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ICNN 2018)成功舉辦

2021-03-01 神經管理學

       2018年11月3日至4日,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聯合承辦的第六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oeconomics and Neuromanagement,2018)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隆重召開。同時,本會議也是浙江大學學科會聚系列論壇之「雙腦計劃」會議,浙大東方論壇系列學術會議之十三,西湖學術論壇第195次會議。

本屆會議主題為「認知神經科學驅動的管理科學」,聚焦討論如何將腦科學範式、成果與經濟決策模型進行深度融合,在經濟市場層面實現「雙腦」價值。這是繼前五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之後,在該領域舉辦的又一次全球學術盛會。包括史丹福大學教授Brian Knutson、哥倫比亞大學Norman講席教授Eric J.Johnson、蘇黎世大學Nomis講席教授Carlos Alós-Ferrer、蘇黎世大學神經經濟學與決策神經科學講席教授Christian Ruff在內的來自中國、美國、荷蘭、義大利、新加坡等近20位全球知名神經經濟學家與神經管理學家做特邀主題報告,並且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義大利、捷克、韓國、巴西等國外的高校和國內諸如香港城市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頂尖學府的近300位研究者們參與會議。本屆大會學術報告精彩紛呈,其內容廣泛覆蓋了神經經濟學、決策神經科學、神經營銷學、神經會計學、神經工業工程等多個領域。

本屆會議開幕式由大會主席、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主任汪蕾教授主持。在開幕式中,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教授致開幕辭,其表示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的研究非常有趣且有意義,對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充滿期望;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會名譽主席、中國「神經管理學之父」馬慶國教授開幕演講,他代表中國神經管理學界向全球同行表示歡迎,同時期待在本次會議中大家都能所有收穫,共同推進全球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研究與應用的發展。

大會主席、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主任汪蕾教授主持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教授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大會名譽主席馬慶國教授致歡迎辭

多篇論文發表於Science、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等TOP期刊的史丹福大學Brian Knutson教授在會上發起了有關神經學測量能夠預測人類行為的前沿討論,他本人分享了其十餘年來在該領域的持續研究,並分享了其最新關於利用神經信號預測諸如小微借貸、眾籌等市場行為的研究成果。與會者認為,現有研究(包括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團隊在該領域的貢獻)已經能夠支持:相比於行為數據而言,神經數據對市場行為有更好的預測作用。未來的研究可以結合經濟決策模型更加系統深入地解析決策的過程,探索不同腦區的預測功能。哥倫比亞大學Eric J.Johnson教授作為經濟與管理領域中被引最高的學者之一,谷歌學術被引量高達40450次,其中有7篇論文被引量超過1000次。他多篇論文發表於Science、PNAS、Management Science以及營銷、金融、心理學等領域頂級期刊。此次會議他發起了將傳統決策模型融入神經學研究的討論,他本人報告了最新的有關時間偏好對金融決策的影響(比如抵押貸款等)研究中,如何利用貝葉斯模型有效的估計了個人對時間的偏好並探究消費者在選擇過程中的心理過程。

此外蘇黎世大學的Carlos Alós-Ferrer教授和Christian Ruff教授、伊拉斯姆斯大學的Frank Hartmann教授和Willem Verbeke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Zhihao ZHANG研究員、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新加坡中心Xing ZHANG研究員,以及國內浙江大學馬慶國教授、浙江大學陳發動研究員、清華大學饒培倫教授、北京大學朱露莎研究員等學者均帶來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相關討論內容將在後續報導中進行介紹)。

(左上:史丹福大學Brian Knutson教授;右上:哥倫比亞大學Eric J.Johnson教授

左下:蘇黎世大學Carlos Alós-Ferrer教授;右下:蘇黎世大學Christian Ruff教授)

在會議茶歇期間,大會共進行了三場Poster展示,其展出了來自羅馬大學、韓國蔚山國立科技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十八所高校的三十五項研究成果,參會學者們與作者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碰撞出了強烈的思維火花。

