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地檢署偵辦「朝野」民代集體收賄案,懷疑前太流公司董事長李恒隆為搶SOGO經營權,撒了4000萬元新臺幣行賄民代。除了民進黨籍民代蘇震清疑似收賄2000萬元新臺幣最高,國民黨籍民代廖國棟前後涉嫌多次收了幾百萬元新臺幣,其他如「時代力量」前黨主席徐永明、國民黨籍民代陳超明,光參加1場公聽會,就可拿出席費200萬元新臺幣。這讓外界才發現,原來民代幫忙辦事有價目表的傳言為真。
資料圖 來源:臺媒
8月4日,「朝野」民代涉收賄案經臺北地方法院裁定,3名現任民代、2名涉案民代辦公室主任均收押禁見;2名前民代獲得交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起弊案凸顯出的臺灣政壇亂象,第一個是在外界印象裡,行賄對象應該是「執政黨」民代,怎麼會也有「在野黨」民代?不禁讓人好奇箇中原因,究竟「在野黨」在修改公司條例中能發揮多少影響力?
盤點目前涉及SOGO經營權收賄案的涉案民代蘇震清、廖國棟、陳超明和徐永明的共同處,就是四人都為臺立法機構經濟委員會的委員,且蘇和廖都曾擔任委員會的「召委」多次。「召委」能夠決定本周排什麼案,優先要修什麼條例,以及要排哪些官員來備詢等等,權力非常大,也因此每屆會期開始的「召委」選舉,都被藍綠視為重要戰場。經濟委員會因涉許多商業行為,更被認為肥滋滋。
為了在研擬公司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文字時,能確保讓李恒隆拿回SOGO經營權,因此行賄對象主要為藍綠兩黨夠力的民代。
民進黨8人之中以蘇震清的叔叔是時任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背景最硬最夠力;廖國棟在藍營夠資深;李恒隆原想找「時代力量」前民代黃國昌但未如願,於是找到徐永明,因此徐在公司條例三讀通過後,隔了一年於2019年召開公聽會想再翻案。民進黨前民代陳唐山會涉案,則是早在2015年民代任內在經濟委員會上質詢幫李恒隆施壓;2016年卸任民代後還幫忙「喬飯局」,邀當時內定臺經濟部門主管的李世光餐敘。
除了民代們不分藍綠,紛紛被拉下水的現象外,第二個臺灣政壇亂象則是助理「喬事」、參與討價還價、代理收錢、當「白手套」。擔任「白手套」的郭克銘早年曾任綠營民代蘇震清及潘孟安(現為屏東縣長)的顧問、助理,累積了雄厚的政商人脈而自組公司從事遊說。另一名「白手套」丁復華曾任綠營民代賴清德及李鎮楠助理,後轉任「臺聯黨」黨籍民代辦公室主任,目前則擔任廖國棟辦公室主任,外傳他「喬事」功夫一流。
第三個臺灣政壇亂象則是過去財團企業老闆行賄民代價碼都至少上千萬元新臺幣起跳,早年「華隆案」還曾傳出包養民代情事,如今民代卻是連200萬新臺幣的小錢都收,真不知該說民代這塊招牌貶值了,還是民代甘願「賤價出售」,只能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
不僅如此,此亂象還重創了臺灣各「朝野政黨」形象,給予臺灣民眾權力與資本結盟、權與錢交易、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交換的負面觀感。與此同時,這次政商結盟關系所爆發行賄案,其政治影響卻是巨大及深遠,對臺灣政局恐可能產生骨牌效應。
臺北市長柯文哲曾批判蔡英文,「你沒有貪汙,可是你旁邊的每個都貪汙啊,不是嗎?」此話頗值深思,無論是陳水扁、馬英九施政時期皆因貪腐案影響民眾對其政黨的支持度,民進黨從政人員若一再涉及貪腐事件,無法建立廉潔政治恐影響持續施政。
對此,臺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指出,陳水扁施政時期其個人涉及諸多貪瀆事件,重創民進黨政黨形象,其後貪腐案涉及諸多官司,降低民進黨清新廉潔的社會認知。自蔡英文施政以來,黨內權力核心結構民進黨中常委頻頻中招;貪瀆案尚有高志鵬,現在英派蘇震清也涉及。這是自陳水扁貪瀆案後,民進黨當局正面臨施政以來最大的貪腐危機,先有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拔擢的第一金控前董事長廖燦昌因涉遠航超貸案而免職;現有蔡英文辦公室前秘書長蘇嘉全的侄子蘇震清涉收賄遭聲押,此等弊案印證完全施政欠缺權力制衡的制度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