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貓咖啡Kopi Luwak(又名貓屎咖啡),相信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咖啡名字。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貴的咖啡是「貓屎咖啡」,也是產量最少的咖啡,它每年的產量都是有限的,因為咖啡豆是體內發酵,風味帶有特殊的草本香氣,在醇厚度上也是極佳,於是貓屎咖啡就成了富人圈的寵兒,而且它的價格也是非常貴。雖然價格昂貴,但是一般而言,但是豆子的品種品質很差。
麝香貓主要棲息於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等地帶的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林緣灌木叢、草叢中,並選擇巖穴、土洞或樹洞作為棲息位點。這些咖啡豆的品種品種一般是以羅布斯塔為主,因為麝香貓活動的範圍是在中低海拔,所以咖啡品種大多數都是羅布斯塔。高海拔阿拉比卡的貓屎咖啡產量稀少。
印尼的低海拔的羅布斯塔種咖啡原本帶有泥土味和中藥味,稠度也高,所以這種麝香貓咖啡有陳年豆的土腥味稠度幾乎接近糖漿,香味很特殊,如果偏好印尼陳年豆或印度風漬豆的土腥味,可能會愛上風味的麝香貓咖啡。
前街咖啡的貓屎咖啡豆是阿拉比卡的咖啡豆,衝煮出來的咖啡有著順滑的口感,草本與堅果的風味。
貓屎咖啡應該如何衝煮?
前街咖啡的貓屎咖啡豆採用了中深度烘焙,為了剛好體現出咖啡草藥的風味,所以衝煮的時候採用了KONO的濾杯衝煮。
KONO濾杯,因為它能帶出來的口感會更加圓潤醇厚味道表現會更加直接一點。但是KONO濾杯相對來說排氣效果不佳,因為他的肋骨是直的、而深度只有濾杯的四分之一,除去這四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外緊貼杯壁的形成密閉狀態。會選用KONO濾杯,因為這個濾杯的唯一的排氣部位就是在那四分之一的肋骨,當水位邁過肋骨部位,濾杯水量不斷上升,通過水的重量增加壓力,由於出口處相對小一點,可以延續咖啡顆粒與水接觸的時間長一點,隨著水流帶動這樣能更有效的帶出可溶性物質,一般能達到客人預想的高醇厚度效果。
因為要更好的表現出貓屎咖啡草本的風味以及醇厚的口感,前街咖啡烘焙貓屎咖啡豆都是採用中深度烘焙。中深烘培的豆子一般脫水率比較高,所以重量比較輕,衝煮時粉不完全沉在底部,一開始注入水就會馬上被吸收,由於排氣旺盛粉的周圍都是泡泡因此產生通道,而這些通道越是新鮮的豆子維持的時間就越較久,使水位快速下降我一般都會用粗水流、慢慢地繞圈。
衝煮參數:水溫86-87度 研磨度:BG#6w 粉水比例:1:15(15g粉225ml水)
衝煮演示:
1.第一段注水30克,進行25秒的悶蒸。
2.在悶蒸結束後注入第二段水,電子秤數值為125克。注水後等待水位下降至一半。
3.在即將露出粉床的時候注入第三段水量,電子秤數值為225克,咖啡萃取到最後5g時不要,總時長約為1'50-2'00秒。
貓屎咖啡風味描述:草本、堅果,口感順滑,醇厚。
看完衝煮,有人覺得為什麼這麼殘忍製造的咖啡豆,前街咖啡還會選購呢?
前街咖啡認為,貓屎咖啡本身的形成沒有問題,麝香貓通過它的鼻子,識別出了成熟的咖啡果,埃塞的紅櫻桃也是採收完全成熟的咖啡,兩者異曲同工。有問題的是那些把麝香貓關起來的人們。強迫它們只能吃不管成熟還是不成熟的咖啡漿果,只為了提高貓屎咖啡的產量,從而有了這些殘忍的事情,這已經不屬於我們所討論的咖啡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