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父求職被嫌年紀大:程式設計師只能吃青春飯?

2020-12-14 快科技

矽谷常自喻為自由和開放,可近年來對那些年長的科技從業者卻越來越不友好。不久前,61歲的Java之父James Gosling在Facebook上發表了他所遭遇的年齡歧視:

我曾在面試的時候被HR告知,「通常我們不招你這種年齡的程式設計師,但你的情況特殊(指的是他Java之父的身份),所以對你特殊考慮。」在Google工作的時候,聽到幾個30多歲的人在討論要去整容變得年輕點。

James Gosling作為Java之父的特殊身份姑且可以讓他在矽谷謀求到一份不錯的職務,但其他普通的年長從業者可不是那麼好過。他們的焦慮和歧視,促使他們從外貌、思想和履歷上進行「年輕化」,甚至有部分人通過整容手段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


James Gosling

根據統計,美國在職的工作者的平均年齡是42歲,但在矽谷這個數字變得更低。比如蘋果公司是31歲,Google和特斯拉是30歲,Facebook和LinkedIn是29歲,而其他公司甚至更年輕。科技公司願意聘請年輕人,不僅因為年輕人更便宜,還因為灣區的科技公司並不相信從業者們「久遠」的經驗和履歷。

曾經在客戶服務軟體廠商SugarCRM擔任銷售培訓崗位的AndreaRodriguez,在去年秋天丟了工作後,決定扔掉她的正裝。這不是因為她決定「餘生皆假期」以後都不上班了,而是她要變得更年輕一些。現在已經超過50歲的她,在矽谷嘗試新機會的時候,被認為年紀太大了。

接下來,Rodriguez開始嘗試穿更多顏色鮮豔的衣服;開始刷Reddit、Yelp、IMDb;遇到不懂的信息詞彙的時候,就去搜索學習;開設了自己的Twitter、Pinterest、Snapchat。現在的她可以聊超級英雄電影、卡戴珊等等年輕人的話題,變得年輕的她最終如願以償得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

但這不是完結,進入公司後Rodriguez還要面臨更多的年齡問題。她要努力地讓這批二三十歲出頭的同時把她當做一個大姐姐,而不是媽媽。在跟年輕人交流的時候,要用Reddit和IMDb打開話題,「但如果你帶了朱莉?安德魯斯主演的《音樂之聲》,所有的對話都會瞬間靜止。你會被當做是個局外人。」


Andrea Rodriguez

據彭博社報導,從2008年開始,矽谷150家大型科技公司就面臨著226宗關於年齡歧視的投訴,訴訟內容從公平就業的門檻到就職後的住房分配應有盡有。數量比投訴種族歧視案例高出28%。在今年8月份,多名惠普老員工就因為惠普裁員提起集體訴訟,稱此次裁員針對了自己的年齡。明年,Google也將面臨在僱用過程進行年齡歧視的訴訟審判。

但是訴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耗時長花費高,而且,沒幾個僱主在知道你曾為了「年齡歧視問題」打過官司後還能繼續接納你,這只會讓你的就業機率變得越來越低。

由此更多年紀大的科技從業者不是選擇去抗爭這種不公平,而是選擇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年輕去適應目前矽谷對年輕人的偏好,比如只在簡歷中羅列最近幾次的就業經歷,和使用更加清爽陽光的個人頭像,甚至是整容手術。

有些人會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比如從事就業諮詢工作的Robert Withers,會幫助他的中年客戶修改他們的簡歷,讓他們看起來年輕至少十歲。在去年,他就幫助了一名慘遭奔馳解僱的55歲程式設計師Michael Peredo接受「年輕化」,說服他脫下領結,換上T-shirts。


Michael Peredo

這批年長的科技從業者可以在外貌、語言和思想上變得更為年輕,但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技術迭代太快,他們之中有的已經跟不上節奏,甚至其擅長的技術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如果你已經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超過10年後遭到解僱,那麼你的技術將會落後六個時代(這時代技術迭代很快,而且沒學習新技術的程式設計師也沒什麼競爭力)。」矽谷社交網絡Hackers/Founders創始人JonathanNelson表示,「我知道,有一些40、50歲的程式設計師在重新學習App的編程和大數據,而有一些則去做了Uber司機。」

外表、行為、思想、簡歷,還有新技術,為了留住一份工作,矽谷的這批剛步入中年的科技從業者正在用各種方式努力。在其他行業裡,步入中年的員工終於坐上了公司的中堅,而在科技公司裡,日新月異的技術和高速運轉的文化把每個人時間無限壓縮。

現在國內第一代科技從業者(尤其是程式設計師們)年紀都還不大,可誰能知道,20年後我們會不會也像矽谷今天那些40多歲的科技從業者那樣面臨年紀太大的困擾呢?

