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灣諸多制度扭曲滋生貪腐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臺媒:臺灣諸多制度扭曲滋生貪腐

  中新網12月5日電 近日臺灣連續曝光了兩起貪腐涉弊案,涉及藍綠兩營官員。臺灣《旺報》5日刊載社論指出,這其實是臺灣前諸多制度扭曲所呈現出的冰山之一角。

  文章摘編如下:

  檢調與司法單位上周分別以勞務採購收取回扣及災修工程收取回扣名義,起訴嘉義縣長張花冠,以及羈押南投縣長李朝卿,由於2位縣長黨籍分屬藍綠,使得原本單純的貪汙涉弊司法案件,染上濃濃的政治色彩,成為各界關注議論的焦點。然而,綜觀這2件可能的司法弊案,牽涉的遠遠不止「司法迫害政治」還是「政治迫害司法」的論辯,而是臺灣當前諸多制度扭曲所呈現出的冰山之一角。

  首先,單以今年這一年為例,現任縣市長捲入涉案官司的,除了最新的李朝卿和張花冠之外,尚包括雲林縣長蘇治芬被控垃圾掩埋場收購案, 及基隆市長張通榮被控關說員警縱放人犯。另外前臺東縣長吳俊立被控賄選甫於上周經司法定讞入監服刑;前嘉義縣長陳明文所涉的汙水廠工程洩密圖利案,則於9 月底一審宣判無罪,但尚在上訴審理中。

  於此,姑且不論涉案縣市長到底是否真正涉弊,但如此高比率的陷入司法糾紛,一定程度顯示其中存有防弊制度的規範缺失,不是讓有心者有抵瑕蹈隙的空間,就是讓定力不足的官員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這樣的制度缺陷如何彌補,誠然是一個值得正視的課題。

  其次,進一步檢視這些弊案的具體內涵,如李朝卿案是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道路災修工程拆分為百萬元以下以規避「採購法」必須公開招標的規定,再以期約的方式收取一定比率的工程回扣。再以張花冠為例,此次牽涉的是嘉義縣的環保採購弊案,在起訴書中所臚列的9個有問題標案,不只收賄金額比率約在一成上下。更令人側目的是,這些標案內容幾乎無所不包,甚至連「執行提升為民服務質量案件快速查核計劃」,也可成為收受回扣的標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南投、嘉義這兩縣所曝露出的災修工程弊案和環保採購弊案,絕對只是冰山的一角,其它的領域,其它的縣市,甚至不同的部門單位,大家有樣學樣,在各式各 樣的採購標案或OT案中進行權錢利益交換,其實是一定程度上的公開秘密罷了。看來以清廉自許的馬英九,光獨善己身猶有不足,如何兼善,成為廉能「政府」才是硬道理。

  第三、從張花冠案起訴書的指控來看,目前公共工程採購標案,過程中由相關業者專家組成評審委員的機制顯然已經被滲透,不只主管官員可能把原該保密的評委名單和標案底價事前洩漏給特定廠商,甚至有些不肖的學者評委也甘願擔任掮客角色,包括事前洩底及在審議過程中偏袒、護航。而這種行徑, 嘉義環保工程採購既非孤證更非首例。大家記憶猶新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就曾在南港展覽館案中,責令當時的「內政部長」餘政憲洩漏評委名單予特定對象。顯示 這種「產官學」聯手貪汙的模式,正在被不斷的複製中,如何亡羊補牢,無疑是對相關主管部門能耐的一大考驗。

  第四、綜前所述,顯示當前既有的肅貪防弊機制,在不法者別有用心的鑽空子下,可以說是漏洞百出,防不勝防。面對這麼嚴竣的形勢,當局強化特偵組,設置廉政專責單位,固然是應有之義。但是一方面其績效就有待檢驗,另方面過度強調防弊,也可能使行政體系轉趨保守被動,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只影響行政效率,更談不上如何招商引資興利便民。因此在興利與防弊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點,毋寧是行政當局更為嚴竣的考驗。

