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春天到了,乍暖還寒,氣溫變化較大,又到了「扁桃體炎」的高發季節,反反覆覆的發作,給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了「痛苦」。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和我吐槽說到:「杜杜,我的扁桃體每年都要犯上3-5次,每次都是高燒,輸液才能見效。你總是說一側腫大的需要注意,那我這種常規頻發的「磨人精」到底需不需要割掉呢?」
「扁桃體在哪裡」
在咽喉部的深處,有一個由淋巴組織組成的神秘組織,叫咽淋巴環。咽淋巴環由相互交通的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鼻後方的咽扁桃體(又稱腺樣體)、舌根處的舌扁桃體、兩顎弓之間的顎扁桃體及咽鼓管口處的管扁桃體。我們俗稱的扁桃體為顎部可見的顎扁桃體。
這也就是為什麼看病時,醫生總是會對患者說「來,看看喉嚨,啊~~」,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看扁桃體。
「急性扁桃體炎」
多見於10-30歲之間的青少年,50歲以上和4歲以下患者較少見。主要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臨床上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較多見,也可見厭氧菌感染。
治療原則:臥床休息,流質飲食,多飲水,加強營養,咽痛較劇高熱時,口服解熱鎮痛藥。抗生素應用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青黴素是首選抗生素,根據病情輕重採取不同給藥方式,一般應用5-7天。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扁桃體不可小覷,它位於口咽兩側顎舌弓和顎咽弓之間的三角形扁桃體窩內,左右各一,因其形態中醫稱之為「乳蛾」或「喉蛾」,為咽淋巴組織中最大者。它是一免疫活性器官,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是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進入體內的一道重要防線。
扁桃體作為這麼重要的存在,為什麼在臨床上醫生有時會建議患者將扁桃體割掉呢?
一、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或雖無反覆發作,但曾引起咽旁系感染或扁桃體膿腫者,可實行扁桃體切除術,急性扁桃體周膿腫時也可考慮手術。反覆發作的頻率大概是:經醫生確診每年發作2-3次以上,連續發作2-3年以上可視為反覆發作。
二、即使沒有經常發炎,扁桃體過度肥大(III°大及以上),妨礙吞咽呼吸及發聲者,或者是因扁桃體肥大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者,可給予切除。
三、下頜角淋巴結腫大不明原因者;不明原因的低熱及其他扁桃體源性疾病,雖然扁桃體僅有輕微病變,甚或在視診上看不出病變,也考慮做診斷性扁桃體切除術,以澄清病因。對病灶性扁桃體炎多主張早期切除,在急性腎炎的早期實行扁桃體切除術已不列為禁忌,但4-8周病情穩定後手術較妥。否則可能出現「激惹」現象。對於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者,手術應謹慎。並發風溼性心臟病者,扁桃體手術以早做為佳。伴有慢性扁桃體炎的風溼性關節炎者,實行扁桃體切除術後半數以上可獲療效。低熱未查出其他原因,而扁桃體有明顯慢性炎症者可考慮手術;即使無慢性炎症可見,也可試行手術。
四、其他扁桃體疾病如扁桃體角化症,良性腫瘤等可進行扁桃體切除;對於惡性腫瘤應謹慎選擇適應症及手術範圍。
五、其他:白喉帶菌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切除扁桃體並繼續治療和觀察;某些手術的前驅手術,如顎咽成形術,莖突截斷術等。
哪些情況下不建議割除
第一,急性扁桃體炎發作後不滿兩周。通常在發作後2-4周後實施手術較為合適,但若發作頻繁,不能久等,可考慮在發作消退後數日實施,術前術後均應使用抗生素。
第二,造血系統疾病及凝血功能減退者不宜手術,除非有條件實行周密的術前檢查和正確的術前術後治療者。
第三,顯著的高血壓未能控制,患者心臟有嚴重疾病,且代償機能不良者。
第四,老人及四歲以下兒童沒有特殊情況不做手術。婦女月經期間或月經前3到5天內不宜手術。
第五,乾燥性咽炎患者,除非扁桃體病變嚴重,最好不行手術,因常在手術後症狀加重。
編者有話說
總之,既反對無論有無適應證,一概加以割掉的「手術無害論」,也要反對慢性發炎的扁桃體採取姑息的態度。對病灶性扁桃體,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才是硬道理。
作者:杜晶豔
審校者:辛忠海
編輯:杜晶豔
2019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特別競技賽案例徵集火熱進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賽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