心的:「與民航飛行員不同,駕駛殲擊機是一種高強度的飛行,對飛行員的身體條件有著嚴苛的要求。事實上,只要飛行時間突破3300小時,就已經相當難得了。王文常的5290小時來之不易,是我們殲擊機飛行員的一個極限……」

2018年初春的一個清晨,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政委丁震找到王文常,告訴他一個消息:「你馬上要破紀錄了,空軍殲擊機安全飛行突破5000小時第一人!」

王文常有點意外。飛行20多年,對於突破5000小時,他其實並沒有什麼概念。王文常只關注自己每年200多小時的飛行任務。

妻子郭豔仙得知這個消息當晚,專門在家裡張羅了一大桌子菜,把王文常的徒弟們喊來熱鬧一下。結果,原本的慶功宴又被王文常「帶跑」了——聊著聊著就變成了飛行技術講評課,妻子哭笑不得。

「報告王教員,我是您第47名學員丁照文!」

「報告王教員,我是您第53名學員李響!」

慶祝王文常安全飛行突破5000小時儀式現場,一排年輕飛行員鄭重向他致敬。

彼時,向來沉穩如山的王文常,顯得有些激動,臉上洋溢著驕傲和幸福:「飛行員是國家的『寶』啊。就衝你們,我感覺自己這20多年,值!」

電視臺錄了節目,上級黨委發出了向王文常學習的倡議。一時間,祝賀紛至沓來,王文常卻淡如平常。用他的話來說,「打破紀錄,沒有什麼了不起,只能說明我比別人飛的時間長而已。」

如果把這些年王文常的飛行節奏畫出一個時間軸,你會發現,如同發源於雪山的大江大河一般,最初並沒有一瀉千裡的氣勢,而是愈流愈湍急。

王文常和戰友們明白,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戰化訓練持續推進,飛行強度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高。飛行員的身心都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訓練成果也越來越顯著。

常年的高強度訓練,讓王文常的肩頸和膝關節有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肩周炎發作時,他甚至疼得無法正常平躺。妻子特別心疼,自學穴位按摩和針灸理療,為他緩解傷痛。

王文常和妻子是初中同班同學。她記得,王文常在中學畢業紀念冊上寫下的理想是當一名空軍飛行員。

1990年,19歲的王文常從吉林農村走出,招飛入伍考入原空軍第三飛行學院。不久後,海灣戰爭爆發,他強烈地認識到,現代戰爭中,制空權已經成為影響戰爭全局的重中之重。

「一定要成為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那一刻,王文常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每一次飛完,他都會詳細記錄操作細節,對照飛參數據進行復盤檢討。

