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錄取率下降的「寒流」,就連那所培養了令哈佛、耶魯都感到「驚喜」的學生的上海復旦附中都感受到了。
2007年,湯玫捷成為《紐約時報》特別報導版的主角,而她的中國母校——復旦附中,也在那時被更多美國人所知曉。這所學校完善的對外交流系統曾多次受到美國知名教育學家安·赫伯特的褒獎。
被美國人看好的同時,是驕人的名校錄取率。復旦附中每年400多名畢業生中,有80多人會被國外高校提前錄取,其中進入美國知名學府的佔大頭,有60多人。
「往年,在美國大學的提前錄取階段,我們一般會有20來個學生被錄取。今年被提前錄取的只有一兩個人。」直到今年4月,美國高校正常錄取批次名單放榜後,復旦附中升學指導辦主任丁恆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正常錄取人數基本與去年持平,63人進入美國高校就讀。」
據此前媒體的報導,因為申請人數眾多,中國學生正遭遇美國高校「最難錄取季」。在253472份美國常春藤聯盟校的申請中,只有8.925%的申請人被錄取,其中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等4所名校更是創下歷史錄取率新低。就連一向受中國留學生青睞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今年的新生錄取率也首次下跌至20%左右。
如何從美國高校「最難錄取季」中突圍,成為中國學生關注的焦點。
嚴峻形勢下的「提前錄取寒流」
2013年12月,美國大學提前錄取批次名單公布之時,復旦附中的高三學生小李就感受到了「嚴峻的形勢」。
上一年的提前錄取階段,復旦附中有兩名學生被耶魯大學錄取,1名學生進了普林斯頓大學;而2014年的提前錄取階段,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超級名校都沒給復旦附中的學生拋去橄欖枝。
尤其是一名在USAMO(美國數學奧林匹克——記者注)競賽中獲得金牌的女生的「失利」,多少讓小李感到陣陣涼意,「按照去年、前年的形勢,她這種人被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提前錄取一點問題都沒有,今年,她在4月的正常錄取階段也沒有被這3所名校錄取。」
記者了解到,USAMO競賽在美國地位極高,這項比賽的金牌全美只有十幾名在數學方面極具天賦的學生才能得到,而這些學生,往年是美國各大知名高校的「寵兒」。今年的金牌得主未能被錄取,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上海建平中學的高三學生江皓章,託福得分115分(滿分為120分——記者注)、SAT得分2360分(滿分為2400分——記者注),擁有在河北、河南和非洲肯亞當義工的經歷,還會自己譜曲製作專輯。即便是這樣的「好苗子」,在美國大學的提前錄取階段也沒能如願以償。
美國大學錄取學生分為Early Decision(早期決定階段,即提前錄取後不能更改決定——記者注),Early Action(早期行動階段,也是提前錄取的一種,但可以更改決定選擇其他學校——記者注)和Regular Decision(正常錄取——記者注)三種類型。其中ED、EA均為提前錄取,一般在招生季上一年的12月放榜;RD為正常錄取階段,一般在招生當年的4月放榜。
江皓章在ED階段申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沒能被錄取;EA階段申請了一所文理學院,獲得錄取;RD階段被杜克大學錄取。他告訴記者,他也向耶魯和斯坦福遞交了申請,但均未獲得面試機會。
江皓章告訴記者,他的同學們在ED、EA兩個提前錄取階段,申請全美排名前十的好學校,幾乎「全軍覆沒」。而江所在的建平中學,每年約有10%的畢業生進入美國知名大學,「當時大家都挺緊張的」。
SAT洩題風波、GPA作假引發「信任危機」
上述種種的「擔心」,在後來的正常錄取階段被證明是多餘的。上海建平中學校長楊振峰和復旦附中升學指導辦主任丁恆均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他們的學生在今年4月放榜的RD階段,收穫了與往年基本持平的美國名校錄取率。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在ED、EA兩個提前錄取階段表現似乎並不怎麼樣的中國學生,能在後來的RD階段一下子迎頭趕上?一些從事國際教育交流事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問題並不是出在學生身上。
2013年5月和10月,有著「美國高考」之稱的SAT考試傳出「洩題風波」。洩題地點,5月那次在韓國,11月那次有傳聞說發生在中國香港。其中韓國的那次洩題得到了證實,導致原定5月4日舉行的考試提前3天被迫取消。