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是國內首個融合腦科學與經濟管理研究的專業實驗室,不僅在國際上開創了神經管理學研究的新範式,還於2008年發起舉辦首屆「神經管理學和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已經成為目前國際上該領域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與往屆相比,今年的商學院參與規模有了重大提升,充分說明我國經濟管理和相關社會科學領域學者正在積極向這一國際前沿交叉科學領域進軍。本次會議還與多家海外科研團隊和實驗室達成了共同推進經濟決策領域「雙腦」研究的深度合作意向,未來將聚焦於經濟和管理決策機制及模型方法與多維度腦神經機理的融合,並實現對現實人類市場行為的預測。

>>>更多信息更新請參見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網站(http://www.cma.zju.edu.cn/neuromanagementlab)或關注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加入我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促進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將神經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研究推向新的高峰!

相關焦點

  • 11月,全球神經管理、神經經濟學等領域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將聚集杭州~|報名
    「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即將在杭州隆重開幕。會議主題為「神經決策理論方法和神經作業管理」。本次會議特邀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蒞臨,並做學術分享。會議內容涉及神經管理學和神經經濟學等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前沿問題與研究熱點。精彩不容錯過!歡迎國內外相關學者報名參會。
  • 第六屆電機及系統國際會議成功舉行
    第六屆電機及系統國際會議於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會議由中國電工技術協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韓國電氣工程師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承辦。會議期間,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芬蘭、法國、德國、希臘、伊朗、日本、韓國、波蘭、羅馬尼亞、西班牙、紐西蘭、英國等1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就電機及系統領域的傳統及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大會組織緊張有序,會場學術氣氛濃厚,討論熱烈,受到了與會代表的普遍好評。
  • 第六屆澳門國際設計聯展在澳門舉辦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9日電 (記者 龍土有)第六屆澳門國際設計聯展頒獎典禮18日下午在澳門美獅美高梅酒店舉行,為2020「金蓮花杯」國際(澳門)大學生設計大賽、第六屆「金蓮花杯」國際設計大師邀請賽兩大賽事的獲獎者進行頒獎。
  • 清華大學舉辦第六屆中國LHC物理會議
    清華新聞網11月12日電 11月6日至9日,由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辦的「第六屆中國LHC物理會議(CLHCP2020)」順利舉行。 第六屆中國LHC物理會議(CLHCP2020) 位於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科學儀器,也是現今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由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上萬名科學工作者共同設計
  • 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研討會將在臺灣舉辦
    原標題: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研討會將在臺灣舉辦   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將於10月30至31日在臺灣舉辦。此次會議由臺灣博物館與臺北藝術大學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文化與自然遺產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    博物館研究雙年會是臺灣博物館社群的學術饗宴。
  • 第三屆小兒神經系統畸形疾病診治新進展研修班成功舉辦
    11月10日,由湖南省兒童醫院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瀟湘兒科國際論壇暨第三屆小兒神經系統先天畸形疾病診治新進展研修班在長沙金賦大酒店9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本次研修班是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以「小兒神經系統先天畸形疾病診治新進展」為主題,涵蓋了腦積水、狹顱症、脊髓栓系、腦血管病及腦腫瘤等神經系統先天性疾病的的臨床表現、影像診斷、手術治療等方面,邀請到國內外神經外科兒科專業領域專家名師進行專題講座。研修班由神經外科主任吳水華主持,特別邀請了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趙斯君為研修班開幕式致辭。
  • 鎮江楓葉國際學校第六屆國際教育博覽會成功舉辦
    每年一度的楓葉國際教育博覽會是專為楓葉學生和家長量身定製的交流盛會,是實現楓葉學子留學深造夢想的起飛窗口,也是海外高校吸引楓葉生源的展示平臺。2005年,楓葉在大連首開先河,舉辦了第一屆教育博覽會,共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的18所大學參展。
  • 熱點聚焦丨我校第六屆國際文化節成功舉辦!
    11月14日下午,我校第六屆國際文化節在蛟橋園北區崛起廣場成功舉辦。奈及利亞駐上海總領館總領事Anderson N. Maidubike大使、領事教育辦公室主任Zainab Joy Momod女士受邀出席此次國際文化節,校領導鄧輝和我校相關部門和學院的負責人及代表到場觀摩。三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千餘名師生歡聚崛起廣場,共享文化盛宴,線上打卡活動更是吸引了近五千名觀眾的參與。
  • 第六屆IEEE灰色系統與智能服務國際會議暨國際灰色系統與不確定性...
