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麗現身華南海鮮市場帶走2箱樣本:啥都不敢說了,一說就被批

2020-12-1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田雪皎 發自湖北武漢

「我是第二次來,來取樣!」3月3日17時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現身華南海鮮市場。當天,她和她的團隊帶走兩箱樣本。

「我一直在這。守市場,我沒被傳染。難道我就活該被感染?」3月1日16時許,市場一位留守工作人員仰臥沙發上,有點不忿。

去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因被指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源地」,一夜之間,華南海鮮市場的名氣,似已超過長江邊的黃鶴樓。

3月3日,武漢疾控部門組織多支消殺隊,開始市場內全面消毒作業。3月5日,消毒結束,市場內囤積貨物也被清空。

從這裡開始?也從這裡「消失」?於是,封面新聞記者決定:重回華南海鮮市場。

石正麗現身市場

3月3日17時許,由武漢疾控部門組織的消殺人員進入市場,開始對華南海鮮市場內徹底全面消毒作業。

在西區外公路邊,一輛轎車旁,圍著一群人。其中兩位用裝有酒精的噴壺,仔細噴灑了兩個泡沫保鮮箱後,箱子被塞進轎車後備箱。

經證實,泡沫保鮮箱內裝的是剛從市場內取出的樣本。人群中,一位清瘦女士,正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2月3日,石正麗及其團隊通過《自然》在線發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論文,論文題為《蝙蝠是造成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蝙蝠毒源說」被廣泛引用。不過,很快,石正麗等人5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被扒出,這篇論文題為《一個類似SARS的蝙蝠冠狀病毒群顯示了人類出現的可能性》。論文中的「我們構建一種嵌合病毒」,使得 「病毒系武漢病毒所實驗室洩漏」的傳聞隨之傳開,並將武漢病毒研究所和石正麗本人推向風口浪尖。面對質疑,2月2日,石正麗通過朋友圈聲明:「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係。」

石正麗「用生命擔保聲明」一出,再次遭到廣泛質疑:「石正麗應該拿出科學證據,而不是賭命。」

時至3月3日,懷疑與質疑仍在「子彈飛」,石正麗現身華南海鮮市場令人矚目。

石正麗證實,這是她第二次來華南海鮮市場,即來市場內提取樣本,用於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環境存活。「來一次不容易。」

「相比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我們提取樣本要少得多,目前所得發現,也與中國疾控結果一樣。」石正麗說,「他們比我們發現的多些,我們沒什麼發現。」

話題最終還是轉到了早前「論戰」上。

「這陣好了一點,前一陣把我們罵死了。」石正麗說,媒體報導的點,和她們想說的點,不在一條線上,容易產生誤解,「其實我們做了好多事情,搞得我們什麼話都不敢說。一說就批一通,啥都不敢說。」「我已經領教了,我現在害怕。」

石正麗進一步解釋,事實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時,老百姓就會信那些謠言。「你不說嘛,他說了,然後他就信他說的。我們不是不說,是因為我們沒有拿到最終結論,不能隨便說。因為我們做科研的,沒數據,我們不會隨便說,也不好說。

至於那句「用生命擔保」,石正麗坦言,那是生氣時情急之下說的。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從哪裡來」?石正麗回應稱,「這個我們肯定搞不到,要靠衛生部門和疾控系統。」

鍾南山院士早些時候曾指出,華南市場關閉導致中間宿主難找到?石正麗更是直截了當:「他說的都是對的。」

公司人員「零感染」?

