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酒訊|兩酒企資產重組被問詢;兩茅臺原高管「落馬」

2020-12-23 新京報

◆ 資產重組

重慶啤酒收問詢函,要求說明嘉士伯注資預案中的多個問題

7月8日晚間,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重慶啤酒對重大資產重組預案進行說明。6月19日,重慶啤酒曾披露《重大資產購買及共同增資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預案》,預案包含控股股東旗下資產重慶嘉釀的股權轉讓,對重慶嘉釀增資方案,以及購買嘉士伯啤酒廠持有的新疆啤酒100%的股權、寧夏西夏嘉釀70%的股權等。

重組事項信息仍不清晰,ST椰島遭上海證交所問詢

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椰島」)7月9日晚間發布的公告顯示,企業收到《關於對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的審核意見函》(以下簡稱「意見函」)。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ST椰島就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中,交易雙方涉及的商業背景、核心條款、相關交易是否符合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關鍵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 黃酒

「戰投方」與古越龍山籤補充協議,助力拓展黃酒銷售區域

7月9日晚間,古越龍山發布公告稱,與戰略投資者前海富榮、盈家科技及其關聯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的補充協議,其中約定,戰略投資者及關聯方將通過自身銷售渠道資源、品牌建設經驗及管理團隊的充分交流協助古越龍山落實「聚焦大單品」戰略,重點開拓江浙滬等傳統黃酒消費區域以外的銷售渠道,為古越龍山在黃酒產業的戰略布局和發展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動古越龍山業績提升。

◆ 果酒

強勢增長,「千億」果酒市場能否成下一個風口

在夏季,健康利口屬性明顯的果酒正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天貓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果酒類增長率超120%,在天貓55大促中,果酒增長超過400%,梅子酒增長超過1000%。在酒企動作上,近年來,茅臺、瀘州老窖、江小白等酒企也有加碼果酒市場的動作。然而果酒的發展仍面臨著許多現實的問題,「內憂外患」 導致果酒市場不溫不火。此外,果酒產業標準體系也正在建立。有業內人士認為,果酒要想實現突破,一要做好品質,二是重點引導和培育年輕消費者。

◆ 葡萄酒

澳大利亞葡萄產量下降12%

7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獲悉,當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釀酒葡萄收穫報告》中指出,2020年澳大利亞的釀酒葡萄收成(壓榨)產量,相比於2019年降低了12個百分點,與近十年175萬噸的平均值相比,下降了13%。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指出,儘管業者普遍認為2020年的葡萄收穫量會較低,但澳大利亞葡萄種植區的多樣化,以及葡萄栽培者對季節和氣候變化較好的應變能力,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收穫量減少帶來的影響。

◆ 業績

華致酒行上半年淨利預增超5%

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致酒行」)7月10日公布其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華致酒行上半年業績依然保持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幅預計在5.03%-7.03%之間。華致酒行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間,預計獲得的盈利在2.11億元-2.15億元之間。對於取得增長的原因,華致酒行解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採取多項措施幫助公司以及客戶儘早復工復產,將疫情對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與此同時,準確把握春節旺季的銷售節奏,備貨計劃和營銷策略得當,在銷售旺季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電商業務的運營能力和效果顯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富邑集團預計2020財年息稅前利潤下降約21%

7月9日,澳大利亞葡萄酒上市公司富邑集團執行長Tim Ford(蒂姆·福特)透露了2020財年的初步業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富邑集團預計2020財年息稅前利潤將在5.3億澳元到5.4億澳元之間,較上一財年下降約21%。對於「奔富」單獨拆分上市,蒂姆·福特表示,相關計劃預計將在2021年底前進行,短期內的主要關注點將是根據疫情影響管理現有業務,並確保成功實施美國業務重組。

◆ 銷量

珠江啤酒:6月銷量增長約2.4%

珠江啤酒在最新發布的調研活動信息中稱,連續三個月的銷量都有增長。具體來看,公司4月份銷量同比增長近10%,5月增長約6%,6月增長約2.4%。純生產品及易拉罐產品增幅高於總量增幅,公司以後會加強餐飲、夜場開拓。另外,珠江啤酒稱現在各渠道已全面復工,但夜場消費恢復會慢一些。

◆ 紀委監察

再有兩人「落馬」,貴州茅臺原高管張家齊、李明燦被查

7月7日,貴州省紀律檢查委員會、貴州省監察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接連發布了兩則與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的審查信息。貴州茅臺原副總經理張家齊以及茅臺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明燦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的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從貴州省紀委監委發布的信息來看,此次被審查的兩人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 市場監管

古宋酒業1批次藍青花酒和1批次封壇原漿酒不合格

7月8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古宋酒業1批次藍青花酒和1批次封壇原漿酒的酒精度不合格。通告稱,中牟縣姚家鎮慧玲菸酒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古宋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藍青花酒,酒精度檢出值為42.6%vol,標準規定為51%~53%vol;該菸酒店銷售的標稱河南省古宋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封壇原漿酒,酒精度檢出值為43.8%vol,標準規定為49%~51%vol。記者致電古宋酒業,對方稱相關產品已召回。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已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涉及單位依法處理,責令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並依法予以查處。

