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高管沉浮:銷售滋生貪腐,晉升階梯成懸崖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茅臺高管沉浮:銷售滋生貪腐,晉升階梯成懸崖

時代周報記者 黃嘉祥 發自深圳

就在貴州茅臺(600519.SH)市值突破2萬億元之際,茅臺反腐和「換血」亦在持續。

7月7日,貴州省紀委監委通報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家齊,茅臺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明燦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審查調查。

次日,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酒銷售公司」)再度對外傳出管理層更迭的消息。

其中,董事兼總經理馬玉鵬,董事吳德望、劉世仲、陳華,以及監事雷海龍、張貴超、楊駿等7人全部退出;張迪成為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羅正才、鄒洪芳擔任董事兼副總經理,王華林、楊秀權為副總經理,此外,還新增董事劉妍,監事王光強、張正海、羅懷國。

一個月前,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向平上任僅僅三個月即卸任,王曉維重新接任董事長。

至此,自袁仁國被「雙開」以來,已有13名茅臺原高管落馬,其中大多來自茅臺銷售體系。而茅臺酒銷售公司高層也完成了一場徹底的人事「大換血」和「去袁仁國化」。

在茅臺體系中,茅臺酒銷售公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是茅臺統籌部署市場工作的核心單位,也是茅臺高層晉升的主要陣地之一,不少茅臺高管都曾有在茅臺酒銷售公司任職的經歷,進而步步高升。

光環之下,這裡更是一個「火山口」。作為茅臺腐敗的高發地帶,絕大部分茅臺高管落馬均與茅臺酒的銷售有關。茅臺酒銷售公司三任董事長袁仁國、杜光義、王崇琳,以及茅臺酒銷售公司原總經理馬玉鵬、原副總經理雷聲已相繼落馬。剛剛落馬的李明燦亦曾在茅臺酒銷售公司擔任過經理等職務。

茅臺酒銷售公司之所以成為腐敗高發地,與茅臺酒營銷體系密切相關。高層大換血,往往也醞釀著新一輪的改革。

「茅臺作為國企,人事變動是合乎邏輯和發展趨勢的,時代在變化,新生代的佼佼者開始布局新時代的市場,如何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如何更好管控,相信國家、政府對社會前沿的敏銳嗅覺和調控即可,什麼樣的人能成為高管和茅臺要怎麼發展,目前的融合還無法評價。」7月12日,茅臺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3任董事長的「罪倒」人生

一邊是晉升的階梯,另一邊則是貪腐的懸崖。在茅臺酒銷售公司歷練之後步步高升,繼而徹底墜入深淵,這是茅臺大部分落馬高管的人生軌跡。

袁仁國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袁仁國時代早期,他除了是貴州茅臺一把手之外,還長期擔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一職。

茅臺的輝煌離不開袁仁國一手締造的營銷體系。時針回撥到1998年的夏天。金融風暴席捲亞洲,國內白酒行業受到嚴重衝擊,昔日「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茅臺酒也開始犯愁。正是這一年,茅臺酒廠轉軌改制,時年42歲的袁仁國被任命為茅臺集團副董事長和貴州茅臺總經理。

臨危受命,袁仁國決定把第一把火「燒」在營銷體系上。一個月後,茅臺成立銷售總公司,袁仁國親自選拔17位營銷員,組建茅臺史上第一支營銷隊伍,打破了計劃經濟的銷售體制。

在經過培訓之後,這支被稱為「敢死隊」的營銷隊伍迅速奔赴全國各地市場。到了年底,茅臺不僅如期完成了銷售任務,更創下了當時歷史最好水平。

這一年成為了茅臺崛起的起點,也成為了袁仁國在茅臺職業生涯的轉折點。2000年,袁仁國接過「茅臺教父」季克良的衣缽,成為貴州茅臺新一任掌舵者。同年5月,茅臺酒銷售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95%,第二大股東為茅臺集團,持股比例5%。

袁仁國曾長期把持茅臺酒銷售大權,從2000―2011年10月的這10餘年中,他一直擔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一職。其曾多次在不同場合上講「酒賣給誰都是賣」,「這是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紀委不要管得太寬」。

根據調查,袁仁國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將茅臺酒經營權作為拉攏關係、利益交換的工具,進行政治攀附,撈取政治資本;大搞權權、權錢交易,大肆為不法經銷商違規從事茅臺酒經營提供便利,嚴重破壞茅臺酒營銷環境;大搞「家族式腐敗」等。

