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月下旬,寒假的腳步越來越近,學生們的過年「大禮包」你準備好了嗎?除了家庭作業之外,小編還為您準備了一些特別的「年貨」,讓學生在家裡「葛優癱」的同時也能開闊視野。
談到電視、電腦、手機、網絡,或許老師家長會談虎色變。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生活處處皆學問,屏幕中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知識,難的只是在於如何挑選出適合學生觀看的內容而已。今天推薦的內容便是小助手挑選出的2019年度廣受好評的紀錄片與TED演講素材,拿走這份清單,讓孩子們可以邊學習語言邊增長見識,同時體會視覺美感!
2019熱門動畫TED
暑假期間,我們曾向老師們推薦過TED-ED頻道,動畫的形式比演講更加有趣,而且選題也非常有趣,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受到了許多老師的肯定,那給學生的大禮包當然不能少了這麼有趣的存在咯~
Schr dinger's cat: A thought experiment in quamtum mechanics
物理學家玻爾曾說過:「誰要是第一次聽到量子理論時沒有發火,那他一定沒聽懂。」這句話表達了量子力學是多麼的令人費解,而「薛丁格的貓」是諸多量子困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這個TED動畫短片就從介紹「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入手,用明快的畫面和幽默的語言介紹了量子力學的起源和應用,看起來非常輕鬆愉快,告訴你的學生,其實量子力學並不遙遠哦!
Why is this painting so shocking?
說到著名畫家畢卡索,學生們一定很熟悉,這位創造了立體主義繪畫風格的畫家留下了多幅名作,《格爾尼卡》就是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但《格爾尼卡》這幅舉世名畫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歷史環境中創作出來的?對於畫面我們又該怎樣解讀?畫面中的每一個角色又象徵著什麼?TED用動畫給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回答,告訴每一個觀眾,和平不易,需要珍惜。
The most groundbreaking scientist you never heard of
在地質學概論以外的地方, 很少有人聽說過尼古拉斯·斯坦諾。 但一開始,斯坦諾是一名屍體解剖學家, 他致力於研究不同物種間共有的器官。直到有一天,他在解剖鯊魚的時候發現了鯊魚的牙齒與山上的奇怪石頭有相似之處,從而開啟了他對地球起源的探索。從一顆牙齒到一個45億年歷史的星球,這個認識為地質學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達爾文提供了靈感。正如斯坦諾的格言所說:「我們所見的很美,我們所知的更美,而最美的是我們所未知的。」探索,永無止境。
How tall can a tree grow?
你一定思考過這個問題:一棵樹究竟可以長多高?現在世界上最高的樹當屬高達100多米的加利福尼亞紅杉,但奇怪的是,沒有紅杉超過130米,這仿佛是它們的生長極限。究竟是什麼阻擋了它們無限制的生長呢?究竟是樹木自身的生長系統限制,還是它們敵不過地心引力的強大呢?看完這個視頻,一定能滿足你的好奇心。
The surprising link between stress and memory
學生時代,很多人都有過在考場上大腦空白的經歷,明明背的很熟的內容怎麼瞬間想不起來了呢?答案在於壓力太大了。TED的這期視頻將告訴你短期壓力如何影響內容記憶,以及如何讓壓力為我所用? 如何在最重要的時刻保持鎮定和冷靜? 這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保持好心態才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如,展現真正的實力。
2019高分紀錄片——自然篇
《航拍中國(第二季)》
《航拍中國》系列一直以全航拍為特色,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展示美麗中國、文明中國和生態中國。隨著鏡頭的轉換,觀眾似乎變成了一隻鳥兒,遨遊在中國這片美麗的天空,觀日出日落,遊山海湖泊。
在第一季播出引起了巨大反響之後,第二季在2019年上線,在創作上它總體延續了第一季的基調和風格,在省份選擇上,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地點布局,七集分別為浙江、甘肅、內蒙古、廣東、四川、福建、江蘇。不管有沒有你的學校所在的省份,獨特的角度和小眾的選景都值得向學生推薦,讓他們去發現中國的美。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數百萬年前,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將地殼撕扯得支離破碎,由此創造出七個蔚為壯觀的大陸。時光荏苒,每個大陸都孕育了別具特色的野生動物。從鬱鬱蔥蔥的南美洲叢林深處到冰雪覆蓋的亞洲山巒之巔,從歐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廣袤平原。
BBC的《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開啟了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現了匪夷所思的動物行為,講述鮮為人知的動物故事。這部紀錄片將告訴學生們豐富多樣的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長繁衍,同時揭示在人類主導的世界,動物們所面臨的不同挑戰,讓他們獨自進行關於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思考。
《我們的星球》
《我們的星球》採用了令人驚豔的攝影和技術,並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域和那裡的動物居民。這檔耗時4年的大製作節目在遍布全球各個大洲的5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拍攝,600 多名工作人員共計花費超過 3500 個拍攝日,從偏遠的北極荒野和神秘的深海到廣袤的非洲地貌和南美多樣化的熱帶雨林,全面關注全世界生態多樣性的廣度。推薦給學生吧,了解生態才會明白政治書上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為什麼成為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為什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行星》