    2017年8月8日至11日,由我校主辦的第六屆IEEE灰色系統與智能服務國際會議暨國際灰色系統與確定性學會2017年會聯合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81位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大學JoseL.Salmeron教授、波蘭灰色系統學會主席、波茲南工業大學RafałMierzwiak教授、中國臺灣成功大學副校長利德江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卓教授和謝乃明教授等做了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分別報告了灰色系統與模糊理論的區別、大數據背景下的灰色系統應用、灰信息覆蓋建模理論、灰關聯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等。
  • 會議預告 第七屆國際聽神經瘤會議中英文日程
    《神外資訊》也會在現場哦,期待您的光臨~註冊時間:2015年4月12日會議時間:2015年4月13日-15日 註冊、會議地點: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27號,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
  • 第六屆中國起源地文化論壇暨年度工作會議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1月2日,第六屆中國起源地文化論壇暨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探尋中華起源,增強文化自信」為宗旨,以起源地文化研究為核心,梳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脈絡,記錄各物質、非物質文化的起源,對內做學術研究,對外做綜合服務,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致力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 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大阪成功舉辦:152所中日院校共商大計
    在此背景下,11月27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日中文化交流中心(環球翔飛教育集團)承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日本文部科學省、大阪府及大阪市、大阪大學等共同協辦的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在大阪新大谷酒店隆重召開。
  • 第20屆流體動力與機電控制工程國際學術會議在嘉興成功舉辦
    論壇由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宇航工程學院王昕教授主持第20屆流體動力與機電控制工程國際學術會議不止是全球流體領域的一次學術盛宴,更是「學、研、政、產」深度結合的一次完美實踐。此外,大會還舉辦了專家與企業、科研院所對接會、賽克思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考察、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考察等多個同期活動,充分發揮第20屆流體動力與機電控制工程國際學術會議這個「學、研、政、產」相結合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的橋梁作用,促進企業與專家、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將實際生產與科學研究緊密聯繫起來,做到解決生產上的難題,拓寬研究上的思路,從而有力地推動機電液相關產業的發展。
  •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2016-10-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10月8日至11日,由中國科學院分離分析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
  •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
    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 (通訊員 尚妤嬋)7月25日晚,第六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京落下帷幕。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及三十多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國際評委參加了頒獎典禮。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並為獲獎學生頒獎。
  • 經院新聞 | 第六屆香樟經濟學英文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承辦、香樟經濟學術圈提供學術支持的第六屆香樟經濟學英文論壇通過線下和線上會議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分為開幕式和分論壇報告兩大環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劉守英教授為開幕式致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國內外著名院校的學者們在分論壇進行了學術報告和討論。
  • 第六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通知(第二輪)
    為能持續這種正向積極的交流與合作,同時,為了創造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對這些新議題開展研究,臺灣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會同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等兩岸知名科技管理學研機構共同發起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計劃於2018年11月1日-4日在臺灣政治大學舉行。
  • 清華大學電機系成功舉辦第七屆IEEE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
    9月7-10日,清華大學線上舉辦了第七屆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ICHVE2020)。會議協辦方包括IEEE電介質與絕緣委員會、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
  • 神經經濟學助力預測個體行為
    近年來,部分經濟學家開始和神經科學家合作,試圖通過大腦神經元的活動來觀察人類外顯的決策行為,重建經濟學對經濟行為的解釋。神經經濟學創始人之一、美國紐約大學教授保羅·W.格萊姆齊認為,「將經濟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綜合,建立一個規範的跨學科理論體系,就可以描繪出超乎人們想像的人類決策行為完整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