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閔地區的居民出行不久將獲新交通線路支持,昨天,松江區政府在給市政協委員戴建國關於「在莘閔地區增設穿梭巴士,增加公交運行能力的建議」的二次答覆意見中表示,結合該地區實際情況,計劃新開的3條公交線路前期準備工作已就緒,爭取在節慶到來之際,讓莘閔地區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根據建議,松江和閔行兩區聯手開闢了一條新公交線路153路,自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區起,經過莘磚公路、莘松公路、滬閔路、水清南路、莘建東路、滬閔路、莘松公路、莘磚公路至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區。目前,各方面已準備就緒,只等交警等5部門出具「出生證」。昨天,市交港局局長孫建平對記者表示,只要「出生證」傳遞到交港局,當日即辦。
另外,為優化新橋東部地區網線布局,松江區還計劃新闢松江49路和松江54路公交線路。
勞動報訊 上班急得雙腳跳,可車子就是不來。對於閔行和松江交界的莘閔地區居民來說,這樣的尷尬境遇將會得到有效緩解。記者昨日了解到,在政協委員的長期關注下,該地區「最後一公裡」的難題得到了有效破解。松江區將新闢包括153路、松江49路、松江54路等線路,儘可能將大部分居住小區串聯貫通。
30個小區遭遇出行難
「在『最後一公裡』問題上,公交系統不是沒配套,而是與居民需求有較大差距。」戴建國委員曾觀察過莘閔地區的公交狀況,發現莘閔地區分布著30多個住宅小區,人口眾多。這一地區上下班高峰時期,交通擁堵不堪。
戴建國委員曾調研發現,目前莘閔地區的公交線路主要是松莘線、松莘B線和松莘線區間車等,但這三條線雖始發於外環路地鐵站,走向各不相同。松莘線終點到達松江大學城,共有45個車站,來回運行一圈需3小時。除早上頭兩班車間隔20分鐘外,其它運行時間均間隔半小時;除此之外,松莘B線線路也很長,共有31個車站,間隔時間也很長;而松莘線區間車自場東路就轉彎了,無法照顧場東路以西的居民小區。
「這種公交運行狀況給莘閔地區居民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戴建國委員表示,該地區急需解決公交「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新闢短駁線加以解決
在戴建國看來,類似這樣的區域,可增設中小型穿梭巴士,或增設區間小型掉頭車,增加公交運行的班次和能力,縮短車輛運行間隔時間。
對此,松江區在回覆中承認,近年來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員的導入,使得莘閔地區的公共運輸出行需求變得愈發迫切。根據調查,該區域目前共有6條鎮域公交線路和5條市通公交線路,分別對接各社區、金山鐵路和外環地鐵站。而根據委員的建議,還將新闢一條153路公交,從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區開往莘莊地鐵站,緩解當地乘車難的境況。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153路公交的出臺也並沒有那麼輕鬆。公交公司在考察中發現,153路原先指定的終點站為莘莊北廣場,但該地區已沒有場地可容納。為此,153路不得不更改了停靠站,將借用附近閔行一路的站點臨時上下客,而泊車點則放在了漕河涇開發區。
除此之外,包括松江49路、松江54路也將呼之欲出,這兩條線路將利用地鐵22號線進行接駁,方便附近居民進行換乘。
儘量簡化申辦手續
在昨日的討論中,一個新問題又誕生了。作為跨越松江、閔行兩區的153路,按照規定必須向兩區交警部門進行申報,再送往市交警總隊進行審批。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每次申報都要耗時20天左右,雖然6部營運車輛、司售人員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都已準備就緒,估計還是要比原計劃營運時間有所延後。
對此,包括松江區、閔行區、交警部門、公交公司等相關負責人就申辦手續能否相應簡化回應道,將儘可能加快相關手續的申請辦理批覆。
手機訪問 上海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