◆ 新品

四款新口味發布,「燕京八景」精釀啤酒正式集結

繼2019年發布「燕京八景」系列精釀的其中「四景」後,7月6日19:00,天貓燕京啤酒官方旗艦店在淘寶直播舉辦「國潮燕京八景精釀啤酒新品首發雲酒會」,該系列精釀中的其餘「四景」正式亮相。燕京啤酒方面介紹,新發布的四款精釀產品分別命名為太液秋風、金臺夕照、薊門煙樹和居庸疊翠。

新京報記者 徐晶晶 圖片 梅見青梅酒官微、富邑葡萄酒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編輯 徐晶晶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一周酒訊丨高衛東:茅臺醬香系列酒成集團重要支柱;皇臺股價暴漲
    ◆資本市場資產重組後股票十連板,大豪科技收上交所問詢函12月18日,受收購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汽水等利好消息刺激,復牌後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的大豪科技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相關產業布局、戰略發展計劃,以及標的資產各主營業務之間的協同性、與公司原主營業務的協同性等,說明公司一次性注入多個不同業務及資產的主要考慮;公司對標的資產後續整合及安排,說明對標的資產能否實施有效控制等。
  • 一周酒訊 | 多個電商平臺放量茅臺,牛欄山三牛系列產品調價
    重慶啤酒:完成與嘉士伯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12月11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重慶嘉釀已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工商變更登記,重慶啤酒持有其51.42%的股權,嘉士伯諮詢持有其48.58%的股權。公告披露,重組完成後,公司的核心市場將從重慶、四川和湖南擴展到新疆、寧夏、雲南、廣東、華東和全國各地,實現全國布局。基於備考報告,雙方合併後,重慶啤酒資產總額將自36.39億元增加至108.98億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
  • 茅臺高管沉浮:銷售滋生貪腐,晉升階梯成懸崖
    至此,自袁仁國被「雙開」以來,已有13名茅臺原高管落馬,其中大多來自茅臺銷售體系。而茅臺酒銷售公司高層也完成了一場徹底的人事「大換血」和「去袁仁國化」。在茅臺體系中,茅臺酒銷售公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是茅臺統籌部署市場工作的核心單位,也是茅臺高層晉升的主要陣地之一,不少茅臺高管都曾有在茅臺酒銷售公司任職的經歷,進而步步高升。光環之下,這裡更是一個「火山口」。作為茅臺腐敗的高發地帶,絕大部分茅臺高管落馬均與茅臺酒的銷售有關。茅臺酒銷售公司三任董事長袁仁國、杜光義、王崇琳,以及茅臺酒銷售公司原總經理馬玉鵬、原副總經理雷聲已相繼落馬。
  • 原總經理劉自力受賄被判11年半,茅臺集團原高管再有一人獲刑
    新京報訊(記者 薛晨)十一年六個月,這是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集團」)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自力的刑期。因此,黔南中院認為劉自力利用職務便利,在獲取茅臺酒經營權、批准購酒指標等事項上為他人謀取利益,並藉此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已構成受賄罪。但同時因為劉自力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主動交待辦案機關未掌握線索的大部分犯罪事實,並積極協助辦案機關退繳部分贓款,依法應予從輕處罰。故法庭作出上述判決。劉自力並不是首個被宣判的原茅臺集團高管。
  • 今世緣「百億衛星」遭問詢!景芝酒問鼎「山東白酒第一股」?
    重組交易引質疑景芝酒業在分手今世緣一個月後,搭上了同處濰坊的ST亞星(600319.SH)。1月11日,濰坊當地化工企業ST亞星發布了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稱,將以現金方式收購景芝酒業白酒業務的控制權。
  • 一周食品行業動態:茅臺又一原高管被決定逮捕 飛鶴髮布澄清報告...
    當晚,捨得酒業公告稱,該事件涉及天洋控股與另一家企業的合同尾款糾紛,對方申請資產保全措施所致,雙方已經在協商解決。對於君樂寶脫離蒙牛拿回實控權,坊間一直有消息稱,河北省政府有意推動君樂寶單獨上市,並希望中糧集團積極推進君樂寶股權重組。
  • 袁仁國「副手」受賄千萬獲刑11年,茅臺反腐已有14名高管被查
    8月24日,貴州省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原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自力受賄案,對被告人劉自力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並處罰金100萬元,對劉自力受賄所得財務折合人民幣1854.7萬元極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 收購標的盈利能力很重要 一周內兩公司重組因此被否
    摘要 【收購標的盈利能力很重要 一周內兩公司重組因此被否】一周之內,兩公司重組因標的盈利能力問題被否。標的資產未來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合理性,已經越來越多的成為決定上市公司重組、併購成功與否的「生死線」。
  • 茅臺步入高衛東時代:領銜少壯派高管群,千億茅臺將走向何方
