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心與心的交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0-12-13 中國軍網

閒來讀閒書,把日子過得慢了下來,也勾起一些陳年記憶與思考。看「大家小書」叢書之葉聖陶《寫作常談》,不禁自問,寫作真的有秘訣嗎?

答案是肯定的。君不見,書店裡從中小學教輔到大家專著,介紹寫作理論與技巧的書籍五花八門,都說得頭頭是道。20世紀80年代,我在大學讀哲學專業,開設的課程裡竟然有《寫作通論》《語法修辭》和《古代漢語》,可見學校對寫作理論教學的重視。當年新聞系校友提出「扎紮實實打基礎,勤勤懇懇練筆頭」,想必他們對寫作的理解更為真切。

關於如何寫作,有多少專家就會有多少種解讀。比較起來,更覺得葉聖陶說到了根本:「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並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寫作就是這樣的心與心交流。對於這一點,巴金看得更重,甚至把它稱作「萬能鑰匙」。他創作出名後,許多讀者向他請教寫作秘訣,開始他回答不出,後來慢慢有了體會,那就是把心交給讀者:你把心交給讀者,讀者也會把你當成朋友,就願意向你傾吐他們心裡的話。我常常根據讀者來信檢查自己的寫作效果。沒有讀者,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他還說,從「牛棚」出來後寫的《隨想錄》,甚至是當作了遺言來寫的,他要把真實思想和心裡話留給讀者。

從歷史上看,大凡大師林立時期,均得益於無數仁人志士的文化堅守和精神氣度。20世紀,金嶽霖、陳寅恪、豐子愷、葉企孫、傅斯年、嚴怪愚……一批大師巨子,他們或率真耿介、狂放血性,或溫情純淨、寬容仁愛,均以鮮明個性構成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群像。僅是西南聯大就培養了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汪曾祺等著名作家,以後更是寫出了《圍城》《背影》等許多傳世佳作。

也有無師自通者。戰士作家高玉寶入伍前幾近文盲,入伍後卻創作了自傳體小說《高玉寶》等多部長篇。表面看,高玉寶與錢鍾書等人的成長路徑不同,實則殊途同歸。他除了刻苦補習文化,備嘗艱辛的人生路和彌足珍貴的戰友情為他的文學創作攢足了「本錢」,也讓他悟出了寫作的精髓。蘇聯作家、語言博士費德林曾評價說:「高玉寶寫了一部真實的天才作品。」

按照葉聖陶的理論,寫作就是寫話,寫讀者願意聽的真話。因為只有掏心窩子、足夠誠實,說話才能打動讀者。著名作家麥家在公眾面前說話總是少而精準,有人評價是「一字一滴血、一鞭一條痕」。在自己的新書《人生海海》發布會上,當女主持人出場時,他難掩一絲羞澀,但說話仍是擲地有聲:「你來了,我心中雷霆萬鈞。」主持人感嘆,有的人的話是口水做的,有的人的話是血水做的。而這種由「血水」做的真話又總如童言般真實樸素。麥家成功後,各種榮譽和金錢放在了他的面前,他卻說,如果人生能夠選擇,自己寧願把所有成功換一段溫暖無缺的童年,因為那時的自己沒有人情練達。甚至感到,一輩子只在童年生活過,其他的,只是回憶。

高爾基說:「真實和樸素是親姊妹,美麗是第三妹妹。」文章的美麗建立在真誠質樸之上。古人論詩有「四種高妙」說: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其中以自然高妙為上乘。「非奇非怪,剝落文採,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這種自然含蓄的藝術追求非真誠質樸不可得。越是深沉的情感,越是需要清淡的筆觸來傳遞,這樣看似落得很輕,其實觸點很實。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作家有時也會高調,也有自己的秘密,有人也企圖在「包裹」中保護自己。但寫作總離不開想像,而想像是真實的欲望和衝動的文本,是一個人最原始真實的東西,幻覺裡沉浮著真實的人生。大量的情形是,作家隱藏在想像的角色後面談論自己,故事雖「包裹」了真相,卻暴露了真實的欲望。如同一面鏡子,在故事中,讀者照見了不同的「我」,也看到了「作者的心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法國作家埃裡克-埃瑪紐埃爾·施米特說:「在文學作品中,秘密和不安定讓我更富有成效。」