成為風暴中心之前,華南海鮮市場的名氣,僅限於華中地區。

公開資料顯示,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雲集經營戶1000多戶的華南海鮮市場,集海鮮、冰鮮、水產、乾貨等為一體,規模華中地區最大。

站在江漢區發展大道與新華路交叉十字路口,面朝北,層高兩層的華南海鮮市場,被新華路隔為兩個區。左邊西區,右邊東區。通過無人機拍攝畫面空中俯瞰,市場屋頂呈黑色。

主體公司名叫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餘甜,股東餘其澤。據中國經營報報導,餘其澤系餘甜的弟弟。父親餘祝生被當地一些人尊稱為「大哥」。

公司辦公樓,位於市場東區最東端,緊鄰發展大道餘新華路十字路口。3月1日16時許,從大門進入,兩位年輕男士正坐在廳內沙發上,一人斜臥著,一人正身坐著。

兩人證實,他倆是公司留守的內部安全人員。「擔心市場發生意外,我經常進入市場內。」正身坐著者說,除了他們,公司其他人沒人上班,公司管理層任何信息,他也無法提供。不過,他可以肯定的一點的是:截至目前,公司所有人員零感染。「我進裡面,就戴著一層口罩。」斜臥沙發者語有點不忿,「我沒被傳染。難道我就活該被感染?」說完,他點上一根煙,吸了一口,雙目望向屋外。此時,市場上空正飄著小雨。

最近一周時間以來,封面新聞記者連續來到華南市場走訪時留意到,市場關閉後,負責看守分為內保和外保。身著日常普通服裝者,可以隨意進入市場內。而身穿保安服裝者,要麼守在入口處,要麼在臨街巡邏著。

2月29日,身著保安服的男士說,他和同事被派人市場外圍值守,已經20多天了。如果要被感染,早就出現症狀了。不過,他們目前無一人發現有症狀。「有新聞報導,鍾南山說華南市場可能不是源頭,我也覺得它是背黑鍋了。」

△華南海鮮市場工作人員對「疫源地」有點不忿。

保安說話間,一位穿著拖鞋的男子,徑直從西區入口走向市場內後經證實,這位男子是華南海鮮市場留守工作人員。再後來,也就是3月1日,在華南集團辦公區大廳,這位「拖鞋哥」正是沙發上的「葛優躺」者。

華南海鮮市場公司所有人員「零感染」?

3月5日,封面新聞記者通過該公司人力部門予以求證。一位陶姓女士表示,疫情發生前,她休產假了。不過,據她了解,「公司同事都沒事,大家都好好的。」

市場將徹底「消失」?

從3月2日開始,華南市場一改關閉後的冷清,陸陸續續有施工人員來到新華路,給市場打圍。3月3日下午,江漢區區委宣傳部派駐現場的工作人員證實,市場內全面徹底的消毒工作,將在3月5日前結束。此前,有消息稱「華南市場將被徹底消失」。這位工作人員回應,「場內囤積物將被處理。當然,主體建築不會被拆除。」

3月3日下午17時許,封面新聞記者跟隨一組消殺工作人員進入西區十五街看到,市場內陰冷潮溼,加上使用的應急電源,場內光線較昏暗。

一位希望匿名的消殺人員透露,市場關閉後,已開展多次消毒。而這一次作業,需進入鋪面內部進行深度消殺,為清運囤積物資做準備。市場內光線較差。有些鋪面還有小閣樓,需要消殺人員扶著樓梯或簡易梯子爬上去,再進行消殺。「現場溼滑,這樣上下梯子,需格外小心。」

這位消殺人員說,按2月25日制定的消殺方案,市場物資清運出市場時,物資全面消毒作業也由各消殺隊負責。待物質全部清運後,市場還將進行一次終末消殺作業,而後再進行現場樣本採集並送檢。

1月26日,據央視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的陽性標本31個,佔全部陽性標本的93.9%。

早前,武漢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發現,華南海鮮市場名義上是海鮮市場,實際上是一個綜合市場。市場西區存在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西區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區域,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疾控中心檢測數據顯示,西區七街、八街靠近市場內部區域的陽性標本有14個,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

日內瓦時間2月28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新冠肺炎發布會。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去年12月的一些初始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另一些初始病例並沒有與該市場有接觸。穿山甲有可能是中間宿主,但尚不清楚細節。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同時表示,冠狀病毒在某個地方出現,是自然史上的不幸事件。「我們需要了解病毒的來源以便於控制它,避免其再度來襲,而不是去責怪誰,或是哪種可憐的動物的過錯,動物沒有錯。」

不是唯一疫源地?