138億年前,宇宙的故事有了開端,僅銀河系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而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行星渺小如塵埃,不為人知的行星故事在過去40億年中華麗上演。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宇宙飛船帶領我們探索各個行星,此部紀錄片用獨特的擬人化手法解構八大行星的故事,並結合最先進的科技視覺化呈現。相信在中國科幻熱的潮流下,你的學生也想趁著假期去了解真正的太空。
2019高分紀錄片——社會篇
《人間世(第二季)》
從骨腫瘤、塵肺病到阿爾茨海默病、精神病,從兒科醫生、女性生育到醫生培養、醫患關係,11個導演,9個攝製組,用鏡頭記錄了發生在這些名詞背後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人物,探討了一個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用現實主義的筆觸展示中國人面對疾病時的態度,展示中國醫生在面臨重重困難時內心做出的選擇。
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生活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想像的那麼糟。人的脆弱和堅強,有時候都超乎了自己的想像。有時候,一句話就可以淚流滿面,但很多時刻,咬著牙,也走了很長的路。這部紀錄片會讓學生們從更深的維度去認識生命,認識人性。
《人生七年9》
麥可·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拍攝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
本片綜合了被訪者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及五十六歲多年的訪問精華,這部紀錄片會給學生多方面的認知,不管是哪一個人物,哪一個階段都能體會到主人公身上的變化帶來的認識,也許你的學生會知道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也許會知道堅持夢想會帶來怎樣的改變,也許會知道階層會給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一切,留給學生們去發現吧!
《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
紀錄片《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將日本作為第一季文化之旅的目的地,選題囊括文化現象和生活方式,從吃、喝、建築、設計、二次元、職業、情緒、自由行八個角度切入,夏雨(演員)、陳粒(音樂人)、西川(詩人)三位嘉賓在每集分別帶著三本書,到不同的地方觸摸真實的日本、解決自己的困惑、探尋自己的答案。與此同時,刺激觀眾對讀書的欲望,對旅行的渴求,引領觀眾感同身受,開闊眼界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理解旅行的目的和讀書的意義。是不是很適合向學生們推薦呢?
《他鄉的童年》
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無數家庭窮盡所有把孩子送去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感受到同樣的焦慮。她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一趟關於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
沒有競爭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絡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信息溝?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影片從小孩的角度去體驗課堂,從家長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歷史出發,去對教育作一個深刻思考。也許你的學生還無法對整個教育進行反思,但在教育環境下的他們,有權利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2019高分紀錄片——人物歷史篇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
20世紀,人類獲得空前發展,很多了不起的傳奇人物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他們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BBC通過展示20世紀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偉大傳奇人物的經歷,向他們所作的貢獻致敬,其中包括屠呦呦、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巴勃羅·畢卡索、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溫斯頓·邱吉爾等人物,他們對於人類文明史跟社會進步有哪些不能被遺忘的貢獻?以及在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他們又克服了哪些困難?這部紀錄片向青少年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告訴他們有夢想就要勇敢。
《歷史那些事兒(第二季)》
《歷史那些事兒》也許不算是傳統紀錄片,因為這部紀錄片裡充滿了搞笑的文案、創意小劇場和歷史故事的翻拍,但這樣的講述方式卻更貼合當下青少年接觸的網絡語境,從上圖的彈幕中也能看出來觀眾對這部紀錄片的肯定與追捧。
第二季在風格上加強了紀錄片和小劇場的之間的區分度,紀錄片部分將更加紀錄片化,嚴謹細緻地展示來自正史和古籍中的歷史;小劇場部分則創意詼諧,形式多樣,包括:史詩級說唱、默片、邵氏武俠片、脫口秀、MV、古風宅舞、熱門綜藝、短劇、熱門廣告等各種腦洞大開的形式。歷史那些事第二季,增添了許多更有話題性和知識性的選題,相信學生們一定會開開心心的學到歷史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