在同批學員中,王文常第一個放單飛。幾年後,他帶著優異的成績和8萬多字的飛行心得筆記,分配到航空兵某部。

從遼闊的東北到千裡之外的西南,原本咫尺之遙的家鄉變成了夢中的故土。

翱翔藍天,王文常感受過北國的雪,松花江兩岸上演著媲美童話世界的銀裝盛景。駕機飛過彩雲之南,落日的餘暉灑在靜謐的高原,宛如一層薄紗籠罩著少女的臉頰。

對王文常而言,腳下這片大地是如此美麗,自己也因守護著她而格外自豪。

空軍飛行教員王文常(右一)向徒弟徐國橋移交飛行頭盔。周星宇攝

「你就是我飛行生涯最大的驕傲」

跑道上,戰機接連不斷地滑行、起降,高強度的飛行任務讓人神經緊繃到極點。站在高高的飛行塔臺,王文常正考核一批新飛行員,就像老鷹檢驗一群試翼的雛鷹。

新飛行員們能不能成功放單飛,不僅關係著個人飛行成績,還事關飛行安全,更決定了前期訓練成果能否順利轉換為戰鬥力。

從「能飛」到「會飛」的跨越,並非每個新飛行員都能輕易實現。

王文常注意到,一名新飛行員在飛起落航線課目時又出現了細微偏差。此前,他也曾多次犯過同樣的毛病。

成績公布,不出所料,那名新飛行員沒能成功放單飛。

「我得了4分,是良好啊!」年輕的飛行員略帶不滿地說。

「成績良好,習慣不良!」王文常嚴厲地說。

對於飛行習慣的養成,王文常有著近乎執拗的嚴格:「標準不能降,正是這些細節決定著新飛行員培養質量。」

講評新飛行員訓練時,王文常說得並不多。他的習慣是親自駕機示範,用實際操作告訴徒弟「標準」是什麼樣子。

王文常的「標準」,傳承於自己的師傅——初教-6飛行教員段智成。

一個飛行日,練習10個課目,王文常飛的前9個動作都是滿分,而最後一個動作飛了幾遍都有些小瑕疵。

本以為自己的各課目成績能「優劣相抵」,沒想到第二天教員又帶著王文常進行專項訓練。直到他連做三遍都是滿分,段教員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每一粒種子都孕育著希望。當自己也成為一名飛行教員後,王文常理解了師傅當年的苦心和用心。

一次,王文常帶教的一位新飛行員因為空中表現不佳,被列入「待停飛」人員名單。在例行的教員交叉考核後,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停飛」的結論。

王文常的態度,將決定他的去留。

王文常深知,每一名飛行員都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倘若盲目決定,不但會擊碎一名熱血青年的空天夢想,而且會給國家和軍隊造成極大的損失。

這名新飛行員飛完幾個起落後,王文常給出了自己的「診斷」——不停飛。接下來的兩周,王文常手把手幫帶,每天給他「開小灶」。沒過多久,這名新飛行員仿佛突然「開了竅」,突破了飛行的「瓶頸」,也突破了自己的「瓶頸」。

20多年來,多名即將停飛的新飛行員在王文常的帶教下重返藍天,而且越飛越好。

隨著訓練課目越來越貼近實戰,王文常這個「老飛」也時常感到有些吃力。但他內心非常興奮,因為在實戰化浪潮的洗禮下,能投身這場逐夢空天的「接力賽」,是一種時代的幸運。

國慶70周年大閱兵,殲-20、運-20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飛過。看到人民空軍戰略轉型開啟「加速度」,王文常喜悅之餘,心中也生出一絲遺憾。

這些年,王文常帶出的徒弟遍布天南地北,他們有的成為八一飛行表演隊隊員,有的在一線部隊駕駛國產最先進戰機,有的在比武中勇奪「金頭盔」,還有的創造出空軍某型戰機擊落目標的歷史紀錄。

作為老師,一直飛二代機的王文常,羨慕自己的學生。他說自己並不後悔,因為這50多名飛行員就是自己耕耘藍天結出來的果實。

王文常身上肩負的使命,是空軍所有飛行教員的一個縮影。作為空軍航空兵轉型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育人成才。

「師傅,我飛上殲-20啦!」那天,飛行員薛軍田興奮地給王文常打來電話。

聽到這個喜訊,王文常露出了微笑。他拍拍徒弟們的肩膀說:「都好好飛,像你們薛師兄一樣,成為最優秀的飛行員。」

又一個飛行日,23歲的新飛行員陳哲模坐進前艙,駕駛戰機迎風翱翔。在他身後,王文常看著熟悉的錶盤,指導自己最後一名徒弟開始飛新課目。

同一天,36歲的飛行員薛軍田也起飛了。他駕駛最先進的國產戰機巡航藍天,面對現代化的數字顯示屏,開始了新一輪的戰鬥訓練。

陳哲模起飛的那條跑道,也曾是薛軍田飛行的起點……在同一片藍天下,王文常目送一批又一批戰鷹高飛遠航。

得知自己的師傅段智成停飛,王文常專門錄了一段視頻,為師傅送去祝福。師傅打來電話說:「文常啊,你就是我飛行生涯最大的驕傲!」

天空,是飛行員王文常最榮耀的舞臺。皇 勇攝

「我期待,有人超越我」

那天,王文常正在食堂打飯,時任旅長趙建新招呼他:「到我跟前來坐。」兩人邊吃邊聊。

「你的停飛命令到了……」

旅長說出這句話的瞬間,王文常的大腦「停止了思考」。這是他一輩子都不曾有過的感受。

「能不能再飛兩個架次?」王文常的眉頭擰了個結。

根據空軍規定,戰鬥機飛行員滿43歲即可隨時停飛,最高飛行年限為48歲。

「一定要飛到最高年限,到不允許飛的那一天,安安全全、順順利利交出駕駛杆,回報黨和軍隊。」這曾是王文常的期望。但那一天真的來臨時,他又計較了起來。

截至2019年11月,王文常累計駕駛殲擊機安全飛行5290小時,這個紀錄中國空軍至今無人打破。

5290小時,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坐標。沒有重大任務,沒有輝煌戰果,有的只是一種堅守的極致。而這極致背後,是一名老飛行員對國家和軍隊的無限忠誠。

