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圍在一起討論高考作文,而不是數學、英語或物理?因為,這是我們現在唯一還看得懂的東西,所以,今年高考的狂歡都在上午了!——佚名
2020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新出爐:談對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個人物哪個感觸最深!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高考有一句俗語:「得作文者得天下,失作文者失前途!」從企業管理方面來談,作者分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管理者——齊桓公:志向高遠,心胸寬廣,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齊桓公以他不計一箭之仇的明智任用了管仲,開創了一個時代,成為一代霸主,譜寫了歷史上最壯麗的一篇史詩。
一個管理者想有效地行使領導職能,僅靠制度化的、法定的權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擁有令人信服和遵從的高度權威,才能對下屬產生巨大的號召力、磁石般的吸引力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一個管理者必須具備賢良的品德和優秀的執政能力,志向高遠,心胸寬廣,同時與人交往注重誠信,做到和睦相處,從而創造和諧的社會氣氛,這一點齊恆公做到了。
二、執行者——鮑叔牙:不計私利,謙虛禮讓,唯才是舉。
鮑叔牙的角色在當今企業中相當於高管、執行者,鮑叔牙以他知人讓賢的君子胸懷、大仁大義的高風亮節,不計私利、謙虛禮讓為管仲搭建了一座施展才能的平臺,成就了他的一代英名。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鮑叔牙的寬宏大度,就不會有史冊中管仲的輝煌業績。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高管都遇到能力比自己強的人,而多數人會選著性避免隊伍裡面有這種人的存在,這樣是不明智的選著。
如果發現有能力比自己強或者在某個方面比自己強的人,我們應該在相應的工作中給他平臺,這樣你能在新的領域學習更多知識,因為遇強則強,身邊有比你能力更強的人會激發你學習的動力,以及提升自身的技能。另擇,當你用人得當,工作效率將會事半功倍,老闆對此將會更加認可你的工作及你對工作的態度。
三、實施者——管仲:才能出眾,恪盡職守,家國情懷,兼濟天下。
可以說鮑叔牙是管仲的伯樂,當然管仲最終也沒辜負鮑叔牙的舉薦,用他的才能恪盡職守,家國情懷,兼濟天下。這也成就了後面管仲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俗話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這個世界上千裡馬很多,但是伯樂很少。遇見伯樂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你拋熱血啥汗水的時代。
企業有可能是我們的平臺,然而管理者有可能就是我們的伯樂,首先我們要認清自己的實力才幹,當遇見時一定要抓住機會全力以赴。
齊桓公志存高遠,不計過往,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業;鮑叔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管仲的優勢,不計個人利益、謙虛禮讓,向齊恆公推薦管仲;然而管仲,個人能力突出、恪盡職守、全力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他們的人個魅力和為國為民的情懷,不但讓他們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重要作用,展現出獨特人格魅力和思想價值,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值得尊重和學習,能夠讓我們從歷史人物中獲得啟發。
一個國家的治理遠遠比一個公司一個企業的管理難,但是它們也有著相同之處,不管是:管理者、執行者、實施者;還是在「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都是能達成共識的。
生命之中最快樂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懶惰,而非失敗。
榜上名固可喜,名落孫山亦莫惱,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的,格勤教育在此預祝:全國高考生考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