    現年48歲的高衛東,原任職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戰備辦公室)廳長(主任)、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和他的前任一樣,高衛東也是貴州省委委員。現年62歲的李保芳,在2015年履新茅臺集團之前,同樣是一名正廳級幹部,曾任職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高衛東的走馬上任,也是茅臺連續第二次迎來空降的「廳官」掌門。
  • 茅臺五糧液抗疫賣酒兩不誤 順鑫農業大出風頭
    (原標題:茅臺五糧液抗疫賣酒兩不誤 順鑫農業大出風頭)
  • 國酒茅臺為什麼成了國人喝不起的酒,茅臺雖好,能不能不要這麼貴
    近兩年關於茅臺的新聞很多。深圳某國企開年終述職大會,8000塊的茅臺喝了20瓶,被暗訪組當場拍下,目前當地紀委已經介入調查。落馬的貴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曉光家中藏了4000多瓶茅臺,因為害怕成為呈堂證物,提前處理掉一批價格最貴的年份酒。所謂的處理就是把包裝撕掉,將酒倒到罈子裡。後來,他感到不安全,把倒進罐子裡的茅臺酒倒進了自己的下水道。
  • 兩酒企「一把手」劇透業績,媒體:破壞市場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兩酒企「一把手」劇透業績,媒體:破壞市場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經濟日報1月6日消息,近日,兩大知名酒企的「一把手」分別領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的監管關注函。
  • 茅臺原總經理受賄案宣判,曾遭反腐「棒喝」,茅臺離「明斯基時刻」有多遠?
    10餘名高管落馬,其中就包括茅臺集團原董事長袁仁國。 茅臺再遭反腐「棒喝」,袁仁國之後已有10餘名高管落馬 >一年多前,袁仁國落馬,拉開了茅臺的反腐序幕。 至此,茅臺又有兩人落馬。而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一年多時間裡,茅臺已有10餘名高管先後落馬。 也不止是茅臺內部。
  • 國臺酒業雙高狂奔 閆希軍「補丁」思考 區域中小型酒企價值幾何?
    整體看,向著「強勢區域酒企」進發的國臺酒業,不乏擔憂之聲。一部分觀點認為,雖然國臺酒業近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但整體看,與當前的上市酒企相比,仍實力不足。即使對比同IPO賽道的郎酒,也有不少差距。簡言之,國臺作為區域中小型酒企,與規模性酒企還存一定距離。
  • ST南化:資產重組涉及的審計等工作尚未全部完成
    每經AI快訊,ST南化(SH 600301,收盤價:6.37元)9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本次資產重組的中介機構招聘工作,擬聘請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浩律師事務所、大信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分別擔任本次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法律顧問
  • 酒high深度|時代加速 劍南春慢行
    在如今眾多酒企紛紛搶佔高端市場紅利的背景下,劍南春如此「不疾不徐」是獨樹一幟的自信,還是核心競爭力不足導致的品牌乏力?多次提價難破價格帶桎梏酒訊自市場獲悉,劍南春於近日對旗下水晶劍產品上調出廠價每瓶30元。同時,劍南春稱還將導入經銷商配額制。
  • 茅臺十年九申請「國字頭」商標遭到眾多酒企反對
    「國酒茅臺」商標因何遭到眾多酒企反對在「國酒茅臺」商標初審通過之後,異議接踵而來。率先提出異議的山西汾酒集團認為,茅臺酒並不能獨享國酒殊榮,因為「會影響到整個白酒行業」。並且,山西汾酒董事長李秋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符合國酒標準的不止茅臺一家,連老百姓都買不起的酒又怎麼稱得上國酒?」而在同一天提出異議的還有河南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茅臺不能作為國酒的十大理由,從歷史文化底蘊、茅臺酒高昂的價格、市場份額、行業公平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方面,提出反對意見。此後,五糧液、西鳳等酒企也紛紛加入到反對茅臺申請國酒商標的行列裡。
  • 名酒變身「民酒」 一線酒企抗壓能力顯現
    原標題:名酒變身「民酒」 一線酒企抗壓能力顯現  此次白酒行業調整,首當其衝的便是位於白酒金字塔塔尖的高端白酒。上半年,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一度出現量價齊跌、庫存積壓甚至價格倒掛等問題,令市場對一線酒企業績產生較大擔憂。但憑藉良好的品牌力和渠道控制力,一線酒企也顯示出較好的業績調節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 1499元茅臺百萬人搶,割韭菜還是薅羊毛?記者調查茅臺瘋狂背後
    「茅臺酒廠要求我們賣價不能超過1499元,但沒人這麼賣,就說沒貨。供不應求,都漲價賣。現在從我這裡買還得配貨,進一箱茅臺得搭兩箱別的酒,能給點優惠。」一位經銷商告訴新時報記者,「不熟悉的人也不敢賣,客戶身份得安全。」 這位經銷商透露,茅臺集團有時會抽查,他們也有對策。「拿親戚朋友的身份證實名購買,給茅臺交差。
  • 1499元茅臺轉手能賣3000元,記者調查茅臺「瘋搶...
    從某種意義上說,茅臺已經成為了一種硬通貨。與其說它是消費品,不如說是投資品。此前,茅臺集團13名高官被爆出長期以酒謀私,《人民日報》也曾撰文稱「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但茅臺酒到底是如何變味的呢?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