幾年前參加同學聚會,轉業後在民航拿著高薪的戰友也曾讓王文常的心起過波瀾。

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王文常的父親是一名鄉村教師。從小,父親就教他「責任立身、忠誠立命」。

「國家花這麼大的代價培養一個飛行員,尤其是飛行教員,哪有那麼容易!」父親這句話,半是欣賞半是勉勵。

王文常喜歡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做楷模」。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機械師何躍武一眼就能分辨出哪張是王文常的飛行確認卡,因為王教員每架次籤名都工工整整。

對王文常來說,飛行是愛好,是初心,更是責任。這份對飛行難以割捨的情意,很快校正了他的航線。

走進部隊家屬院王文常的家,一切只能用「極簡」來形容——屋裡幾乎沒有多餘的東西,一切簡簡單單,井井有條。

準確地說,這更像是妻子郭豔仙的家。工作日,王文常吃住都在飛行大隊,只有周末才回家屬院住上一兩天。儘管夫妻兩人同在一個營院,過的卻是鵲橋相會的日子。

兒子長大後,妻子就過起「單身」生活。「買一根排骨,砍成六七截兒,她一個人要吃三頓才能吃完。」說起這些,王文常有些愧疚,「我這5290小時,有一半是她飛出來的。」

妻子至今還珍藏著王文常寫給她的上百封信。「你的信經過5天的跋涉於24日收到……又見到楓葉一片片,你那紅紅的笑臉,要比楓葉更嬌豔……」眼前這個魁梧健碩的男人,筆下卻流淌著如此溫柔多情的文字。

王文常說,他的名字裡有個「常」字,飛行就是要講究「如常」,沒有任何例外。其實,後半句話他沒有說:愛情,亦如是。

《我愛祖國的藍天》響起,悠揚的旋律中,王文常緩緩走向戰機。今年5月25日,部隊為王文常舉行了隆重的停飛儀式。

早已習慣了高速度快節奏戰鬥生活的王文常,此刻卻走得很慢。凝望,摩挲,輕拍,一遍又一遍,他想與朝夕相伴的「老夥計」多待一會兒。

一曲終了,餘音迴蕩機場。面向戰機,王文常抬起右臂莊嚴敬禮。那一刻,高升的旭日染紅了他的臉頰,清風吹散了眼中的霧花,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停飛後,王文常轉到地面參謀的崗位上,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飛行員完善操作,摸索新的戰術戰法。

王文常家裡有一塊小黑板,閒暇時,他習慣在黑板上畫座艙圖,進行圖上演練。如今,他還是改不了跟飛行有關的一切習慣,包括在小黑板上「作畫」。

兒子高中畢業後,也報考了軍校,如今是空軍某部一名排長。家裡這塊小黑板,也是他童年最深的印記。

平日裡,王文常不苛求兒子的考試分數。有一次,他發現兒子翻閱《三字經》,幾天後就丟在一邊。他沒有批評兒子,而是默默翻開這本書。

幾天後,聽到父親把《三字經》從頭至尾流暢地背了出來,兒子一臉驚訝與欽佩。

新飛行員們平時很難回家,王文常的家就是他們自己的家。每逢過年過節,師徒幾個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飯桌旁,王文常囑咐徒弟:「我們這代飛行員,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飛好飛機,做一流的戰鬥機飛行員。以後,你們也會有自己的徒弟,要一代代傳承下去。」眼角的皺紋,遮不住王文常心中的快意。

如今,王文常的徒弟孫紅亮也坐進了後艙,放飛一批批追風逐日的戰鷹。

起飛,升空,紅土高原的蒼茫雲海間,孫紅亮耳邊再一次響起師傅那句話:「我的紀錄是暫時的,肯定會被超越。我期待,有人超越我!」

 

