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美國牛奶標準施加壓力

2020-12-22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美國牛奶質量可能會提高,因為約佔歐盟市場10%的美國奶製品準備在體細胞計數(SCC)限量上採用更嚴格的歐洲標準。歐盟這個要求將有12月1日生效。

    體細胞是牛奶的一些病變如乳腺炎的反應,這些病變可能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數量有所增加。一個健康的奶牛產奶的體細胞大約是每毫升50 000,正常值範圍是5000到20萬。

    17年來,美國乳製品的標準一直是牛奶三個月的幾何平均值為每毫升75萬。現在,歐盟要求其不得高於40.

    雖然只是要求對歐盟出口的美國乳製品必須歐盟標準,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牛奶標準也備受政治壓力。

    有參議員表示美國FDA應該將美國標準調整為40萬,提高的牛奶的質量,口味,保質期,和奶酪的產量。

    75萬/毫升的標準是針對巴氏牛奶條例(PMO),A類農場散裝牛奶必須達到。降低細胞計數可能導致美國牛奶價格上漲,所以,對於歐盟實行的更嚴格標準,美國國家州際牛奶託運人會議(NCIMS)一直拒絕相應調整。 NCIMS成員包括生產者,科學家,管理者和設備生產企業。

相關焦點

  • 輝山牛奶超越歐盟標準
    每個月,輝山的3萬頭奶牛都要經過全面的「體檢」,檢測乳蛋白、體細胞、抗生素殘留等多項指標;每天輝山乳業的幾百噸牛奶全部進行特殊的檢測,隨後檢測員與營養師們會根據檢測的結果,重新調整奶牛第二天的「菜譜」。
  • 穗供港牛奶達歐盟標準
    位於廣州市從化鰲頭鎮的這間供港牛奶生產基地,是廣東省少數幾家在檢驗檢疫部門登記備案的大型供港生乳奶畜飼養場之一。青龍基地常務副經理、獸醫師劉輝放稱,供港牛奶按照歐盟標準生產。  據中新社報導,為了首批供港生乳順利成行,24日上午8時開始,青龍基地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當天的第一次擠奶工作。等待擠奶的數百頭奶牛首先被從牛舍趕至候擠區「洗澡」,晾乾後才能進入擠奶通道。
  • 歐盟標準鮮奶北京上市
    國內首個按照歐盟標準生產的高端奶製品「荷美達」巴氏殺菌奶已於7月9日在北京上市。該高端奶各類營養成分及衛生指標皆高於國家安全標準,達到歐盟標準。   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懷寶稱,荷美達高端奶的上市,為首都北京增加了奶類新品種。
  • 歐盟或立法強制巨頭共享數據 谷歌或用美國標準解套
    來源:新京報▲圖片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歐盟或立法強制巨頭共享數據,谷歌計劃用美國標準解套文 | 劉志剛2月20日,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報導,歐盟方面表示佔主導地位的科技公司將不得不向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開放其海量數據,就像金融服務等其他行業已經採用的做法那樣
  • 重慶人喝牛奶比歐洲人更安全 本地原奶質量優於歐盟標準
    重慶日報消息,重慶人喝的牛奶,比歐洲人喝的奶更安全!1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投集團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市本地原奶質量已優於歐盟標準。菌群總量 增加加大了牛奶的安全風險,令牛奶容易腐敗變質。菌群總數指標越低,原奶質量越高,反之則越低。我國原奶菌群總數標準為200萬個/毫升,歐盟標準為10萬個/毫升。市農投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集團旗下的乳業板塊通過打造「中國優質乳工程」,讓奶源質量大幅度提升。目前集團旗下牧場產出的原奶質量已優於歐盟標準。
  • 歐盟取消牛奶配額制 國內乳企機遇與挑戰共存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郝帥 孫陽)近日,歐盟取消了實施31年之久的牛奶配額制。此舉意味著歐盟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奶農可自行決定產量,未來將有更多的進口乳製品進入中國市場。 資深乳業專家陳瑜在接受人民財經採訪時表示,歐盟取消牛奶配額制會對中國市場形成無形的競爭壓力,國內乳企只有進一步提高乳品品質,才能搶得先機。
  • 酷品首秀| 這款紐西蘭「四葉草牛奶」乳蛋白含量遠超歐盟標準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9日報導:「四葉草牛奶」將成為進博會一個新名詞:首屆進博會上來自紐西蘭的品牌紐仕蘭因為嘗到了甜頭,本屆進博會上推出一款乳蛋白含量遠超歐盟標準的牛奶,由於此產品來自當地珍貴的四葉草牧場,又在外形為四葉草的國展中心首發,故有此名。
  • 國外的牛奶標準越修訂越高 國內的牛奶標準越修訂越低
    本報訊 6月15日,生乳國家標準頒布實施一年後,素有「中國奶業第一炮筒」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在業內會議上炮轟該標準為「全球最差,是全球乳業的恥辱」,並稱「中國生乳標準被個別生產常溫奶的大企業綁架」。這場業內討論,再一次引發公眾對中國乳製品行業的信任危機。
  • 「全球最差牛奶標準」
