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部 分 選 擇 題 ( 共 3 5 分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 人力資源管理在執行招聘、晉升等職能時所使用的各種測量方法和技術是
A. 選拔性測評 B. 預測性測評
C. 配置性測評 D. 開發性測評
2. 可看作績效評估過程的人力資源測評類型是
A. 頂測性測評 B. 選拔性測評
C. 配置性測評 D. 考核性測評
3. 具有聰明、 理性、 好奇、 精確和富於批判性等人格特徵, 喜歡智力的、 抽象的、 分 析的、獨立的定向任務這類研究性質的職業類型屬於
A. 實際型 B. 藝術型
C. 研究型 D. 社會型
4. 卡特爾認為決定了一個人的一般「風格與節奏」的是
A. 氣質特質 B. 能力特質
C. 動力特質 D. 環境形成特質
5. 先定性描述後再定量刻畫的量化形式是
A. —次量化 B. 二次量化
C. 類別量化 D. 順序量化
6. 採用二值記分估計題目難度時, P 值越小,則難度越
A. 大 B. 小
C. 不確定 D. 平均
7. 事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素質測評的重點,同時也是人力資源測評理論與實踐的重點的是
A. 身體素質 B. 文化素質
C. 心理素質 D. 知識素質
8. 認為智力的實質不是單一的 G因素,而是由空間表象、 計數、言語理解、 詞語流暢 性、推理、知覺速度和聯想記憶 7 種不同的基本能力構成的是
A. 雙因素論 B. 流體和晶體論
C, 三維智力結構 D. 群因素論
9. 通過學校和社會經驗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組合,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的是
A. 環境適應能力 B. 流體智力
C. 學習的能力 D. 晶體智力
10. 被稱為智力測驗的鼻祖和奠基人的是
A. 戴維 B. 比奈C. 弗農 D. 卡特爾
11. 基因、性別等因素構成影響人格的
A. 環境因素 B. 生理因素
C. 遺傳因素 D. 心理因素
12. 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是
A. 弗洛伊德 B. 榮格
C. 阿德勒 D. 弗洛姆
13. 由人的先天本能基本欲望構成的人格結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部分是
A. 自我 B. 超我
C. 先我 D. 本我
14. 16PF得以建立的人格理論基礎是
A. 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 B.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C.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D. 比奈的人格測驗理論
15. 對空間知覺、機械理解、動作敏捷性等進行的測驗是
A. 書寫能力測評 B. 機械能力測評
C. 操作能力測評 D. 創造能力測評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試卷第 2 頁(共 5 頁)
16. 畫家需要的良好的空間知覺能力及色彩辨別能力屬於
A. 特殊能力 B. 技能技巧
C. 一般能力 D. 能力傾向
17. 人們親身實踐的認識與體會,是在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是
A. 理論知識 B. 經驗知識
C. 生活知識 D. 生產知識
18. 將全體被評估人員的績效從高到低進行依次排列的績效評估方法是
A. 關鍵事件法 B. 強制分布法
C. 配對比較法 D. 排序法
19. 評價者因員工的個人特徵, 如種族、 宗教、性別、 年齡、外貌等方面原因產生的誤 差屬於
A. 分布誤差 B. 對比誤差
C. 偏見誤差 D. 暈輪誤差
20. 在保持對財務業績關注的同時,清楚地表明長期的價值和競爭業績的驅動因素的績效評估方法是
A. 平衡計分卡 B. 關鍵業績指標法
C. 基於勝任力的績效評估體系 D. 360 度績效評估法
21. 主試者針對某一問題對被試者作連串發問,直至無法回答,直至有意識刺激被試者,觀察被試者反應的面試是
A. 常規面試 B. 壓力面試
C. 情景面試 D. 行為描述式面試
22. 為打破隔膜,減輕被測試者緊張情緒,提出友善、客套、比較隨便話題的面試階段是
A. 熱身階段 B. 熟悉階段
C. 核心考察階段 D. 結束階段
23. 根據第一印象作出的對被試者的整體印象與評價是
A. 首因效應 B. 暈輪效應
C. 選擇性知覺 D. 他人的影響
24. 通過觀察被試者在解決人際矛盾和人際衝突過程中的行為來評價被試者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是
A. 小組討論 B. 公文處理C. 管理遊戲 D. 角色扮演
25. 計算機自適應測驗的理論基礎是
A. 人一崗匹配理論 B. 經典測量理論
C. 項目反應理論 D. 概化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 題卡」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26. 人力資源具有的特點是
A. 時效性 B. 不可再生性
C. 可再生性 D. 主觀能動性
E. 階級性
27. 測評標準包括
A. 測評標誌 B. 信度
C. 權重 D. 測評標度
E. 效度
28. 艾森克人格問卷分量表包含的測量維度為
A. 內外傾性 B. 情緒穩定性
C. 倔強性 D. 效度
E. 信度
29. 績效評估比較法的具體方法有
A. 排序法 B. 強制分布法
C. 混合標準量表法 D. 關鍵事件法
E. 配對比較法
30. 人事測評結果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A. 文學表述法 B. 表格表述法
C. 圖形表述法 D. 定量表述法
E. 比例表述法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試卷第 4 頁(共 5 頁)
第 二 部 分 非 選 擇 題 ( 共 6 5 分 )
三、 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
31. 人力資源測評
32. 複本信度
33. 投射
34. 績效評估
35. 選擇性知覺
四、 簡答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30 分)
36. 簡述人力資源測評的意義。
37. 簡述測評權重的確定方法。
38. 簡述主觀性試題的特點。
39. 簡述績效反饋的原則。
40. 簡述評價中心的特點。
五、 論述題(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41. 論述人力資源測評的基本原理。
42. 論述職業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