童年時,我曾夢想長大做一名科學家或工程師,入伍後被某報社聘為特約通訊員,偶像變成了名記者。那時候,常把一些新聞前輩的作品當作範文來研讀,身上揣的「口袋書」是《解放軍報通訊》。1979年某期通訊上刊登過全軍新聞評選獲獎作品《直升機代替了馬拉爬犁》,至今還記得文中的一些句子:「下午三時,從新疆北部哈巴河起飛的一架直升機,在扎馬納什邊防站緩緩降落。邊防站指導員在電話裡高興地告訴記者,戰士們看到祖國的飛機第一次在邊防降落,無不歡喜若狂。」這不假修飾的白描,哪是報導邊防建設成果,分明是在傳遞領導機關與邊防官兵情同手足的情感。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入伍多年,多在機關工作,寫了無數的文字,獲得過各種獎項,但檢索所作,鮮有質文益彰者。評價自我,充其量是個「半吊子」寫材料的人。讀《寫作常談》,感受深的不只是如何作文。

相關焦點

  • 回望2017,我的軍報我的「歌」
    2017年1月1日,《解放軍報》順利實現新一輪改版。不少來自基層一線的讀者都用「良師益友」稱呼軍報。
  • 中國軍網「兩會雲端會客廳」獲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12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京舉辦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中國軍網作品《雲端會客廳——異地「面對面」話抗疫》(作者:李鵬 欒寶玲 李小琳 李照琦 蘇鶴 楊殿基 樊斌 趙雷)獲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第四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的人民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緊緊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
  •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鎖定大年三十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海報中國軍網、強軍網訊 記者金婧怡報導: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部隊官兵點擊進入中央軍委機關網即可收看整套晚會節目;全國網友可以通過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客戶端、軍報記者微博,以及中國軍網抖音號等平臺,收看節目精彩片段。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以「追夢強軍賀新春」為主題,突出戰味、兵味,充分展現廣大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嶄新風貌。
  • 習主席關注的《解放軍報》是一份什麼樣的報紙
    它在長徵途中成為了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唯一喉舌,這份報紙,便是《紅星報》。短短九個月,堪堪二十八期,《紅星報》卻將一段段珍貴的史料,一聲聲振奮的鼓與呼,濃縮在一張張四四方方的油印紙上。這一篇篇新聞稿的背後,是歷史,也是號令;是對紅軍的有力指導,也是保證部隊完成長徵的精神鼓舞。
  • 是義務是夢想,更是榮耀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徵戰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代表團成立大會,8月29日在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軍事體育訓練中心舉行。那些即將代表我軍參加世界軍人運動會的體育健兒,是經過嚴格選拔出來的精兵強將。參加了5屆奧運會、奪得了7枚奧運跳水獎牌的俄羅斯選手薩烏丁,被中國跳水夢之隊稱之為「跳水沙皇」,也是一名有著中校軍銜的軍人。
  • 解放軍駐澳門特種部隊擊斃CIA特工?軍網道實情
    「無中生有」篇    謠言案例:【緬北戰事升級,數百中國公民被困】2015年1月18日,有媒體援引緬北民族武裝消息稱:緬北戰事進入全面升級狀態,受戰火影響,約2000平民身困戰區,其中包括數百中國伐木工人、玉石商和金礦業主,並且很難統計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在內。事後,解放軍報「軍報記者」微博進行了及時澄清。
  • 耳邊時刻響著衝鋒號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被原瀋陽軍區評為「愛軍精武標兵」,被原四總部評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深秋時節,正在科爾沁草原駐訓的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中軍帳」裡,旅黨委議戰議訓會開得「火藥味」十足。 「偵察力量建設還不完善,宿營痕跡清除不徹底……」黨委副書記、旅長周玉印一針見血地指出部隊駐訓中存在的問題,讓不少在場的官兵如坐針氈。
  • 砥柱人間是此峰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此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正經歷一場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此刻,世界依然被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雲下。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對全人類的一次大考。 中國為什麼「能」?為什麼這樣大的災難衝不垮中國?打不倒中國? 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東方,投向謎一般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 軍報前身《浪花》創刊使命:效力於被壓迫階級