「我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是去年12月29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會診的時候。」3月2日,感染新冠肺炎39天後,重回工作崗位第一天,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當時,因為有著傳染病經驗,他的警惕性較高。

除副院長職務,黃朝林還有一個身份,湖北省醫療組專家。1月24日,黃朝林等人通過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顯示,41個病例中,只有27個病例有海鮮市場暴露史。這篇論文還提醒注意,2019年12月1日首名發病患者,並無海鮮市場暴露史。

黃朝林等人論文,和武漢市衛健委等部門發布的排查信息,卻存不同。

無論是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醫政處通知要求各區衛建(衛計)局、各委屬醫療機構,「清查近期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或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工作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還是2020年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報送國家衛健委的《關於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不明原因發熱肺炎疫情的病原學調查報告》以及武漢市衛健委在第一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中,華南海鮮市場均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源地,並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包括一線醫院、科研院所在內,眾多科研人員「蜂擁而上」展開了疫源地溯源研究,使得新冠肺炎疫源地研究不斷得到深入。其中,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說此起彼伏,從而讓「疫源地在哪裡」變得愈加撲所迷離。

其中,直接提出「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是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鬱文彬(2月22日,封面新聞曾予以報導)。

這項研究成果,於2月20日通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辦公室主任殷壽華簡訊回復封面新聞記者,「該論文處於預印本狀態,其研究結果等待同行專家評議。」

據論文報告,科研人員收集了公開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基於120個變異位點得到58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H1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H3、H13和H38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鬱文彬副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的這篇論文發布後,立即引發「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個疫情發源地」猜想。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學研究所副所長楊佔秋對此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同一時期有多個發源地,有可能來源於不同動物、不同人或不同地域,這將給尋找病毒源頭和疫情防控帶來更多挑戰。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2月28在日內瓦指出,關於任何疾病的來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冠狀病毒是全球現象,在全世界都存在。

「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去責怪其地理來源,而是關注如何應對及遏制病毒。」

被忽視的小診所

疫源地撲所迷離,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和「一號病人」是誰?至今也是一團迷霧。

「零號病人」指的是第一個受感染,並開始散播病毒的人。流行病調查中,零號病人也被稱作首發病例、標識病例。不過,這個攜帶了病毒的人,不一定會發病。因此,還有「一號病人」的說法,標記的是第一個出現症狀的病人。兩者不一定等同,往往還不是同一個人。在他們身上,流行病學家能找到重要的指徵意義,為後續預防和治療提供指導。

去哪裡去找「零號病人」或「一號病人」?多位流行病學專家支招:去醫院找到發熱病人病例。

地理方位看,華南海鮮市場所處位置不僅特殊,而且周邊醫院較多。同時,還緊鄰2019年春運40天發送旅客550萬人次的漢口火車站。

從華南海鮮市場向南行約500米,是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該中心負責武漢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疾病預防與控制、疫情報告與信息管理等工作。

武漢疾控中心對面,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疫情發生後,已被確定為新冠肺炎危重症收治定點醫院。

向西不到100米,是武漢市優撫醫院。這是一家二級綜合醫院。據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12月12日,這裡曾接診一名發燒乾咳患者,或是武漢市最早一批新冠肺炎患者。

再以華南海鮮市場為中心,將視線範圍擴大,封面新聞記者發現,往東2.3公裡,是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往東南方向1.6公裡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往南1.9公裡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上述三家醫院,目前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主戰場。

