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初為人母,實際上也只是剛剛長大的孩子,不管是性格上還是處事上,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老練。尤其是一些從來沒接過觸過孩子的新手寶爸寶媽,很容易為了一點小事就激動生氣。
一些剛結婚的小夫妻,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兩個人吵架之後會忍不住把怒火發在孩子身上。
孩子還小,他們不知道父母為什麼吵架,他們只知道這個時候如果自己反抗,就會被罵,甚至挨打。這個時候他們雖然不會安慰父母,但卻被迫成為了父母的出氣筒,默默的想要維護家庭的和諧。
那麼這樣背容易發脾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會是怎麼樣呢?
1,怕被拋棄
不管家裡有幾個孩子,父母永遠是家庭的主體,而如果父母兩個人感情不好,容易吵架,這個家庭就不夠穩定。尤其是在孩子剛剛懂事,年齡還小的時候,父母頻繁的吵架,或者是發脾氣,都會讓孩子感覺很沒有安全感。
實際上孩子的心思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細膩,他們知道父母什麼時候容易發脾氣,也知道父母在「爆炸」邊緣的狀態是很可怕的。
2,不斷猜想
父母在生氣,或者是容易發脾氣的時候,通常不會跟孩子解釋,因為總是感覺還是不懂事,跟他說了也沒用。所以說,孩子在這個時候總會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爸爸媽媽是不愛我了嗎?我是不是一個壞孩子?
其實父母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或者是別的一些瑣事而變得不耐煩,孩子也很容易不斷猜想,並且把錯誤推在自己身上。
3,不停的道歉
爸爸媽媽因為一點小事發脾氣,作為孩子會是什麼表現?我相信不會有孩子硬要跟家長「講道理」,因為面對這樣易怒的家長,孩子真的會感覺害怕。他們害怕爸媽發脾氣,所以根本不敢頂嘴,只會一味地道歉。
這個習慣甚至會延續到孩子以後在學校裡,進入社會之後,以及未來的婚姻生活。別人一發脾氣,孩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習慣性道歉,我們可以想到這樣孩子未來的生活該是有多卑微,多可憐。
4,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可能是不想自己的孩子家人和自己一樣,被易怒的情緒所嚇怕,也或許是小的時候在易怒的父母面前,孩子根本不敢有自己的情緒。被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在情緒方面,常常會選擇掩飾。
他們在別人甚至在自己親人面前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總是習慣性的把別人的情緒照顧的很好。但是越是這樣,他們的心理越是難熬,積攢太久的情緒,沒有爆發,一直壓在自己的心裡,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抑鬱。
所以生活中並不是表現的「乖巧」的孩子,就一定是真的懂事,他們有可能只是被迫成長,被迫照顧家人的情緒。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孩子未來會變成什麼樣,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長期在家長發怒的情緒中生活,肯定會對他們以後造成影響。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做家長就要有做家長的樣子,不能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就為所欲為。畢竟很多時候家長的行為,甚至能決定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