相關焦點

  • 35歲程式設計師面試時被嫌棄年紀大,被婉拒了
    現在都是說程式設計師都是30多歲找工作很難了,很多公司也是以30歲為門檻,不知是不是真的,程式設計師是不是青春飯我不知道,但有點可能肯定,程式設計師是技術飯。張工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最近去應聘java高級工程師崗位,面試張工的是一名年輕小夥子,看上去比張工年輕些,經過談話,得知比張工小了兩歲。雙方剛開始面談還談得很融洽,可面試官最後卻說,張工年紀太大,不適合貴公司的工作崗位。張工聽了有點不可思議,年紀大?面試前,你們不就知道我的年紀了嗎?
  • 大學輔導員:這三個專業只能吃青春飯,年紀大受影響,報考要三思
    但是這些了解一般都是帶有個人觀點的,不算是很客觀,可能大家對於大學的認識就是輕鬆加可以玩遊戲,隨便談戀愛這樣了,本次就來帶大家看看一個輔導員的意見,其實這三個專業只能吃青春飯,年紀大受影響,報考要三思,一起來看看她是怎麼說的吧。
  • 上大學選這些專業,未來只能「吃青春飯」,年紀越大越不吃香
    這些專業只能吃青春飯!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文職工作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適應工作,而一些年紀大的文員,跟不上社會和公司的節奏,就只能被淘汰。4、學前教育該專業說白了就是培養幼師的專業,當代大部分幼兒園,在招聘幼師時都會對年齡進行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年紀太大體力跟不上,不能對孩子照顧周到,另一方面年紀大了和小孩子有代溝,相處起來可能不會太融洽,所以該專業也屬於吃青春飯的專業
  • 國內的軟體工程師,是吃青春飯的嗎?
    問題:國內的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這一職業,是吃青春飯的嗎?周筠  兒童教育話題優秀回答者 虛晃一槍。十多年前,在CSDN的論壇上就有人在提這樣的問題。是唯一個直接向鮑爾默匯報工作的程式設計師。 偶像在下面(圖片GOOGLE搜的):朱繼玉      程式設計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確實是吃青春飯的。但是現在情況在慢慢好轉,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再選擇的時候,完全可以認為程式設計師將是一個常青的職業。       當我們在評判分析一種職業一個行業的時候,強調個人努力是不對的。
  • IT行業的程式設計師是否都在吃青春飯
    首先,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於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命周期都比較關注,很多人都認為程式設計師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崗位,但是從大的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程式設計師未來的職業生命周期會逐漸延長,相信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應用,更多的程式設計師都會明顯延長自身的職業生命周期。
  • 吃了程式設計師這碗青春飯 40歲你該怎麼辦?
    1我希望自己一輩子都是程式設計師  程式設計師雖然不需要青春的容顏,但是卻需要健康的體魄,吃青春飯到底對不對,相信沒人能下定論,但是吃過了青春飯的這些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卻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面對我國數以百萬計吃青春飯的程式設計師,40歲後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 90後程式設計師職場報告:Java類求職難度最低,字節跳動接收簡歷最多
    近日,知名網際網路招聘平臺拉勾發布《2019年90後程式設計師職場報告》。報告顯示,對比目前企業的崗位需求量來說,java類語言崗位求職難度最低,平均每個崗位只有4人競爭;Javascript類求職難度較高,平均每個崗位有28.8人爭搶。
  • 屬於「吃青春飯」的4大專業,年紀大了容易被淘汰,報考需謹慎
    屬於「吃青春飯」的4大專業,年紀大了容易被淘汰,報考需謹慎導遊在導遊這個行業,年齡真的是很有優勢的。基本上大家遇到的導遊都是年輕人,很少有年紀比較大的,畢竟這一行對體力的要求很高。不僅需要能說會道,身體素質還必須要不錯才行。
  • 大數據解析: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年限到底是多少歲
    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究竟可以幹多少年?大多數程式設計師都認為程式設計師是個吃青春飯的職業,編程這個事只能幹到30歲,最多35歲吧。(StackOverflow.com上的數據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用來分析和統計,所以這篇論文的真實性是沒問題的) 數據採樣和清洗條件如下:(數據全量是1694981用戶,平均年齡30.3歲)年齡分布圖 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年齡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程式設計師年紀的正態分布(高點在25歲左右,但是中點在29歲左右)