同時,從空中俯瞰,華南海鮮市場周邊分布大大小小新舊小區數個。不過,據多位市場經營戶透露,市場從業者多數租住在東區一牆之隔的舊小區。

小區居民介紹,這裡很早就發現有住戶感染,小區大門右側的武漢眾生綜合門診部,或是最早接診診所之一。該診所已於武漢封城前關閉,玻璃門上張貼通知顯示:「內部裝修,暫停營業15天」。

據下沉該小區值守工作人員透露,診所醫生也被感染。封面新聞記者撥打診所徐姓投資人的聯繫方式,提示語音顯示,該手機號已啟動通信助理漏話提醒,暫時無人接聽。

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和「一號病人」能找到嗎?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曾通過認證微博表示,「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而言,我對於找到所謂零號病人是比較悲觀的。」

3月5日中午12時許,華南海鮮市場內消毒幾近收尾,數百個綠色垃圾箱裡,裝滿了從市場東西區清運出來的囤積物。

據現場工作人員早前介紹,囤積物將被轉運到指定地點,作無害化處理。「一切從這裡開始,一切也從這裡消失,華南海鮮市場將變乾淨!」

相關焦點

  •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答《科學》雜誌18問……
    採訪中,石正麗駁斥了川普 「新冠病毒是從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洩漏」的說法,並回答了有關病毒起源、研究成果的一些提問。No.1關於「實驗室洩漏病毒」的反駁石正麗在郵件中提到她的研究團隊在2019年12月30日首次收到新冠病毒的臨床樣本,當時稱為不明原因的肺炎樣本。
  • 肺炎疫源地不是華南海鮮市場?《柳葉刀》研究報告到底說了啥
    鈦媒體梳理公來信息,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到參與救治肺炎患者的醫院,都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源發地做出了專業的分析和調研。那麼,調研的依據分別是什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到底是不是為本次疫情「背了鍋」?
  • 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王秉陽、溫競華)記者26日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了解到,該所在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起源地!新冠病毒究竟來自哪裡?
    作為一名吃瓜群眾,嚴謹的科學實驗我做不來,也不敢在新冠病毒起源那麼大的事情上發表任何個人意見。我只從被權威證實的公開披露的信息裡去挖掘答案。最近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有三條新聞,任何一條都足夠讓人心情震動。如果把三條疊加在一起,更會讓人震驚得要失聲高叫。
  • 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福建日報...
    據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26日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獲悉,該所在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中科院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毒源地
    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2019年12月,甚至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實地探訪華南海鮮市場,隔離在外的千餘商戶怎麼樣了?
    (圖說:2020年3月30日,華南海鮮市場入口處,原本的"華南海鮮市場"招牌被撤掉。)"想在原來的地方重新開業,估計是不可能了。"42歲的袁先生是武漢本地人,在華南海鮮市場經營海鮮批發已經十七八年。在此之前,店裡"生意一直還可以,馬馬虎虎,足夠生活。"
  • (抗擊新型肺炎)再探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生活仍要繼續
    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周邊。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與華南海鮮市場僅一道鐵軌之隔,武漢華南果品批發市場還有零星幾家商鋪在營業。一位守店的老闆看著泛雪花的電視,身子躲在比身材大上幾碼的棉衣裡蜷成了一團。燈光映襯下,攤擺一地、紅得發亮的草莓「孤芳自賞」,無人問津。逢年過節生意興隆的武漢果品生意,今年遭遇寒冬。
  • 新結論:不一定都出於華南海鮮市場
    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發現了病毒在症狀消失後的1到8天內還會繼續保存於體內,但是並沒有研究說明出這個時段是否感染新的群體,所以該研究希望在治癒康復後再把隔離延長一到兩周。同時目前尚不清楚其結果是否適用於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患者,因為研究的是中位年齡為35.5歲的人群。
  • 四川戰疫幕後那些事⑥|去華南海鮮市場消殺是什麼感受?