至於香港那次的洩題傳聞,在參加考試的學生中間被傳得「有板有眼」。網友「張明遠」稱:「在香港考試時,收到有人免費分發的小紙條,裡面的作文題和當天考試的作文題一模一樣,據說答案是從澳洲來的,主要是利用當天時差。」
一名長期為高三畢業生赴美留學服務的教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洩題傳聞」確實影響了一些美國名校的提前錄取工作。
復旦附中的高三學生小李說,自己和身邊那些申請美國高校的同學,確實在提前錄取階段被美國高校要求遞交證明成績的「補充材料」。小李的SAT成績為2200分,他告訴記者,這個分數在往年「足夠了」,但在今年「明顯低了」,「今年2300分以上的多了去了」。
不僅如此,很多申請常春藤盟校的學生還發現,在提前錄取階段,SAT的作文分似乎並未被算在學校的考察範圍之內。前述教師曾與美國一些高校的招生官打過交道,「去年12月的提前錄取批次,他們確實謹慎了一些,因為吃不準學生成績到底是真是假」。
影響判斷的,除「吃不準」的SAT成績外,還有不易分辨真偽的GPA學分積點。
上海建平中學校長楊振峰格外重視「學校誠信」。他告訴記者,近年來,為了營造國際知名高中的假象,不少高中在GPA積點上盲目「包裝」學生,個別學校甚至與出國中介合作一起「包裝」孩子,「試問,到了美國,時間長了,對方學校會怎麼看我們國家輸送出來的孩子?」
這種謀求短期效益的做法正在破壞中國高中在美國高校心目中的形象。前述教師告訴記者,美國的知名高校如今已給中國高中拉了一份「名單」,「很多學校在審核學生材料時,不是先看學生條件,而是先看你來自中國的哪一所高中。」
據悉,哈佛、耶魯、斯坦福等頂尖院校,每年都會到中國幾所信譽良好、生源優質的中學進行招生宣講。就像跨國企業到名校招聘應屆畢業生一樣,美國名校也更願意錄取「誠信」高中的學生。
復旦附中的丁恆和建平中學的楊振峰都向記者表示,美國高校今年「錄取率」雖低,但那些高中名校的錄取率並未產生較大波動。
閃閃發光的「么蛾子」何以彌補SAT分數略低短板
即便遭遇「最難錄取季」,還是有人能夠突出重圍。拿著託福116分,SAT測試2200分的「略低分」,復旦附中的高三學生小李被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的國際關係專業錄取了。
這個專業,在全美大學外交系中排名第一,校友包括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數十位美國州長和國會議員、數十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及外交官。據悉,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每年最多錄取兩名亞洲學生。
今年,SAT成績「略低」的小李受到了美國考官的親睞。
美國考官給了他3個月的時間寫一篇文章——分析一件當下的國際大事,並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在這篇分析世界環境問題的文章裡,小李出了個「么蛾子」。
他建議每個國家的環境署都拿出49%的股份來,在某個正規的國際平臺上上市,每年定期向世界各國的股民公布環境監測數據和環境治理方案。讓各國老百姓根據「年報」自由選擇購買哪個國家的環境股,「做得好的地區,股價上升,會有更多的錢來治理環境;做得不好的,沒人買股,股價就跌。買了自己國家股票的人,為了提振股價,還會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
總結經驗時,小李甩出了3張牌——長期堅持組織參加志願服務活動、高中期間赴美國西德威爾中學交流一年經歷,外加一篇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文章。
西德威爾中學給他的推薦信功不可沒。這所學校受到柯林頓、歐巴馬的青睞,他們的子女都在這裡就讀。同時,這所學校還是小李母校復旦附中的友好學校,每年復旦附中都會有學生被送往那裡交流學習。
在中國學生GPA積點、SAT成績「吃不準」的2014年,來自一所美國頂尖中學的推薦信遠比託福、SAT滿分成績更有「說服力」。這也正是為何多名在SAT測試中考出2400分滿分的學生未被名校錄取的一個原因。
建平中學高三學生江皓章告訴記者,今年在提前錄取批次被錄取的華裔學生,大多來自美國高中和中國內地的國際班,「SAT成績未必是最高的,但卻是與學校『性格』相投且可信的學生」。
江所在的建平中學曾因在高二非假期階段大膽拿出兩個星期學習時間讓學生當義工而受到諸多關注。迄今,這一做法已在家長們的「微議」中堅持了兩年。
校長楊振峰主張在自然狀態下培養一批有社會責任感的、看得懂中國的學生。這一育人觀點,與哈佛、耶魯等美國名校的招生標準頗為契合。
哈佛、耶魯招生官曾在與楊的對話中表示:「我們不在乎孩子的分數有多高,我們更看中他是不是一個誠實、有良知、有人類意識的人。」記者 王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