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調研清帆「AI主動安防」系統

2020-09-03 雲太傳媒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處處長舒華一行調研了南京市中華中學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和需求,調研內容包括由清帆科技提供的「Proactive Safety™5G+AI主動式安防」解決方案。

清帆科技的工作人員為雷朝滋司長一行現場演示了「5G+AI主動式安防」系統如何利用5G網絡與人工智慧技術為中華中學搭建更智能、更安全的安防體系。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一行

與5G網絡兼容,可識別7種危險行為


清帆科技提供的「5G+AI主動式安防」是業內首個可與5G網絡無縫結合的校園安全解決方案,已與中華中學5G網絡實現良好兼容。「5G+AI主動式安防」將對中華中學的監控視頻進行實時分析,實現闖入、圍欄監測、離開崗位、可疑停留、聚眾、打架、畫面遮擋這7種危險行為的及時預警。

「5G+AI主動式安防」在中華中學的應用有三個代表性場景,第一處是宿舍樓後的樹林,由於偏僻人少,容易發生校園霸凌、打架和抽菸等不良校園行為;第二處是行政樓走廊,作為學校的最高點,護欄外側懸空是非常危險的區域;第三處是信息樓東樓梯,這裡有一個窗戶可以通往室外天台,也是較為危險的區域。

清帆科技工作人員現場演示

實時視頻檢測,第一時間主動預警


當「5G+AI主動式安防」檢測到中華中學的校園發生危險行為時,將在第一時間(最快2.6秒)向安保人員的手機發出強力預警,並顯示預警事件的視頻畫面與地圖定位,幫助安保人員快速趕到現場進行處理,最大程度地消除校園安全隱患。

校園安保人員處理完預警事件後,「5G+AI主動式安防」將自動建立事件檔案,使日後的事件查詢有跡可循,能大幅度提升學校安全管理的效率。這些預警數據還可進一步明確中華中學的危險高發地區,使學校安全防控部署有據可依。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一行觀看演示

針對校園場景優化算法,準確率更高


與傳統校園安防相比,清帆科技提供的「5G+AI主動式安防」誤報率更低。系統利用人體檢測、人頭檢測、時序動作檢測、邊緣輪廓檢測等多項人工智慧技術,僅針對人進行危險行為的預警,過濾小動物、樹葉等雜物造成的誤報,提升安保工作的效率。此外,「5G+AI主動式安防」針對教學樓走廊、圍欄、辦公室等校園典型場景進行算法優化,運用大量校園場景的數據集對模型進行訓練,高度適配校園場景,檢測結果的準確率更高。