    從疫情初期的確定全省第一例確診病例到確診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再到深入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消殺。疫情來臨後,四川疾控隊伍臨危受命馳援湖北,遠赴義大利、衣索比亞、吉布地協助抗疫,奮戰在疫情最危險的「震中」。
  • 疫情源頭不在華南海鮮市場?來自世界頂級期刊《science》的報告
    來自《science》的報告近日,隨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科研機構都在對新型冠狀病毒做研究,2020年1月26日,世界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發表一篇不同觀點的論文,該篇論文不同於其他科研論文,把冠狀病毒的源頭都指向武漢市的華南海鮮市場
  • 探訪疫情地標現狀: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老闆稱「每月幾萬幾萬往外虧」
    2月20日下午2點,十多名身著防護服,拎著檢測箱的男子,從西區十五街進入市場。「他們是來提樣。」保安稱,這些人來自防疫部門、中國科學院和武漢市公安局。警察負責在商鋪裡拍照,此前曾來過多次。捲簾門偶有拉起的刺耳聲音,迴蕩在空落落的街區。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從2020年元旦休市至今。
  • 武漢解封,華南海鮮市場如今是這個樣子,很少有人行道過
    武漢離漢通道解除管控後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是什麼樣呢?4月9日,華南海鮮市場依舊處於封鎖狀態,很少看到行人,有輔警在執勤。延伸閱讀: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其中,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的說法此起彼伏,從而讓「疫源地在哪裡」變得愈加撲朔迷離。其中,直接提出「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的,是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鬱文彬。這項研究成果,於2月20日通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發布。
  • 疫情源頭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神秘人,到底在哪?
    「要想吃『尖板眼』的東西,市內只有華南海鮮市場買得到。」 一位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用地道的武漢話說。「尖板眼」在武漢話中指的是稀奇古怪、與眾不同的東西,在好吃佬口中指的是各種「野味」--野生動物。1月2日,《中國經營報》曾報導華南海鮮市場疑似存在野生動物。
  • 華南海鮮市場曾熱銷冷鏈食品,武漢最初病例或從海外傳入?
    圖為武漢四季美農貿城中的水產市場。很多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老商戶都搬到這裡繼續經營。華南海鮮市場,曾熱銷冷鏈食品《環球時報》記者11月下旬來到武漢時看到,昔日的華南海鮮市場被嶄新藍色圍擋圍住,但樓上的眼鏡城仍在營業,臨街店鋪前的人流顯得有些冷清。
  • Science: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唯一來源?—新聞...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答《科學...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7月24日發表對我國科學家石正麗的採訪報導。在這篇報導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回答了一系列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和研究所工作的問題。本報經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授權,翻譯並刊登《科學》雜誌對石正麗訪談全文。  問:您曾經發表過多篇關於冠狀病毒的論文,甚至發出了可能存在動物傳染人類的警告。
  • 曾炮製「華南海鮮市場黑幕」,一「網絡水軍」團夥被警方搗毀
    01移花接木+群發——千萬流量這樣誕生 累計閱讀量過千萬、數十個自媒體帳號先後轉發……2月期間,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自媒體帳號文章在「朋友圈」被廣泛轉發。相關媒體和專家先後闢謠 據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2月15日,同夥吳某在搜索華南海鮮城信息時,無意中發現一篇題為《慚愧罪人徐某芹今天當眾懺悔》的文章,文章主要描述了某水產市場內部經營亂象。「我們當時就想到將這個帖子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聯繫起來『蹭熱點』。」李某說。
  • 濟南一女子寄50箱海鮮全臭了!物流公司:不清楚此事 「2萬4的海鮮打...
    不僅如此,物流公司告知於女士,由於客戶不收貨,他們出錢將變壞的海鮮處理掉,這筆費用應該由於女士賠償,而且於女士還要補交運費。50箱海鮮全壞了 6月7日,於女士聯繫涉事物流公司,準備將50箱海鮮發到長沙,「發給長沙的客戶,海鮮總共的費用是兩萬四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