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了,家長仍然陪學,理由:我自己教孩子,不用別人插手

2021-01-21 騰訊網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小學階段,家長反覆強調陪學的重要性,不光是陪寫作業,而是給孩子答疑解惑,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好習慣後,家長就可以逐步放手了,因為過於幹涉孩子的學習,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沒有獨立學習的意識。家長也會很疲憊,在輔導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家長不能擺正教育的心態,對於孩子來說,其學習結果也不會很理想。大部分家長也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很多家長也想不通,如果我會輔導學習,能夠幫孩子考出好成績,要老師幹什麼呢?我自己就能教。

小島老師想,這可能也是大部分家校關係比較緊張的家長會贊同的一個原因。如果家長都成了「學科帶頭人」,那我還用送孩子上學嗎?我自己在家就能教出北大清華的高材生。顯然,教育並不是這樣。我們家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家長教育的職責。而老師是學校教育,我們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家長教給實踐的鞏固,只有家校聯手,才能幫孩子提高成績。

在小學階段,基本我們家長輔導到五年級以後,就要開始逐步放手,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了。不過也有家長在孩子上了初中,仍然陪學。為的不是「雞娃」,而是通過自己對孩子學習能力的了解,助力孩子的中考。小島老師非常欽佩這樣有教育意識的家長,初中生不是不能陪學,而是家長要陪對方法,配對學習目標。那麼對於語文學科來說,初中階段,家長該如何陪學呢?

1、陪學就是「配」時間,管理好時間就是管理好學習

升入初中後,學習壓力要比在小學階段高很多倍。不少學生開始萌發學習意識,力爭上遊,為了中考,也要主動學習。也就是我們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學習開竅了。這一類學生非常刻苦,但是擺在眼前的學習現實也很殘酷。小學基礎打得不牢,初中高手如雲,怎樣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在不斷增多的學科學習中,很多孩子是心有餘力不足。到了初二階段,開始備考了,不少學生就沉浸在題海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試卷要完成,學生們一張張試卷做著,明知道要去建立思維邏輯,靠死刷題是難提高成績的,但是「沒有時間」這個問題就常常困擾中學生,自己已經是很努力了,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在學習,可仍然感到時間不夠用。

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上,不少同學都放棄了語文,靠著小學語文的學習紅利,維持到初二。臨近中考,猛然發現紅利不夠了,需要重新好好規劃語文學習的時候,留給孩子們的時間也就不多了。所以,家長在初中階段,陪學是陪什麼?就是「配」時間,幫助孩子去時間管理,給出孩子一定的學習建議,管理好時間就是管理好學習。甚至有的家長會為孩子準備好語文筆記,把中考要點都歸納一遍,按照孩子具體的學習能力,做好語文輔導。有如此能力的家長,為什麼不能陪學?一定要多陪。

2、引導孩子,勤於思考,建立語文考試思維

對於初中生來說,學科學習更多的是靈活的思辨,也就是要思考了。去發現學習過程中的規律,了解學科學習的技巧。這不是靠抄抄寫寫讀讀背背就能實現,而是要有思考的過程,建立語文考試的思維,我們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不像小學,需要鞏固課本的學習。中學語文更多是知識性的擴展和融合,一個語文常識我會背了,了解了,但是遇到以這個常識為背景的文言文我就又不會做了。這就是沒辦法去建立語文思維,家長在輔導陪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做到引導孩子,打開語文思維,為什麼不輔導呢?

有的家長會問,我要是沒有這個能力,那豈不是連陪學的資格都沒有了嗎?那我的孩子肯定要和其他有能力的學生拉開差距了,這是必然的,家長如果不能幫助中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提高學習效率,那麼孩子在一些常識性學習問題中,遇不到好的老師,就容易走彎路。如果家長能讓孩子少走點彎路,儘快地優化學習方法,為什麼不能在中學階段繼續陪學呢?應該多陪學,不要怕別人說你的過度陪讀,影響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3、鼓勵孩子多閱讀,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不管你有沒有能力給中學生陪學,家長都能做到一件事,那就是鼓勵孩子多閱讀,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學科的增多,其實更需要中學生具備大量閱讀的能力,而且能從這麼多閱讀的信息中去抓取為自己學習服務的有用知識點。但我們很多家長都做不到這一點,別說鼓勵孩子多閱讀,甚至為了讓孩子管理好時間,家長還會限制學生閱讀。

