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智能交通建設,智能交通市場潛力也十分龐大。隨著時代發展,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也當抓住機會。
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智能交通建設,智能交通市場潛力也十分龐大。隨著時代發展,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也當抓住機會。
利用大數據 智能交通實現對城市科學管理
智能交通市場龐大
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智能交通建設。據估算,到2015年,全國將實現對高速公路、國產幹線公路、中國路段一些交通運輸狀況的感知還有監控,到 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總體水平達到一些發達國家2010年的水平,基於這種規劃要求,智能交通體系實現跨區域,大規模智能交通汽車運用和協同運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務和高效的物流服務。目前來看,智能交通產業總產值規模可能會超過1000億,因為市場預期十二五期間就能夠達到這麼一個數字,十二五規劃也指出,十二五期間可能將有200個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揮中心,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投資約450個億,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投資到350個億,其他交通智能系統投資約300個億。這個就是目前大概行業投資的一個規模,未來它投資的具體的一個數字。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用大數據指揮交通
綿陽城區的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近日投入試運行,城區210個路口實現智能聯網聯控。系統包括五大子系統:一是道路交通信號智能控制系統:將現有210 個路口的單點控制方式通過改造實現聯網聯控;二是道路智能交通信息採集系統:針對不同類型的道路採用微波、視頻、線圈等檢測方式實時採集交通流量,掌握重要路口、區域路網、全市路網的交通態勢;三是道路智能交通信息發布系統:採用包括led交通誘導屏、網際網路站、手機微信、電視等多種方式發布交通路況信息;四是道路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建成全市統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指揮中心,充分發揮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指揮調度功能;五是道路智能交通集成平臺:集數據實時採集、實時控制、實時發布、數據挖掘分析等功能為一體。該系統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綿陽城區日益擁堵的交通現狀,提升綿陽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
智能交通大數據平臺的組成
在智能交通新時代,像綿陽這樣,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實現對城市交通智能控制已十分普遍,大數據已成為智能交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在智能交通領域應用問題主要集中在面對多樣、封閉的運行環境,交通數據收集管理,保證數據的質量和快速應用上面。智能交通大數據管理平臺的應用將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智能交通大數據平臺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城市交通信息數據系統、城市交通綜合監測和預警系統、城市交通碳排放實時監測系統、公交都市管理系統、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
城市交通信息數據系統是基於大數據應用技術的交通行業信息共享交換中心,數據中心建立以後,將成為城市交通信息的樞紐。
城市交通綜合監測和預警系統可以實現對整個城市交通狀況的實時監測。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城市交通中可能發生的大面積交通癱瘓作出有效的預判。同時,該系統也可以引導公眾出行,為公眾提供全面、及時的出行信息,真正達到綠色交通的出行要求。
城市交通碳排放實時監測系統是一個實時碳排放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全市的實時監測。在一定時期內的車輛碳排放情況,可以一目了然。為改善城市空氣環境,治理汽車尾氣排放提供數據支持。
公交都市管理系統包括客流區域的監測、公交走廊的監測、公交安全監測與評價體系、以及投資效益分析。該系統的應用,有助於提升城市內公交車運行效率。公交管理部門可通過適時調整公交運力、運量,合理配置公交資源,使公交出行更加便捷、順暢。
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是交通路況信息的發布平臺。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可通過該系統,以多種媒體形式,向公眾發布信息。市民依靠這些信息可以調整自己的出行路徑和方式,避開擁堵路段,更加快速到達目的地,並有效節約了時間和資源,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服務水平。
智能交通綜合平臺應用效果
大數據平臺試運行收穫多
以往交警使用的系統設備全部為模擬產品,大部分工作環節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重要線索無法及時發現,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應用。為改變這種狀況,承德市交警部門實施了「大數據」建設,引入實時指揮、違法狀況分析、布控報警聯動、套牌檢測、軌跡分析等功能。平臺試運行一個月,通過技術手段,分析判斷出 500多輛套牌嫌疑車輛,其中近20輛為計程車。
交通信號智能管控
煙臺市2011年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包括「一個管控平臺,十二大集成系統」建設,共增設高清監控328處、電子警察103個路口、卡口23處,智能誘導系統41處、流量採集點49處、智能信號控制300處。系統投入使用後,城區闖紅燈、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等違法率降低50%;早晚高峰主幹道同行速度提高14.6%和12.1%,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3.5%,城區擁堵程度有「中度擁堵」下降為「輕度擁堵」。
除去交通信號系統的智能管控,煙臺市率先實現了市區主幹道的公交車交通信號優先。煙臺市1路公交行駛路線貫穿煙臺市最繁華的南大街全線,全長近20公裡。煙臺市交警支隊交警王健對說:「1路公交全部車輛安裝了信號發射器,要通過的25個路口也全部安裝了信號接收裝置,當1路公交接近路口時,信號燈會根據1路公交的車速和距離,適時調整信號燈時長。1路公交全程運行時間縮短5—10分鐘。」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1路公交得到了信號優先,就將影響周邊交通流量,而智能交通系統就需要找到其中的平衡點,「這些都是通過大量數據的計算得到的結果。」
智能系統的自動化
除去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大數據、雲計算的智能管控系統還能實現更多更強大的功能。比如,乘客打車時物品遺落,但無法說清車牌號。交警接到報警後,根據乘客乘車行駛的線路和時間,用時不到5分鐘,就檢索到了乘客所乘車輛;凌晨時間通行的車輛,除去計程車外,一般情況都會單向行駛,不會在市區內亂轉。一旦凌晨時段一輛汽車反覆通過某幾個路口,就可能存在違法行為嫌疑,系統會自動報警。而對於可能存在的假牌、套牌車,智能管控系統會自動甄別車牌號並報警。特別是套牌車,同一時間不同路段出現2個同樣號牌,系統同樣自動報警。系統啟用以來,共查處假套牌車276輛,協助偵破刑事治安案件40起,涉嫌金額達2000萬元。在刑事案件中,很多會跟蹤受害人。通過系統,很迅速就可以得到跟蹤車輛的信息。智能平臺可以為公安各警種提供服務。
沿著智能交通發展的前沿技術,在大數據和物聯網等環境的支持下,未來的智能交通,車輛開始成為道路交通信息源,高速行駛的汽車上可以隨時接入寬帶網際網路,手機可與汽車對話,駕駛員的血壓和心跳等身體狀況在線監控、一旦需要可通過車路交互發給有關單位,大型貨車和客車的自動編隊運行已經在公路上試驗,自動行駛從實驗室走向應用的步伐在加快……
標籤:
智能交通[30] 監測系統[3] 物聯網[2]
[整理編輯:CK365測控網]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CK365測控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CK365測控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