  第五、除了要確實做到肅貪防腐,並致力兼顧興利防弊,檢調辦案質量與司法審判的效率同樣有待提升。事實上以這一次張花冠被起訴與李朝卿遭 收押來看,國民黨立即將李停止黨權,反而是一向自詡反貪立場堅定的民進黨則並未援引慣例對張祭黨紀處分。而不論是該黨主席蘇貞昌,或前主席蔡英文不約而同的說辭竟是因為司法常擺烏龍,因而不擬隨之起舞。蘇蔡2人的反應固然被批評為護短不自省,甚至是以反司法迫害之名行迫害司法之實。但是從過去諸多案例來看,遭到檢方起訴羈押最後卻判決無罪的案例所在多有,更多的則是在冗長的司法訴訟過程中只能得到不是正義的遲來正義。因此止謗莫如自修,提升檢調辦案質量與司法審判同樣是不容輕忽的改革工程。

相關焦點

  • 周志宏:杭州小科長貪腐超千萬暴露制度短板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7月31日)一個小科長,貪腐上千萬,著實令人震驚,也令人疑惑,更發人深省。相關報導披露,楊基成在當地審計系統中很有名,家裡經商辦企業,擁有多處土地和廠房,每年僅廠房租金就有200餘萬元,朋友們都稱他為「楊千萬」。家境如此優越,貪腐卻如此「猖狂」,追究其根源,頗讓人唏噓不已,更加地令人不堪。
  • 家風不正滋生腐敗:父貪子隨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全家腐 全家覆「被告人曾令亮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日前,原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曾令亮受賄案一審宣判,曾令亮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 家風不正滋生腐敗:父貪子隨皆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全家腐 全家覆  「被告人曾令亮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日前,原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曾令亮受賄案一審宣判,曾令亮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南投貪腐率居冠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南投貪腐率居冠 2013年07月28日 15:0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韓辦:「白白胖胖」是形容民進黨貪腐文化
    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點名蔡英文及多位民進黨政治人物「白白胖胖」被質疑又失言。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葉元之表示,「白白胖胖」是形容民進黨的貪腐文化。
  • 凌國華:廓清影視業貪腐「潛規則」亟待制度亮劍
    原標題:凌國華:廓清影視業貪腐「潛規則」亟待制度亮劍如果說個別影視明星的緋聞乃至醜聞讓人產生「貴圈真亂」之感,那麼暗藏在影視業中的各種貪腐「潛規則」,無疑強化了這種觀感。   就相關方面披露的信息來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確實「不是清水衙門」,其生態已遭受某種程度的汙染。
  • 蔡英文沒膽和貪腐切割 民進黨前途可想而知
    最近,臺灣絕大多數的公民,正為著扁珍一家的貪腐、洗錢、玩弄「司法」、扭曲價值而憤怒,但「八三○遊行」的倡議者卻刻意忽略這一切,不去嗆扁卻來嗆馬。《大公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在不敢抬頭走路,無膽揭露貪腐的蔡英文帶領之下前行,其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 小官大腐、技術犯罪……青年公職人員貪腐新動向觀察
    少數青年公職人員違紀違法案例呈現出小官大腐、急於兌現、利用技術犯罪、「獨狼式」腐敗等特點,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門存在組織監管失察、機制運轉失守等弊端,突顯紮緊扎牢制度籠子、進一步完善健全「不能腐」制度環境的緊迫性。
  • 臺灣鐵路部門虧損大事故頻發貪腐嚴重 積重難返
    是機關又是企業 臺鐵政企不分  現代的鐵路交通分兩種——— 傳統鐵路和高速鐵路,在臺灣,這兩類鐵路分屬兩個單位管理。傳統鐵路歸臺鐵管,而高鐵目前由臺灣高鐵公司負責運營。  臺鐵的全稱叫 「臺灣鐵路管理局」,是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已有126年的悠久歷史。
  • 臺灣再現貪腐弊案 集體受賄辣眼睛!
    不過在2年前,當時徐永明還協同黃國昌,指控國民黨、民進黨共提名超過100位涉貪汙、賄選等刑案的候選人,質問「清廉還是兩大黨的臺灣價值嗎?」如今,老百姓想問的是「清廉還是『時代力量』的臺灣價值嗎?」據臺媒報導,李恒隆在偵訊時憤憤不平表示,SOGO百貨原本由他擔任董事長的太流公司控股。