相關焦點

  • 安全飛行5290小時,解放軍特級飛行員創罕見紀錄,目前中國僅一人
    中國空軍特級飛行員王文常今年停飛,在29年的翱翔長空中他是創造了一個紀錄,駕駛多種機型安全飛行5290小時, 期間曾數次與死神交手而每次都憑藉高超飛行技術和臨危不亂的心理是化險為夷。王文常在停飛儀式上向戰機敬禮,而他在服役期間創下安全飛行5290小時的記錄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目前中國僅他一人。部隊為王文常擺出了5290的數字,這意味著他平均每年要飛行182小時,而美國戰機飛行員的年平均時間為158小時。
  • 創造新紀錄!中國殲擊機飛行員安全飛行5000小時,僅此一人
    對於飛行員而言,飛行安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保證飛行安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同各種威脅飛行安全的因素和風險作鬥爭的過程。在中國南部戰區,一個航空兵特級飛行員創造出了一個中國空軍的新紀錄,他在服役期間安全飛行5000小時,這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 探營哈爾濱飛行學院:空軍第十批女殲擊機飛行員奔向戰場
    一架架飛機頻繁起落,發動機隆隆轟鳴,這裡是空軍哈爾濱飛行學院某旅機場。劉威 曹佔禮 攝2009年國慶閱兵,從這裡「飛」出的空軍首批16名殲擊機女飛行員,秒米不差地通過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 16小時直航 世界最長國內航班紀錄如何創造
    出品 | 網易航空3月15日,大溪地航空的一架787-9客機從帕皮提起飛,飛赴巴黎,創造了民航歷史上國內直航航班的新紀錄。這個航班飛行耗時15小時45分鐘,航程15715千米。作為對比,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商業航線——新加坡-紐約紐瓦克的航程也僅為15343千米。大半航程是在茫茫大海上空繞地球飛了近半圈,竟然還是一個國內航班,這是如何做到的?
  • 空軍第四飛行學院簡介
    空軍第四飛行學院是一所初級飛行指揮學院,擔負培養具有殲擊機飛行駕駛技術,初步具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 空軍第四飛行學院是一所初級飛行指揮學院,擔負培養具有殲擊機飛行駕駛技術,初步具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
  • 飛行學院介紹:空軍第四飛行學院
    空軍第四飛行學院是一所初級飛行指揮學院,擔負培養具有殲擊機飛行駕駛技術,初步具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    學院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驅逐機學校,1949年12月1日組建於瀋陽北陵機場,同年1月24日更校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航空學校,1986年10月更名為空軍第四飛行學院。學院座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總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學院開設殲擊航空兵初級指揮專業,培訓層次為大學本科,學制為四年(與長春飛行學院合計)。
  • 空軍第五飛行學院簡介
    軍校生是指根據軍隊建設需要……[詳細]          空軍第五飛行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五飛行學院是一所初級飛行指揮學院,擔負培養具有殲擊機飛行駕駛技術,初步具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
  • 中國空軍試飛員:天邊傳奇 叱吒低空的"馴鷹人"
    資料照片     中國優秀的戰機試飛員 飛過機型最多的試飛員——張景亭 從2003年起擔任空軍某部試飛團團長的張景亭是中國頂尖試飛員,中國首批15名雙學士試飛員之一,中國首批3名國際試飛員之一,他是第一個駕駛米格-23和第一個駕駛米格-29的中國試飛員。
  • 空軍第三飛行學院60年培養5000餘名飛行人才(圖)
    12月1日,由殲擊機女飛行員和男飛行員組成的飛行員方隊在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慶祝建院60周年儀式上接受檢閱。  當日,空軍第三飛行學院迎來建院60周年。這所飛行學院是空軍最早組建的航校之一。建院六十年來,空軍第三飛行學院累計培養出5000多名飛行員。
  • 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空軍上尉軍銜 因跳傘失敗犧牲 年僅30歲
    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空軍上尉軍銜 因跳傘失敗犧牲 年僅30歲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唐山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中,女飛行員餘旭因跳傘失敗,壯烈犧牲。後來她的遺體在天津火化,並安葬在四川省崇州市革命烈士陵園。
  • 飛行學院介紹:空軍第三飛行學院
    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是一所初級飛行指揮院校,擔負培養具有殲擊機飛行加強技術,初步具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   學院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驅逐機學校,1949年12月1日組建於遼西錦州。
