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要衝煮中深烘培的豆子,咖啡師很自然而然拿出了KONO濾杯是為什麼呢,小編現在就帶你來深入了解KONO和教你如何用KONO衝藍山(如果不了解藍山咖啡可以去咖評看看)
KONO是日本製造咖啡器具的名門公司,KONO自1925年發明虹吸壺以來,一直專注於咖啡豆烘焙、咖啡器具的研發和生產,製作者是一位名為河野敏夫的日本人,濾杯就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KONO萃取原理仔細觀察KONO的肋骨並非是從底部一直延伸至最上端,而是在不到濾杯高度一半位置時停止。
這個高度的設計是為了確保在滴水過程中,讓濾紙在吸水後可以緊貼在濾杯壁上,一旦排氣空間受到限制,空氣流動也會受限,這樣一來就會增加咖啡粉顆粒吸水時間,從而使得萃取出來的咖啡整體更為均衡,不容易出現萃取不足的情況。
而KONO濾杯底部的凸槽骨架,目的就是能夠在之後的衝煮中可以產生虹吸效應的關鍵設計,據說,河野社長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才決定好此肋骨的深度和長度。
KONO萃取特點1、首先打溼濾紙,濾紙與杯壁會緊密貼合,主要是因為濾杯在比較接近底部才有肋骨,上面全是光滑的表面的原因。
2、向下的水流會比較集中不間斷,形成一個上粗下細的均勻水流。
在衝煮過程中,當水位淹沒了肋骨後,上方由於沒有導流槽肋骨,濾紙與杯壁緊密貼合,使得空氣被阻塞後就只能向下流,這樣水與咖啡顆粒之間形成一個相對真空的空間,並且對咖啡粉形成了浸泡,而濾杯下方隨著肋骨有一段延伸至出水口。
這樣的設計會形成向下的一個重力作用而流出當上方的空氣流動已經被阻塞,下方就產生了一個密閉空間,從而產生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向下抽取力。
3、在口感上萃取出來的風味會比較集中,濾杯下方開口會比較小,使得這樣的抽取力更為集中,水流可以給予咖啡粉更多的浸泡時間,使得咖啡醇厚度比較高,風味非常的飽滿,有典型日式手衝的韻味。
以【前街咖啡 牙買加藍山咖啡】為例
產區:牙買加藍山
莊園:克裡夫頓農場
海拔:1310米
處理方式:水洗處理
品種:鐵皮卡
【前街咖啡衝煮方式】
15克粉
濾杯:KONO
粉水比:1:15
研磨度:BG#6S
水溫:86℃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
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悶蒸30秒,小水流中心注水至125克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描述】
口感:黑巧克力、堅果、奶油、酸甜苦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