作為茅臺酒銷售公司第二任董事長,杜光義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同樣是茅臺酒銷售公司。

從其履歷來看,1999年3月,杜光義任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經理,此後歷任貴州茅臺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並於2011年底升任茅臺集團黨委委員、董事。

在袁仁國卸任董事長之後,杜光義重回茅臺酒銷售公司,從2012年5月起兼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

也是從這一年起,白酒行業整體進入深度調整期,在杜光義掌舵期間,消費結構實現轉型,政務公款消費基本退出,社會消費崛起。

2015年12月,60歲的杜光義在茅臺辦理了退休手續。2019年12月11日,已退休4年的杜光義落馬,晚節不保。

在杜光義落馬的9天前,2019年12月2日,貴州茅臺前副總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王崇琳涉嫌受賄一案,由貴州省黔西南州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王崇琳是倒在「火山口」的第三任董事長。出生於1969年5月,王崇琳自1997年擔任茅臺酒廠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以來,在茅臺任職超過21年,升至貴州茅臺副總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等職務,負責茅臺酒的銷售工作。

王崇琳執掌茅臺酒銷售公司期間,正是茅臺酒價格飆升最瘋狂的時期。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53度的飛天茅臺酒漲至2000元以上,茅臺的各類銷售渠道均存在著權力尋租空間,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同時,經銷商囤貨惜售、黃牛黨炒貨、串貨與假貨等各種亂象頻發,市場瀕臨失控。

2018年11月,王崇琳被調任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此時距離王崇琳50歲還差6個月。

今年7月10日,茅臺學院原副院長助理李太明「受賄清單」披露,李太明正是王崇琳之妻。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李太明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披露,她為茅臺酒經銷商在籤批零售茅臺酒、增加合同計劃量、專賣店日常管理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名牌手提包、手鐲、珠寶項鍊等財物。

這種家族式腐敗也凸顯了企業管理混亂。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夏紅民在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採訪時,將落馬的茅臺高管們稱為「靠酒吃酒」的「酒蠹」,表示必須聚焦重點領域,把國有企業反腐放在重中之重,嚴肅查處靠企吃企問題。

「火山口」上的窩案

以袁仁國、杜光義和王崇琳為首,茅臺酒銷售公司更上演了一場貪腐窩案。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再到副總經理和經理,貪婪和腐敗腐蝕著內部的每一個層面。

2016年1月,馬玉鵬出任茅臺酒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彼時,原茅臺酒銷售公司總經理王崇琳升任貴州茅臺副總兼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後,馬玉鵬升任為二把手。

在此之前,馬玉鵬曾擔任茅臺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職務,主要從事基建管理,分管幹部選拔以及紀律方面工作,並沒有一線銷售經驗,升任茅臺酒銷售公司總經理後主要對茅臺酒銷售進行管理和整頓。

上任3年之後,馬玉鵬落馬。2019年11月19日,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披露,馬玉鵬涉嫌受賄罪一案,由黔西南州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馬玉鵬作出逮捕決定。此案目前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茅臺酒銷售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雷聲緊隨其後塵。

2020年1月19日,黔南州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稱,雷聲涉嫌受賄一案,由貴州省黔南州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020年5月,雷聲涉嫌受賄一案,經貴州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貴州省羅甸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貴州省羅甸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區域管理層是貪腐發生的另一集中地。今年2月,茅臺酒銷售公司原華東大區經理羅愛軍因涉嫌受賄被逮捕。

在落馬的原高管中,亦有不少曾在茅臺酒銷售公司任過職,其中就包括李明燦。

李明燦於1994年進入茅臺酒廠,從供銷公司業務員起步,歷任貴州茅臺酒廠銷售公司副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副經理兼華中片區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副經理兼市場科科長、茅臺酒銷售公司經理等職務。2015年7月,李明燦升任貴州茅臺副總經理。

今年3月,李明燦的職務調整為茅臺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4個月後落馬。今年7月,李明燦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原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電商公司」)董事長聶永的人生墜落軌跡和李明燦相似。

1971年出生的聶永比李明燦小一歲,但都是在1994年參加工作,從其履歷來看,他在茅臺酒銷售公司任職長達10年之久,2004年以來,先後擔任茅臺酒銷售公司專賣店管理科科長、專賣店管理部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副經理等職務。