    在古田會議紀念館陳列的《浪花》創刊號前,參加中國記協「重溫長徵史 重走長徵路」活動的編輯記者通過手機瀏覽解放軍報客戶端。出生於軍人家庭的人民日報編輯葛亮亮,對軍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2015年12月25日,習主席視察解放軍報社時強調,堅持軍報姓黨、堅持強軍為本、堅持創新為要,努力使解放軍報政治上更強、傳播上更強、影響力上更強,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持。今天學習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浪花》是一份生動的教材。
  • 「最後一公裡」:解放軍報訂閱的「六個答案」
    (圖片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官兵的手裡拿著解放軍報,領導的案頭放著解放軍報,統帥的心中裝著解放軍報,關鍵時刻,解放軍報就是壓艙石,就是定音錘,就是無形利劍…… 在習近平主席視察解放軍報社一周年之際,解放軍報備受關注,訂閱解放軍報也成了部隊和地方讀者關注的焦點。
  • 這個冬天很溫暖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要是能裝個熱水器該多好……」董錦濤把這個心願,悄悄發到旅強軍網的基層論壇頁面上,戰友們紛紛跟帖留言。「新營房即將竣工,給老營房裝熱水器這事兒,懸」「基層的冷暖疾苦,希望上級給予關懷」……官兵們的熱烈討論,很快傳到旅領導耳朵裡。「你的建議旅首長十分重視,正在想方設法解決困難。」一次交班會後,指導員晏祥敏把這個消息告訴董錦濤。
  • 聚焦備戰打仗推進軍糧保障創新發展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我國現行的軍糧體制是在國家主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軍糧供應體制,軍糧供應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軍隊提報需求,地方組織保障。多年來,該體制保證了部隊日常訓練、戰備演練和執行重大任務軍糧供應順暢安全可靠。 進入新時代,軍委後勤保障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不斷研究推進軍糧創新發展,完善供應機制辦法,提升保障質量效益。
  • 中國海軍司令員訪美有助於推動兩軍務實交流
    中國海軍司令員訪美有助於推動兩軍務實交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5日 23:34 來源: 來源:新華網中國國防新華網北京4月5日電(白潔 羅懷宇)外交部發言人秦剛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對美國的訪問是今年中美之間一個重要交往項目,對促進兩軍、特別是兩國海軍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動雙方務實交流與合作將起到積極作用。
  • 「小推車」見證大國力量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去年10月,武漢市軍地有關部門剛剛完成新一輪動員潛力調查。質量、位置、使用狀況……一條條翔實、精準、可靠的動員潛力數據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為工程建設迅速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時代的「小推車」更加高效。面對嚴重疫情,一大批汽車、手機等製造企業紛紛改線跨界,加入生產口罩的大軍,最快一家企業僅用76小時就造出口罩機。
  • 印軍設置帶刺鐵絲網挑釁中國,解放軍特戰部隊出動
    《今日印度》指出,9月7日在班公湖南岸發生了小規模衝突後不久,中國軍隊在班公湖北岸的「手指」地區的山脊上開始了新的集結。消息人士稱,解放軍的部署和活動明顯增加。針對7日班公湖南岸的鳴槍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印軍再次非法越線挑釁發表談話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
  • 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架大喇叭放歌,知情人士:印軍已"四面楚歌"
    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架大喇叭放歌,知情人士:印軍已"四面楚歌" 2020-09-17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軍報多次提「洩密」:航母不能亂拍 外賣不能瞎點
    3月25日,中國軍網刊發《拍戰機、曬航母滿足一時好奇,洩密該向誰哭》文章指出,拍照在留下美好瞬間的照片上、視頻裡,我們國家的軍事機密也可能被你一同「裝」了進去。記者注意到,針對洩密一事中國軍網近日連續三天發文。
  • 網絡時代如何閱讀 以軍報為友考量軍人眼光和定力
    《解放軍報》之於我,就是這樣的良師益友。軍訓結束後,學校組織了一次「軍訓伴我成長」的徵文,我把讀軍報的體會和軍訓中的酸甜苦辣一起打包,寫進一組《軍訓日記》中,沒想到獲得最佳徵文獎。打這以後,我喜歡上了軍報,不時讓在部隊工作的爸爸把報紙借回家,有空就瀏覽一遍。
  • 王年一:軍報「一一三事件」親歷記
    1967年1月13日,《解放軍報》社爆發了奪權事件,一般稱之為「一一三事件」。有人在刊物上很簡略地寫過這個事件,而我親歷了這一事件(我原是高等軍事學院政治部宣傳部的幹事,1966年8月借調到軍報,在文藝評論組當編輯),又在這一事件中犯過錯誤,我再來寫寫這一事件,希望能夠說得更清楚一些。軍報的老同志大都健在,我說得不準確、不妥當的之處,請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