    熱點快評REDIANKUAIPING   R□王則楚據報導,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日前披露我國的奶業標準全球最低。大型奶企在起草新標準時,把細菌總數調到200萬,蛋白質調到2.80,比起本來在世界範圍內就不算高的2010年以前的中國標準,細菌總數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蛋白質含量每百克降低了0.15克。
  • 「施加壓力」英文怎麼說?
    put pressure on 施加壓力
  • 美國奶牛猛打生長激素 歐盟禁止進口美國奶
    在美國,大約17%的奶牛被注射一種名為重組牛生長激素(rBST)的激素,據稱,這種激素可以使牛奶產量提高11%~25%。1993年,這種激素獲準在美國銷售。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稱,人可以放心食用注射重組牛生長激素的奶牛的奶。世衛組織、美國醫學會也認定該激素對人體無害。
  • 中財辦韓俊:歐盟取消牛奶生產配額制,中國奶業生死攸關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5月18日訊,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介紹,歐盟取消牛奶生產配額制,必將深度影響中國市場,中國奶業現在已到生死攸關時刻。不過業內認為,中企壓力更多來自奶粉市場,鮮牛奶市場中企仍有機會。
  • 歐盟牛奶配額終結 中國乳業大可不必驚慌
    4月1日,歐盟推行了31年的「牛奶生產配額制」,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1984年,歐盟牛奶出現結構性過剩,產量超出市場需求,歐盟決定設立產量上限尋求供需平衡。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對於此項制度,有人支持有人罵,可謂分歧不斷。
  • 叫板歐盟標準好奶企業屈指可數,國奶崛起之路任重道遠
    近日,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丁棉再次語驚四座:「目前中國乳業目前行業標準是全球最差標準。」這種標準是整個乳業的恥辱,現在消費者喝的一杯牛奶還不喝一杯白開水。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消費者紛紛質疑中國乳業新標,近期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也再一次把國奶崛起一事推向水深火熱之中。
  • 歐盟取消牛奶配額制 洋品牌覬覦中國市場
    歐洲牛奶生產配額制度公布於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在歐盟國家執行了30餘年,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各國乳製品產業,避免過度競爭。  但歐盟委員會農業政策新聞發言人丹尼爾·羅薩裡奧認為,如今取消牛奶配額是為了使歐盟國家的牛奶生產者更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 歐盟、美國對於口罩質量認證標準先了解一下
    記者近日發現,不少市民通過朋友圈、代購等各種渠道購買歐洲、美國、韓國、澳洲等國家和地區購買口罩,這些「洋口罩」的質量標準又如何呢?歐盟對於口罩的要求在歐盟,口罩屬於「危及健康的物質和混合物」。2019年起,歐盟新法規PPE Regulation (EU) 2016/425強制執行,所有出口歐盟的口罩必須在新法規的要求下獲得CE認證證書。
  • 歐盟官員:伊朗設施遭一系列攻擊只是前戲 最終目的引發美伊大戰
    歐盟官員:伊朗設施遭一系列攻擊只是前戲 最終目的引發美伊大戰周日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報導稱,中部省份伊斯法罕的一處能源設施發生爆炸,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然而,其他伊朗官員認為,爆炸是以色列或美國襲擊的結果。另據《商業內幕》報導一名前以色列國防官員和一名現任歐盟情報官員透露,以色列正在參與一場持久戰,目的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在11月大選中被趕下臺之前,對伊朗施加壓力或損害伊朗。伊朗每周都發生爆炸事件,包括6月22日帕爾欽的飛彈生產設施、7月2日伊朗最大的鈾濃縮中心納坦茲核設施以及上周三港口城市布希爾的一個重要造船廠。
  • 是超過歐盟標準
    以無添加在業界聞名的簡愛酸奶持續對奶源進行升級,三大衡量奶源品質的關鍵性指標:蛋白質、體細胞、菌落總數,全部達到或高於歐盟標準,基中,蛋白質含量≥3.2g/100mL的原則下,體細胞計數由之前的≤40萬/mL降低至體細胞計數≤25萬/mL,菌落總數將從最高不超過10萬CFU/mL,降低至最高不超過5萬CFU/mL。
  • 美國乳業因歐盟囤積脫脂奶粉而遭受22億美元的打擊
    歐盟未來的「幹預」措施將損害美國奶農和乳品生產商的利益,並削弱推動公平貿易政策、創造更大市場準入的努力。以新數據量化了過去的損失,一個由乳製品集團組成的聯盟敦促美國政府阻止歐盟利用未來的幹預措施,在國際市場上以折扣價格有效處置公開儲存的歐盟乳製品。
  • 父母給孩子施加的壓力過大?試試「拍球效應」,親子關係更和諧
    雖然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父母施加的壓力一旦過大,孩子無法承受,事情會適得其反。1、 親子關係產生隔閡很多父母會打著&34;的名頭來約束孩子,對孩子高標準、高要求,卻不問問,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軟命令,讓孩子不再願意和父母交流,甚至在青春期的加持下,孩子叛逆心起,會經常與父母發生爭吵,親子關係產生隔閡,甚至於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