2014年6月,茅臺電商公司成立。彼時,聶永兼任茅臺電商副經理職務(主持工作),之後離開茅臺酒銷售公司,成為茅臺電商董事長。

在茅臺營銷體系的改革和控價中,茅臺電商曾被委以重任。茅臺方面曾表示,力爭茅臺電商三年內獨立上市。令人唏噓的是,茅臺電商一步步淪為雞肋,最終被解散。

聶永的晉升之路也隨著茅臺電商的沒落而止步。2018年底,聶永落馬,獲刑3年2個月。

而其治理下的茅臺電商也淪為貪腐重地,茅臺電商原系列酒事業部負責人王靜和茅臺電商公司原副董事長、總經理肖華偉也相繼落馬。

不難發現,茅臺13位落馬高管皆與茅臺酒銷售市場有關,他們或利用茅臺酒行賄,或違規批准茅臺酒批條。而其中多位更與袁仁國有著多年的工作交集。

7月13日,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茅臺酒銷售公司是廠商對接的最後一個出口,亦是實權在握的公司,在茅臺體系的地位極其重要。之所以會成為腐敗重地,無非是「平價茅臺一瓶難求」「茅臺實際成交價遠超建議零售價」,使得茅臺酒銷售公司各個環節都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

換血持續

李保芳時代的持續「換血」下,昔日茅臺舊將相繼離開,來自政府部門的「空降派」逐漸接管茅臺集團和上市公司實權。在現階段的10名茅臺集團高層中,就有6名為「空降派」。

今年3月3日,茅臺突然換帥,掌舵這艘千億巨輪4年多的李保芳掛印而去。同樣來自政府內部的前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衛東由此接棒,茅臺進入「高衛東時代」。

在加快形成「酒香風正人和」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的目標下,茅臺酒銷售公司迎來人事大換血。

今年6月,王曉維接替向平,重新接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一職。事實上,王曉維也是茅臺2018年「大換血」以來,首位技術出身、從茅臺內部擢升起來的高管。

2018年11月,還是製酒二十五車間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的王曉維臨危受命,接任茅臺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2020年2月26日,王曉維被推選為貴州茅臺副總經理人選。

巧合的是,一份名為黔茅股份任(2020)2號文的文件披露,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由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集團營銷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向平擔任,該文件落款時間也是2020年2月26日。

然而,不到3個月,王曉維再次接管茅臺酒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則由張迪出任。資料顯示,張迪此前為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茅臺酒銷售公司換帥之後,茅臺直營改革再次取得進展。6月下旬,貴州茅臺與22家直銷渠道正式籤約。

7月12日,一位接近茅臺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茅臺酒銷售公司在整個茅臺集團的地位非常重要,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銷售公司都掌控了茅臺的命脈,銷售公司若出問題,整個茅臺就會出問題。以前茅臺的高管,多數都是從生產到銷售,然後再進入高層。之前落馬的這些高管,都是經歷了茅臺的幾次行情周期,新出任的高管恐怕沒有多少親身經歷過低潮行情。

7月13日,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茅臺酒銷售公司此次人事調整是上一輪企業人事交接的後續與深化部分,同時也釋放出茅臺將會繼續加大改革,並且深度反腐,與不良風險切割等多個意圖。

歐陽千裡認為,一般而言,人事大調整是銷售體系改革的前奏。高衛東時代茅臺銷售體系的改革和持續反腐,是建立在李保芳時代的基礎上,呈現出「力度更大、範圍更廣」的態勢。

茅臺直營改革依舊任重道遠。上述接近茅臺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茅臺目前推行的直營改革是從廠家到電商或商超渠道,但大多數茅臺酒又經過黃牛到酒商手裡,然後才到消費者手上,其實是增加了流通環節,並沒有有效地縮短環節。

「用圈子裡一個評價來形容:茅臺不是在增加經銷商,而是在增加大黃牛。」上述接近茅臺人士稱。

人事大換防之後,茅臺銷售體系將會推出怎樣的改革措施,能否破解銷售體系的弊病,這一切尚待考驗。

「人事變動以及機構改革措施的落實,會對茅臺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個應該交給市場和消費者來反饋,短期時間是看不出來的。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市場經濟來考驗這些新任領導們的真材實料,是否能帶領茅臺步入更輝煌的時代。高層的選拔現在都是省委省政府直接委任,要相信政府的要求肯定是更加嚴格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上述茅臺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相關焦點