  • 茅臺高管沉浮:銷售滋生貪腐,晉升階梯成懸崖
    來源:時代周報茅臺高管沉浮:銷售滋生貪腐,晉升階梯成懸崖時代周報記者 黃嘉祥 發自深圳就在貴州茅臺(600519.SH)市值突破2萬億元之際,茅臺反腐和「換血」亦在持續。3任董事長的「罪倒」人生一邊是晉升的階梯,另一邊則是貪腐的懸崖。在茅臺酒銷售公司歷練之後步步高升,繼而徹底墜入深淵,這是茅臺大部分落馬高管的人生軌跡。袁仁國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袁仁國時代早期,他除了是貴州茅臺一把手之外,還長期擔任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一職。
  • 臺灣移民部門爆出貪腐 中介賣淫上演真實無間道
    中國臺灣網6月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移民署」驚爆有專勤隊長涉嫌濫用職權,包庇外籍女子赴臺「假結婚、真賣淫」,還同時大搞婚外情劈腿多名賣淫女。對於相關案情,有臺當局「移民署」專勤隊員私下透露,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官員利用職權,插股色情行業,類似貪腐醜聞絕對不只這一樁。
  • 臺公務員貪腐地圖:22縣市無一倖免 從頭貪到尾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廉政署」提報的資料顯示,全臺灣22縣市所屬公務員都有因貪腐案遭起訴情形,即等同於從臺灣頭貪汙到臺灣尾,無一縣市潔白無瑕、廉能掛保證。其中,南投縣平均每100個公務員就有8.6人因貪腐遭起訴,數據高居各縣市之冠。  報導稱,臺灣縣市首長因與地方互動密切,很容易官司纏身,目前包括嘉義縣長張花冠、南投縣長李朝卿涉貪遭起訴,而彰化縣長卓伯源胞弟也捲入採購弊案,基隆市長張通榮因關說案遭起訴判刑,地方「百裡侯」的廉能遭外界質疑。
  • 臺灣政壇亂象 有錢能使鬼推磨?
    資料圖 來源:臺媒8月4日,「朝野」民代涉收賄案經臺北地方法院裁定,3名現任民代、2名涉案民代辦公室主任均收押禁見;2名前民代獲得交保。除了民代們不分藍綠,紛紛被拉下水的現象外,第二個臺灣政壇亂象則是助理「喬事」、參與討價還價、代理收錢、當「白手套」。擔任「白手套」的郭克銘早年曾任綠營民代蘇震清及潘孟安(現為屏東縣長)的顧問、助理,累積了雄厚的政商人脈而自組公司從事遊說。
  • 江西這座縣衙 347任縣官無一人貪腐 被譽為「中國第一縣衙」
    如今,古城內的縣衙、宋代佛塔等古蹟景點仍保存完好,漫步其中,你可以找尋到千年陶瓷文化的深邃內涵和豐厚積澱。其中經過修復的六組古建築,佔地2356.97平方米,各建築間廊道相接,錯落有致,基本保持了原有風貌。
  • 全家腐 全家覆!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身陷囹圄的曾令亮清楚記得,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商人高某通過兒子曾國光聯繫到自己,表達了想在地產開發相關事宜上謀求幫助的想法。
  • 全家腐全家覆:落馬官員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身陷囹圄的曾令亮清楚記得,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商人高某通過兒子曾國光聯繫到自己,表達了想在地產開發相關事宜上謀求幫助的想法。
  • 上海檢察機關數據顯貪腐年輕化 27歲出納貪701萬
    上海檢察機關數據顯貪腐年輕化 27歲出納貪701萬 2014-09-15 15:30:23因臨近退休,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最後大撈一把的「59歲現象」曾經是貪腐的典型代表。  然而,如今的不少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年齡不大、走上關鍵崗位時間不長,但作風腐化墮落、涉案金額同樣觸目驚心。來自本市檢察機關的一組數據顯示,腐敗分子中的「年輕面孔」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從「59歲現象」到「35歲現象」,令人警惕,促人深思。
  •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  臺灣《聯合報》27日發表評論說,去年自太陽花學運始,佔領「立法院」近一個月,擋住了服貿協議的立法進程,也卡住馬當局的諸多政策,更間接促成了國民黨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馬英九辭去國民黨主席。
  • 小小一個科長,緣何能貪腐上千萬?
    小小一個科長,緣何能貪腐上千萬?更令人疑惑的是,楊基成在臨安區審計系統中很有名,家裡經商辦企業,有多處土地和廠房,每年僅廠房租金就有200餘萬元,朋友們都稱他為「楊千萬」,家境優越的他為何會走上貪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