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人,在出生那一刻起,就被父母巴望著「長點成色、長點出息」。啥叫有成色?啥叫有出息?在大多數父母眼裡,未必非得是大富大貴、衣錦還鄉;只要你過得不讓別人笑話,只要你過得比一般人強,就算得上有成色、有出息。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不是非得等到他有出息之後,才能看得出來。老話說得好,「從小看大,三歲看老」。所以說,從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表現,就可以得知他日後是否有出息。這種判斷方法,雖不敢說百分之百正確,但一定是八九不離十。
到底從哪些表現判斷呢?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又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雖然說的是「為仁」,喜哥倒覺得「成功為人」的本質就是「為仁」。你能不能「有出息」和你的「為人」有直接的關係。今天,喜哥就和大家說一說:一個人,終將「有出息」的5個先兆,有一個,也要恭喜你。
1、恭。為人恭敬。
為人恭敬、為人禮貌,才是一個人能成功最基礎、最根本的保障;它甚至比金錢、權勢、智慧、能力更為重要,更為行得通。正如俄國哲學家赫爾岑所說,「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法國思想家蒙田也說過,「禮貌無須花費一文錢,而贏得一切。」
一個人不懂得尊老愛幼、不懂得尊敬賢長、不懂得規矩禮數,試問有誰願意去幫他?所以說,為人恭敬、為人禮貌,是你贏得別人尊重和別人幫助的不二法寶,也是一個人「有出息」的一種表現,也是成本最低的成功手段。
2、寬。為人寬厚。
為人寬厚、為人大度,是一個人獲得好人緣的有效方法,也是一個人贏得眾人擁護的最佳手段。人緣好了,自然幹啥事都容易成功;能得到別人擁護,自然可以居於眾人之上。松下幸之助說過,「以溫柔、寬厚之心待人,讓彼此都能開朗愉快地生活,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事吧。」《宋朝事實類苑·祖宗聖訓》也說,「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
一個人若是為人刻薄、為人小氣,沒人會覺得他會有什麼出息。所以說,為人寬厚、為人大度,可以得人,可居眾人之上,可開闊自己的視野,可成就大的事業。豁達大度之人,有出息是早晚的事。
3、信。為人誠信。
為人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人獲取別人信任的必要條件。你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別人才願意用你,別人才願意把掙錢的機會給你,別人才放心與你合作。正如魯迅所說,「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易經》上也說,「人之所助者,信也。」
一個人,不講誠信,說話不算數,不知道他還算不算個人?正如德國的諺語,「失去信用等於碎了的鏡子,不可能修復。」所以說,人得講誠信;越是誠信的人,越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脫穎而出,越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出息。
4、敏。為人勤敏。
何為「勤敏」?勤敏乃勤勉機敏之意。勤勉,就是勤勞、勤快之意;機敏,就是懂得變通、懂得順勢。勤勉是能「有出息」的最基本的要求;懂得變通、懂得順勢,是一個人「更有出息」的必要條件。韓愈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愛迪生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商道有言,「賺錢之道,首在識勢,次在得人。」
說一千道一萬,一個人若是懶惰,必定毫無出息,誰也救不了他的窮;一個人若是不懂變通、不懂順勢,即使有出息,也必定是僥倖或累得夠嗆。所以說,一個人,既勤快又懂得變通,沒人能擋得住他成就一番事業。
5、惠。為人慈惠。
何為慈惠?就是一個人慈愛他人,又懂得分享。靠一個人的力量,只能發點小財;要想發大點的財,你就得會用人。用人之道,從根上說就是靠你的「慈惠」。無論你採用什麼樣的管理方式,最終是你用的人相信:和你一起,能得到更多、更實惠。正如《詩經》上所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孫子兵法》也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一個人,若是摳摳唆唆,捨不得與人分享勝利的果實,必然籠絡不了人心,難以有所出息。所以說,為人慈惠,才能讓別人願意跟著你幹;帶領眾人,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就是一個人「有出息」的5大徵兆。別總說,未來不可限量;別總說,我還年輕;也別總說,一切皆有可能。一個人,若是沒有以上5點特徵中的1點,可以肯定的說:這個人這輩子沒什麼大的出息。當然,人是會學習的,人也是會改變的;如果你參透了以上5點內容,相信你會越來越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