  • 藍思高管貪腐被判刑……
    國際電子商情獲悉,日前,多家媒體近日曝出藍思科技高管貪腐被判刑。一份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鄭某先後擔任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購部經理、董事長助理、中央採購部總監等職務。其利用職務便利,5年多的時間裡收受6家合作公司受賄款項共計約554萬元,最高從一家公司收受了250萬元,最低22萬元。對此,藍思科技這樣回應...
  • 藍思科技回應高管貪腐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昨(8)日,有媒體報導稱藍思科技被曝出一高管受賄約554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另外,藍思科技指出,近年來,公司在反腐方面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對供應商的貪腐行為執行「一票否決」制度,持續跟蹤、審核各類已導入供應商,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結構,持續提升、優化供應鏈管理。同時,公司制定了《關於管理人員廉潔自律的十項規定》等反腐倡廉制度規定。
  • 上海貝爾人力總監失聯 曾實名舉報高管貪腐
    上海貝爾人力總監失聯 曾實名舉報高管貪腐 2015-01-16 11:07:24 來源:騰訊科技 昨晚,財新網報導稱,上海貝爾人力資源總監賈立寧日前突然失聯
  • 藍思科技回應貪腐案:涉事前員工非高管
    兩部門約談相關企業136家】 針對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各地建立聯合約談機制,壓實網際網路平臺主體責任,約談電子菸及網際網路企業136家,督促企業建立自主清理機制並籤訂《經營承諾書》。 6、【藍思科技回應貪腐案:涉事前員工非高管】 藍思科技今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供應鏈採購人員「貪腐案」時表示,涉事前員工非高管,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同時表示公司近年來在反腐方面一直保持高壓態勢,設有紀檢監察辦,對供應商的貪腐行為執行「一票否決」制度。
  • 臺媒:臺灣諸多制度扭曲滋生貪腐
    臺媒:臺灣諸多制度扭曲滋生貪腐   中新網12月5日電 近日臺灣連續曝光了兩起貪腐涉弊案,涉及藍綠兩營官員。
  • 家風不正滋生腐敗:父貪子隨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全家腐 全家覆「被告人曾令亮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日前,原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曾令亮受賄案一審宣判,曾令亮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 茅臺集團營銷公司董事長向平調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茅臺集團營銷公司董事長向平調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隨著茅臺集團內部一系列貪腐案件浮出水面,在過渡時期被調至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崗位的人選也宣告使命完成
  • 藍思科技爆出高管貪腐案!大肆斂財6年受賄554萬元
    最近,一則消息震驚了模切行業:國內著名的消費電子視窗防護外觀件龍頭企業藍思科技被爆出高管貪腐案2017年下半年,湖南翰宇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向藍思公司銷售阻尼布等輔料,公司總經理萬某遂找到鄭秋麗,請託其在產品導入過程中提供幫助。2017年下半年至2019年5月,萬某先後3次送給鄭秋麗現金共計40萬元。
  • 家風不正滋生腐敗:父貪子隨皆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全家腐 全家覆  「被告人曾令亮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日前,原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曾令亮受賄案一審宣判,曾令亮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 瑞海崛起幕後:涉中化貪腐案 前高管於學偉系帶頭大哥
    瑞海崛起幕後 神秘人及一起國企貪腐案  一群從中化天津公司走出的人,在短短兩三年間,構建了一條涵蓋生物製藥、精細化工、貨運物流、危化品倉儲、貨運代理、國際貿易、海關報關的業務鏈條。  界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一個叫於學偉的中化天津公司前高管,在這個鏈條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而瑞海國際的誕生與崛起,與央企中化集團下屬天津公司三年前一宗高管貪腐案件,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繫。  「於學偉是這幫人的帶頭大哥」  瑞海國際的背景十分複雜。
  • 聯商頭條:綠地回應高管貪腐問題 良品鋪子推兒童零食子品牌
