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工程師在現在仿佛是一個勸退的職業,在行業裡沉浮,付出十年如一日的心血;項目裡滾打,跳脫不出環境本身的桎梏。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特別扎心:
作為十年機械設計從業者,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1、基礎崗位需求趨於飽和,薪資低,競爭壓力大
2、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是青春飯
機器人工程師1、國家扶持行業,人才缺口大根據職友集的數據顯示,程式設計師熱門的java工程師和機器人工程師薪資佔比最高的區間都是10-15K,但是java程式設計師高薪人數佔比明顯是多於機器人工程師的,說明企業更需要的是高等級的程式設計師,並且願意提供更高薪的工作,對於初級程式設計師的招聘需求確是很少。
(java工程師崗)
(機器人工程師崗)
前面我們說的程式設計師崗位需求趨於飽和,競爭壓力大,指的是入門和初級程式設計師市場,因為大部分這個層次的程式設計師,幾乎沒有多少對技術的沉澱,沒有對技術的熱愛,沒有對代碼的鑽研。
幾乎沒有一戰之力。
而中高級程式設計師市場,是很缺乏人才的,一流的程式設計師如果士氣高能力強,有精力,一個頂5個10個二流程式設計師太正常。至於第九流的程式設計師,更是只有危害,沒有貢獻,是屬於破壞者。
你能夠創造利益,你就能從中獲得利益,肉弱強食,就是如此。
而機器人工程師對於初入門的工程師卻是非常友好的,因為基礎人才也很缺乏,企業願意給這些入門級工程師一個成長的空間,而且發展方向明確,普升空間大。當然,機器人工程師入行之後也是需要不斷學習,通過一個個項目實踐進行能力提升的。
一句話總結:
程式設計師加班加點,熬夜通宵,工作環境好,電腦配置高,泡麵不停。
機器人工程師,出差不斷,工作環境差,泡麵不停。
當然機器人工程師設計類的崗位工作環境和出差情況就要好很多了。
至於哪個崗位的工作時間長,泡麵吃的多。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吧。
(程式設計師的辦公環境)
(機器人工程師裝配現場)
十三五規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家大力支持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產業 和 網絡經濟。開發者靠近 大數據 和 人工智慧 會有更好的發展。見下圖:
國家工信部正式公布的《中國智能製造十三五規劃》,也為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五年確定兩大時間節點和十個重要任務。
從行業來講,程式設計師和機器人工程師都是非常有前景的行業。
仿間一直流傳著華為清退34歲以上年齡員工的說法,真偽性暫不討論。但就去年確實裁員了一波大齡程式設計師。
甚至還有大佬為青春飯站臺:
同樣以某為裁員為例,你真的以為裁員裁的是年齡大、股票多的那些人?
當然畢業後同學朋友在華為的也有幾個,據他們的說法:人家裁的都是工作十來年,考評普通職級一般,收入和股票都偏低的一群人。也就是:這部分人的工作具有可替代性。
華為裁員是為了優化結構,不是為了斷臂求生。核心員工,不僅不可能被裁,而且會被重點關照,停止流失!!!
所以,裁員裁的是這三類人:
拿著遠超三個應屆畢業生的工資,但是能力最多頂一個
老油條,幹活一般般,但是油油的
只會寫代碼,職業素養和情商一般般
總的來講,就是性價比低、不可替代性弱的同學們。淘汰的就是這些。
但真正能有幾個人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低性,現在在敲代碼的我們,終歸逃不過被挑選的命運?聊完裁員,再來看看跳槽
網上暴出某某跳動的HR的聊天記錄,確定不接收35歲以上的技術崗,管理崗放開限制。
事實上,HR界基本上不會推送40歲以上程式設計師的簡歷,很多大廠對35歲以上程式設計師已經關閉進入通道!!!很多人都認為機器人工程師是操作機器人,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操作機器人屬於技術操作工,機器人工程師不受行業發展的限制,也不受學歷和年齡的影響,反倒是經驗越多,越吃香。當然隨著招聘熱度增加和人才的持續引進,機器人工程師的入行門檻也在增高,但越老越吃香屬於這個職業的自然規律,到是不會變化。
程式設計師和機器人工程師除了創造一些產品以外,還在優化傳統產業。那些只會坐櫃檯、什麼技能都沒有的重複性工作崗位,將在未來不斷被機器人和程序代替。大量中間渠道產生的職位和流程,也逐漸會消失,社會趨於更優化和高效。
這個過程將是很殘酷的,很血腥的,但也是很激勵人心的,更是公平的。沒有技能的人,可以通過學習改變命運,成為機器和程序的操縱者;拒絕這個過程、不尋求改變的人,將會被殘酷的現實打敗。
講了這麼多,大家認為當程式設計師比機器人工程師香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長按識別二維碼,諮詢更多課程信息
助你成為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師
▼
何老師:18924887407(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