  • 美俄飛行員乘氦氣球飛越太平洋 破最遠最長飛行紀錄
    美俄飛行員乘氦氣球飛越太平洋 破最遠最長飛行紀錄 2015-02-01 08:50:49   中新社休斯敦1月31日電 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兩名飛行員乘坐氦氣球從日本出發,歷時近一周成功飛越太平洋,於31日安全降落在墨西哥海岸。此舉打破了氣球載人飛行最長時間和最遠距離兩項世界紀錄。
  • 連續飛行兩萬公裡,俄羅斯轟炸機創遠航紀錄
    原標題:連續飛行兩萬公裡,俄羅斯轟炸機創遠航紀錄[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 章節] 俄羅斯19日高調宣稱,有著「白天鵝」之稱的圖-160超音速遠程轟炸機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在25個多小時連續飛行超過兩萬公裡。
  • 中美空軍在朝鮮對決
    美軍飛行員大部分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經驗比較豐富。  1951年6月,朝鮮戰場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人民志願軍地面經過5次戰役,把美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7月開始,敵對雙方舉行停戰談判,進入相持階段。
  • 義烏一空軍航空兵飛行員安全飛行超3500小時 榮立二等功
    7月17日,義烏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人武部、蘇溪鎮人民政府與空軍部隊領導一起,將榮立二等功的喜報送到了空軍航空兵飛行員蔣曉峰的家中。蔣曉峰,1995年入伍,現為空軍某部正團職飛行教官,一級飛行員,2015年曾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為人民空軍帶教培養了29批共50餘名優秀的飛行員。2008年榮立三等功一次,2019年因安全飛行滿3500小時,榮立二等功一次。
  • 中國空軍多型戰機赴西太平洋 檢驗遠海實戰能力
    中國空軍多型戰機赴西太平洋 檢驗遠海實戰能力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中國軍網   26日,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回應日媒有關報導,表示中國空軍於11月25日按計劃組織航空兵前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出動多型戰機同時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
  • 飛行 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公裡?
    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公裡?   時速1萬多公裡! 世界上最快的飛機今創新紀錄   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公裡?   美國航天局在加利福尼亞當地時間11月16日(北京時間今天凌晨)成功地進行了無人駕駛的高超音速試驗飛機X-43A飛行試驗。   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飛行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公裡?
  • B-2轟炸機飛行時間最長可達70小時,飛行員要如何撐下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駕駛B-2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飛行員能夠享受到什麼特殊待遇,相反,由於B-2隱身戰略轟炸機性能先進、質量過硬,很多時候,飛行員都需要長時間駕駛B-2隱身戰略轟炸機執行戰略值班等任務,時間可以是20個小時,也可以是40個小時,最長可以達到70個小時。
  • 【第71個中國空軍成立紀念日】八一勳章獲得者——英雄試飛員李中華
    李中華,1961年9月出生於遼寧省新賓縣,1983年7月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招飛入伍,進入空軍第六飛行學院學習殲擊機飛行專業,1985年7月畢業,並獲軍事學學士學位,1984年5月入黨。入伍以來,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參謀長、副團長,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副部長。
  • 他因名字諧音報考空軍,三度奪最高「金頭盔」獎,空戰戰績42-0
    姚明一位是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姚明自不必說了,在中國家喻戶曉,他不但是中國籃球的象徵,在全世界都有著巨大影響力,是將中國籃球和籃球運動帶到世界的人,獲此榮譽當之無愧。蔣佳冀出生於四川成都,從小熱愛航模之類的玩具,對飛行有著天生的痴迷,因此1999年高考第一志願,蔣佳冀早就心有所屬,他期望進入民航專業學習,將來做個民航飛行員。有人開玩笑說蔣佳冀:你的名字諧音不是「殲擊機」嗎,不如去報考空軍,做個戰機飛行員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