    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2019年度中國電商百強數據報告》發布;小米開年喜憂參半:海外佔比首次突破50%;綠地集團回應被舉報高管貪腐問題......綠地集團回應被舉報高管貪腐問題5月20日,針對舉報一事,綠地集團回應稱經調查核查,陳軍在擔任綠地京津冀事業部營銷部負責人期間,確存在舉報所指不正當男女關係問題。對此,綠地的內部處理結果出爐:綠地京津冀事業部決定撤銷陳軍營銷部負責人職務,並與其解除勞動合同關係。
  • 茅臺高管反詰記者
    茅臺高管反詰記者  「我請問你,三公消費應該喝什麼酒?」  上周末,在貴州茅臺酒廠舉行的「茅臺成龍酒」發布會上,當有記者問及茅臺方面對「三公消費禁喝茅臺」提案的看法時,茅臺高管劉自力反應激烈,他反問記者:三公消費禁止喝茅臺?
  •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南投貪腐率居冠
    報導稱,臺灣縣市首長因與地方互動密切,很容易官司纏身,目前包括嘉義縣長張花冠、南投縣長李朝卿涉貪遭起訴,而彰化縣長卓伯源胞弟也捲入採購弊案,基隆市長張通榮因關說案遭起訴判刑,地方「百裡侯」的廉能遭外界質疑。   臺當局「廉政署」日前提報給臺「行政院」的「臺灣廉政狀況分析」,匯整統計全臺灣22縣市貪腐起訴狀況顯示,各縣市均有公務員因貪腐遭起訴,無一倖免。
  • 中石油貪腐衝擊小夥伴:明星電纜惠生工程很受傷
    中石油貪腐案衝擊「小夥伴」很受傷  「我們判斷,它們與中石油的關係已有變化。舊的客戶沒有及時穩住,新的客戶還沒接上。」  即便上述兩個「小夥伴」給出的理由均比較隱晦,行業競爭和新籤訂單受到影響導致營收下滑,但是揮之不去的導火索是自去年以來的中石油貪腐案。  2013年8月26日,中石油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隨後中石油窩案持續發酵,先後有更多高管落馬,包括原國資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長蔣潔敏。
  • 瘋狂彩民催生瘋狂貪腐?媒體:貪官都不好意思這麼說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彩票銷售收入超4000億元,其中福利彩票銷售收入達2100億元,如若貪汙數額真如網傳所稱有1360億之多,豈不是超過一半的收入都被中飽私囊?好在權威部門及時予以澄清,避免了謠言繼續傳播和不良影響進一步擴散。
  • 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禍起蕭牆,全家腐全家覆
    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身陷囹圄的曾令亮清楚記得,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商人高某通過兒子曾國光聯繫到自己,表達了想在地產開發相關事宜上謀求幫助的想法。
  • 貴州茅臺市值勝過臺積電,辛辛苦苦不如賣酒
    不僅如此,中國輿論認為,茅臺儘管已是股王,股價超過 1,700 人民幣,但仍然還有成長空間。中信證券分析指出,白酒巨頭近期紛紛表達對於產業前景非常有信心,在疫情蔓延時已做了充足的沉澱,目前對於通路及批發價格已有充足的掌握,有能力拉長產業景氣周期。不過目前,對貴州茅臺最重要的問題,可能不是外部的產業環境,而是內部的貪腐。
  • 陷高管貪腐案、錯失發展機會,西北最大上市房企天地源「墜落」
    記者 | 陳慧東日前,天地源高管受賄2500萬細節曝光,這家西北最大上市房企沉寂多年後再因醜聞回到公眾視野。陷高管貪腐案2018年8月15日晚,天地源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接到陝西省監察委員會留置通知書,因公司董事總裁李炳茂、副總裁馬小峰涉嫌違紀違法,決定對上述二人採取留置措施。一位知情者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向李炳茂和馬小峰行賄的人系原陝西省預防腐敗局預防腐敗室主任胡傳祥。
  • 1499元茅臺百萬人搶,割韭菜還是薅羊毛?記者調查茅臺瘋狂背後
    投機者炒作價格謀取利益,經銷商也待價而沽,搶購、回收、囤積……它慢慢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進而滋生騙局和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茅臺已經成為了一種硬通貨。與其說它是消費品,不如說是投資品。 此前,茅臺集團13名高官被爆出長期以酒謀私,《人民日報》也曾撰文稱「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但茅臺酒到底是如何變味的呢?新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1499元茅臺轉手能賣3000元,記者調查茅臺「瘋搶...
    投機者炒作價格謀取利益,經銷商也待價而沽,搶購、回收、囤積……它慢慢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進而滋生騙局和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茅臺已經成為了一種硬通貨。與其說它是消費品,不如說是投資品。此前,茅臺集團13名高官被爆出長期以酒謀私,《人民日報》也曾撰文稱「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但茅臺酒到底是如何變味的呢?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