  • 怎麼看待Java之父找工作受阻問題
    不久前,65歲的Java之父James Gosling在Facebook上發表了他所遭遇的年齡歧視內容如下:我曾在面試的時候被HR告知,「通常我們不招你這種年齡的程式設計師,但你的情況特殊(指的是他Java之父的身份),
  • 程式設計師究竟可以幹多少年?
    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究竟可以幹多少年,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很多人都說只能幹到30歲,然後就需要轉型。就像《程式設計師技術練級攻略》這篇文章,很多人回復到這種玩法會玩死人的一樣。我在很多面試中,問到應聘者未來的規劃都能聽到好些應聘都說程式設計師是個青春飯。因為,大多數程式設計師都認為,編程這個事只能幹到30歲,最多35歲吧。
  • 程式設計師通過面試,卻被領導一句話送走,問及原因:你已經32歲了啊
    工作壓力大,無休止的加班、996,沒時間交友、身體變差、脫髮,還要時刻保持學習才能跟上新技術潮流。不止如此,技術圈還流傳著一種「潛規則」,也就是傳說的「35歲現象」:程式設計師一到了35歲左右,因為體力、精力比不上年輕人,不能再適應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狀態,將很容易「被失業」、被替代。今日就有一名HR爆料稱32歲程式設計師通過了面試,本想著憑藉著自身的經歷能讓大廠收留,但卻因為尷尬的年紀慘遭領導拒絕。
  • 為什麼說程式設計師只能幹到35歲左右?
    如果你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我想你應該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程式設計師只能幹到35歲或者程式設計師都是吃青春飯的等等這種類型的話。經調查發現在IT行業的從事者中,男性佔了絕大多數,約佔89%。其中三十歲以下的佔了67.69%,30-35歲的佔了26.65%,而35歲以上的IT工作者僅有5.66%。
  • 吃青春飯的6個專業,年齡大了容易被淘汰,報考要慎重
    ,就業率其實還算不錯,基本上也不會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狀況,只能說找到的工作不一定會非常滿意。但幾乎都算是年紀大了就不吃香的類型了,所以報考也要慎重,上了年紀就很容易被後來者超越,被淘汰了:1、行政管理——除非是從985或者一些一流重點大學畢業,否則普通本科生或者專科生報考這個專業,多數都是去中小型企業從事行政前臺、文員、人事之類的工作,看似工作很體面,是坐辦公室,朝九晚五,壓力也不算大。
  • 為什麼很多java程式設計師都不喜歡PHP程式設計師?
    為什麼很多java程式設計師都不喜歡PHP程式設計師?這不是引戰的標題,小編是根據身邊很多程式設計師講述,特別是比較喜歡java程式設計師而總結出來的。在工作中,很多公司隨著業務的增加與需求多樣性,有些企業就是要求用PHP開發,所以很多開發公司都是跟著市場走,主流的程式語言java與PHP碰面,多數情況下java程式設計師都不喜歡PHP程式設計師。
  • Java和C/C++的區別是什麼?java高級程式設計師的未來發展是怎樣的?
    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越來越發達,技術人員成了網際網路科技的驅動先鋒,不僅是C/C++類的從業人員,連java類的從業人員也變得越來越多。據大數據獵頭了解,在科技當道的時代,技術是實現科技發達的主導者,為此,我們來了解一下java高級程式設計師和C/C++有什麼區別?
  • 成都IT軟體開發是吃青春飯嗎?能幹到多少歲?
    成都IT軟體開發是吃青春飯嗎?IT行業發展火熱,但IT軟體開發能幹到多少歲?30多歲了,40歲是轉行還是繼續從事IT開發?這是很多程式設計師關心的問題,也是最擔心的問題。成都IT軟體開發是吃青春飯嗎?想必很多程式設計師都聽說過「軟體工程師職業是吃青春飯的」這句話,而且在這樣的說法也廣泛流行,很多因此人心惶惶。其實活到老學到老,成都IT軟體開發是吃青春飯嗎?能幹到多少歲?
  • 當程式設計師比機器人工程師香嗎?
    僻~機械佔地,汙染,都在鳥不拉屎的鬼地方。孤~工廠都是男的,或者大媽,最多的就是鐵疙瘩。發展~中層領導基本是上限,收入就是死工資,銷售的一個獎勵,不是提成,就是你一年收入,機械自己創業的成本極高,機械的利潤又很低,我們公司20的利潤都算暴利了。因為所處偏僻,所以子女的教育基本跟不上,挨踢毀一生,機械窮三代不是沒道理的,三代以後就娶不到媳婦沒第四代了。[捂臉]。亂讀書的路過。
  • 吃青春飯的十二個職業,三十歲就要考慮轉行,你中槍了嗎?
    哪些職業是吃青春飯的呢?01 IT程式設計師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從事IT編程就意味著,一旦開發出新的技術、系統或程式語言,你就要把自己的電腦從窗口扔出去,重新開始學習。IT技術更新換代速度之快和淘汰之殘酷,由此可見一斑,大家都聽說過著名的摩爾定律吧。
  • 這才是程式設計師的職業規劃
    龍珠悟空,一個寫故事的程式設計師《小白學java》第三章:初始java白月光,窺見java之美(二)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