清帆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文鑄表示,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清帆科技的研發團隊與華為、中國移動展開深入合作,攻克了智能應用向5G+MEC移動邊緣雲遷移過程中的多個技術難題,實現了具有低成本(無縫對接現有安防系統)、高性能(2.6秒主動預警)、智能化(可根據場景個性化配置與強化學習)三個核心特性的主動式安防系統。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調研南京教育信息化工作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等一行在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洪流、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東標等陪同下,先後來到中華中學、琅琊路小學對南京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專題調研。在中華中學,雷司長一行聽取了「基於5G的AI智慧安防系統」介紹,考察了學校的「電子閱讀吧」;在信息中心,參觀了「學生電視臺」、虛擬演播廳;在教室裡,學校正在利用「5G遠程教學系統—5G+VR智慧課堂」開展遠程教學,雷司長一行饒有興趣地參與了「智慧課堂」的體驗式教學。參觀完學校的「江蘇省基礎教育批判性思維課程基地」,雷司長評價道: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補了我們教育的短板。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智能技術支撐教學改革與教育創新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智能技術支撐教學改革與教育創新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科技司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調研
    10月10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一行來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學校科研工作和信息感知集成攻關研究院建設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指導。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西電黨委書記查顯友,校長楊宗凱,校長助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進成參加相關調研活動。
  • 一場史無前例的社會實踐——專訪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
    教育部在此期間密集出臺了多份教育信息化相關政策文件,一方面指導各區域教育系統抗擊疫情;另一方面對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推進教育信息化有哪些創新舉措?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存在哪些不足?後疫情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將走向何方?就這些問題,本刊記者近日專訪了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超大規模在線教學給中國教育變革搭建了...
    本端搶鮮為讀者播發專訪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的內容。  雷朝滋強調:「全國大中小學全面開展超大規模在線教育並平穩實施,有賴於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近10年來教育信息化發展奠定的堅實基礎,更是政府、學校、教育服務機構、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參觀貴州省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技成果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麗 陳藝文)9月8日下午,貴州省教育廳邀請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處副處長任昌山一行,參觀貴州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技成果展。第二屆貴州高校科技成果展在貴州財經大學大學城校區圖書館九樓—貴州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永久基地舉行。
  • 雷朝滋:基於CERNET及其運營經驗,建好管好中國教育專網
    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網際網路教育大會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特別提到要加快教育專網的建設。他表示,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網絡支撐能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凸顯了建設教育專網的重要性。教育部科技司司長 雷朝滋抓住新基建機遇,加快推動教育專網建設
  •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更名為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
    根據《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顯示,教育部今年將「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具體目標任務為「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網際網路+教育』,全面保障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工作措施包括印發《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召開第三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印發《關於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
  • 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副司長倪莉一行到沙縣富口鎮調研河長制...
    12月19日,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副司長倪莉一行到沙縣富口鎮調研河長制標準化建設,市水利局局長章新華、沙縣水利局局長林斌等陪同調研。
  •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更名
    一是針對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建設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不僅會進行指導,還會直接組織,表現為在介紹內容中,新增「組織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平臺發展建設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這樣的表述;二是在以往指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礎上,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將進一步加強、豐富自身對於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規劃、協調、管理職能,表現為在介紹內容中刪去「指導教育信息化」,同時新增「承擔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統籌規劃
  • 中山大學「天琴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通過教育部專家論證
    8月31日,教育部組織專家在北京召開「天琴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出席並講話。論證專家組由徐冠華院士、吳偉仁院士、房建成院士、武向平院士、常進院士、孫和平院士等11位專家組成。
  • 雷朝滋:後疫情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六大引擎」
    接受本刊採訪時,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為全國抗「疫」決戰決勝貢獻了積極力量,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的基因,搭建了新起點。大規模在線教育穩定了戰疫大盤《中國教育網絡》:您如何評價這次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
  • AI智適應教育掀起新一輪的學習革命
    近日,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世博展覽中心召開,上海市副市長陳群、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出席了論壇並進行了致辭,對教育深度變革創新進行了未來展望,還發布了《人工智慧助力教育健康發展倡議書》。這樣對學優生來說,浪費了幾十分鐘的時間,而對學困生來說,還沒學會就下課了,課下也不積極主動地問老師和同學。智慧超人K12人工智慧教育首創出著名的降落傘式閉環教學法,通過人工智慧系統垂直診斷到每一個學生的知識漏洞,然後有針對性進行測評、學習、練習的無限循環,讓學生學習效率更加高效。AI智適應教育能夠學生學得更明白。
  • 最近,教育部副部長親自到訪四川這所大學!
    8月18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一行來到電子科技大學調研,在清水河校區實地考察了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走訪了清水河校區體育館。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體衛藝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李江,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亞非、校長曾勇,副校長楊曉波、徐紅兵等參加調研。
  • 央行科技司司長文四立擔任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6月10日,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體學院舉辦的專家座談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科技司司長文四立博士從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鄧勇教授接過聘書,受聘擔任研究生院軟體學院客座教授、金融科技中心特別顧問。文四立表示,今後願意為軟體學院學生的論文工作進行實際指導。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一行蒞臨貴州醫科大學調研指導
    9月10日下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副司長範海林、辦公室主任江河,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邸姜滔等一行蒞臨貴州醫科大學調研指導。調研座談會在知雨樓六樓會議室召開,由校黨委書記梁貴友主持。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有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參加。
  •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朱小傑來校調研
    1月6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朱小傑、副司長紀智到中國人民大學調研邊疆民族教育相關研究情況。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副校長劉元春與朱小傑一行座談。座談會由劉元春主持。今後,中國人民大學將堅持問題導向,整合學科資源,加強隊伍建設,發揮諮政優勢,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推進相關研究開展,不負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