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習了並且時常溫習它,不也是很快樂嗎?當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當然很好,可是你知道你的學習方式是什麼樣的嗎,你的學習過程中又有沒有誤區呢?
剽悍一隻貓在他的新書《一年頂十年》中就有提到這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就來和你分享一下有關學習的3個坑。
不知為何,有些人總是要等到學飽了,學透了,才可以去用學到的知識去做事情。比如說,我之前也是有這種情況的,在數學、物理等這些學科上,老師總是會給我們出一些小的練習題,但是我就會很抗拒,不去做,直到老師最後講完了,我才開始去做。可是當我當了最後去做的時候,我發現我前面的知識並沒有完全地理解,直到經歷了這樣的情況好多次,我才發現,原來我之後和別人的差距就在於我先前學了一點點的時候沒有去實踐和練習。
因為那時候的我太愛完美,不希望別人看到我的小缺陷,不敢犯錯。於是,最後,我學地越來越糟糕了。
現代的人已經進入一個知識付費的時代了,於是我們總是以為,在知識付費上,我們學飽了,學透了,報了很多很多的知識付費的課程,自己潛心鑽研,好好學透,才去實踐和運用,其實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誤區。
你可以回去好好梳理一下,有多少知識付費的課程買來了之後,並沒有怎麼好好聽,甚至有些課程你都記不起曾經竟然買過。我之前整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很多的課程沒有聽過。
還有為什麼這類人會有要學透了,才開始去運用和實踐的這種心理呢?我想這主要還是給自己找藉口,沒有行動力,想給自己拖一會兒,結果拖著拖著就拖沒了,把自己內耗完了,就沒有精力去做了。
那麼,這種情況該怎麼解決呢?非常簡單,那就是立馬去做,提高自己的行動力,不給自己找藉口。行動力強的人,學習能力也會提高。
你知道在一個課堂教學中,誰的收穫最大嗎?我覺得是老師,教的人其實收穫最大。還記得嗎,高中數學老師總是能機敏地反應某道題他講了多少遍。其實,我也是這樣,當我寫下這篇分享文章的時候,我的收穫也是特別大的。我已經不只是作為一個純粹的學習者,還是一個分享者和傳播者。非常感恩讀者朋友們,你們對我的幫助最大。
得到專欄《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裡,提到以教為學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個案例。
作者應聘了個女老師,這個女老師說她不僅能教英語,還能教日語。作者問起她我為什麼會兩門語言,她說她說她本來是不會日語的,就有一天朋友找到她問有沒有教日語的老師,朋友說他開了一個日語班,但是日語老師臨時有事來不了,她問日語老師需要教授什麼水平的,朋友說零基礎的。於是,這位女老師答應了教日語,她一邊報了一個日語零基礎班,另一邊在教別人日語,把自己學的馬上就輸出了出去。結果,你猜怎麼著,她的那些學生對她還挺滿意的。
很多人可能對此都很費解,但是拋開其他的,只談教和學,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從中對此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了。這位女老師真得是太懂得如何輸入和輸出了。我十分地佩服。
所以,下次學習的時候,不妨開始多多地輸出,幫助解答別人的問題,你自己也會把問題和知識再溫故一遍,這樣多了,你慢慢就會成為學霸的。這是一個老師分享給我的經驗。希望對你也有幫助,當然,重要的還是要開始去做!
人們總是會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可是,當我們總是遭遇到別人對我們的過分地批評和挑剔的時候。特別是當你的親近的人總是愛對你指責抱怨,用一種極其完美主義的眼光來看待你的時候,你真得會感覺到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他的基石嗎?
所以,當我們談論失敗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談論對錯誤的包容和接納,就必須談論如果你是否用一種完美的眼光挑剔自己。
如果你剛好是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學會接納自己。沒有所謂的錯誤和失敗,一切都只是經驗而已。
以上分享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對你也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