小學階段沒有重視閱讀,中學階段要為考試和學習讓路閱讀,那我們的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能閱讀呢?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認清這個事實,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不是光給孩子去買書,而是你能陪讀的時候,就多和孩子一起閱讀,才能拓展知識面,為中考做好準備。關於孩子上初中了,家長仍然陪學的理由「我會輔導孩子,為什麼不能陪」,你是否同意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要不要陪學 ,陪學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網絡上有個段子「不陪孩子寫作業是母慈子孝,一陪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 對於陪學這個問題,直接關係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也關係著孩子他綜合素養的養成,更關鍵的是,這個陪學的問題還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困惑二 家長如果去陪學的話,那麼就很耽誤自己的工作時間,有家長就說了自己的工作很努力,當然,工作努力也錯過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如果反過來想要去陪伴孩子,那就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如果要把這個事交給長輩去做,又擔心隔代教育的問題。正因為這兩個困惑在,所以家長們覺得陪也不是不陪也不是。
  • 您是怎麼陪伴孩子的——陪玩還是陪學?
    但是,這位爸爸再婚後,把女兒留在老家安慶跟奶奶一起生活,只是在假期花一段時間陪伴孩子,是孩子不能融入爸爸的新家庭還是新家庭不能接受孩子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此,我不想多言!對這位爸爸,我還是非常欣賞的,至少假期能夠拿出一段時間高質量、用心的陪伴孩子成長,已屬不易!現在的父母,忙於生計,有多少能夠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呢?
  • 孩子積木被搶,父親「報仇」被刑拘,如何「插手」孩子的事有學問
    文|福林媽咪孩子的事情,大人要不要插手?我想道理大家都懂,當然是不應該插手,讓孩子自己儘量去解決。但是福林媽想說,那些說「不應該」的,大部分是事情沒擱自己孩子身上。只是插手要如何插手,是個學問。最近就有一名家長的「插手」方式被列入了反面教材。
  • 女兒被搶積木,父親扇男孩耳光:家長該不該插手孩子之間的矛盾?
    男子到案後表示:「我平日十分愛護孩子,當時碰到這種情況怒火中燒、護犢心切,才採取了錯誤的解決方式。」其實,這樣「護犢心切」的家長不止一位。還有類似的事件,也同樣發生在遊樂區。兩名小女孩因爭搶積木,在肢體上有拉扯,其中一女孩的媽媽狠摑另一女孩巴掌並掐其臉部。不只是遊樂園,家裡和學校也會發生這類事件。
  • 網課上兩個月後,家長求減負?Surface Go 2教你輕鬆「陪學」
    網課上了幾個月,家長們終於憋不住吐槽,萬人血書跪求減負。原來在家上網課的這幾個月,大人簡直比熊孩子都累,做PPT、查資料、上傳作業、監督孩子學習……確實挺辛苦。但幸好,我最近瞄上了一款多功能平板電腦——Surface Go 2。
  • 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大打出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這樣做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之間的小矛盾,不過做出過激的行為,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因為我們不可能貼身保護孩子一輩子。孩子在和小朋友產生矛盾時,當時會很苦惱,但這也促使他們想辦法處理和別人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判斷事物能力和處理糾紛能力,都是一個鍛鍊。
  • 陪學,父母必修課,三大坑小心別入
    上一篇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陪學的三大目的,即:知識輔助、對孩子作業的支持、培養孩子終合素質。如果是這樣陪學的話,那就相當於是掉到了第一個坑裡邊,這種陪學,不僅沒有讓孩子獲得支持感,反而讓孩子有一種被監控被控制的感覺,那麼這個感覺會帶來什麼呢?會等孩子稍微大一些,青春期,他那個逆反狀態,會比其他的孩子更重,尤其是在學習上。
  • 《忍住,別插手!自我管理課》:家長忍住之前,需要做什麼?
    他似乎沒有時間觀念,也不善於整理自己的物品,這個年紀他對錢也是懵懵懂懂,在他更小的時候,我們問他,錢從哪裡來,他說去銀行取。那這些全是孩子的問題嗎?最近我讀了日本高取志津香的《忍住,別插手》,這一系列的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我覺得似乎找到了答案。
  • 我教孩子,別人怎麼打你,你就怎麼打別人,有錯嗎?
    兒子被打,老師不管,我教他,別人怎麼打你,你就怎麼打別人,錯了嗎? 昨晚,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兒子跟我說,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聽到這,我首先問的是,人家打你,是不是你先招惹別人了,他說不是,是個女孩打得,打了嘴唇一下,後背三下,上午打得,到晚上還疼呢。我問是誰打得,他說是叫任某某的女孩。 我聽了,馬上在幼兒園群裡,問老師知道這事嗎?
  • 孩子拖拉、做事磨蹭,家長《忍住!別插手!》讓娃學好管理這一課
    許多爸媽總是向我抱怨,說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那麼難管?別說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就算是家長插手,也是撥一下動一下,像個算盤一樣。其實也很好辦,家長只要記住五個字就好了:忍住,別插手。做好這5個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難得清靜,孩子也奇蹟般地沒那麼墨跡了。不過想要做好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家長需要從三個部分慢慢做起:一、合理安排時間合理安排時間,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擁有自律的習慣。自律的人才能夠掌握好自己的時間。
  • 是孩子開始主動思考
    這個暑假,博雅孫維剛數學課的家長們親述了孩子的一些變化:蘭媽媽(新6年級):孩子樂在其中,有成就感孩子成績一般的,不是學霸,也沒讀過輔導班。我們新六,最近開始樂此不疲的上這個課,一天投入3-4小時,完全不用催。
  • 我是英語老師,卻讓孩子報了英語班,說說我的理由
    他們收費是按一本書多少錢來收,之後會有測試,孩子不過關不開下一冊。說說我讓孩子上英語班的理由。教自己的孩子沒有氛圍也許很多人難以理解,自己是英語老師,還教不了小學生?先不說理由,說說我的大學同學,都是教英語,孩子都上了校外輔導。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沒有氛圍,孩子已經習慣了母親的角色,之前我說媽媽也是老師,她有些不相信的樣子。
  • 是孩子開始主動思考
    這個暑假,博雅孫維剛數學課的家長們親述了孩子的一些變化:蘭媽媽(新6年級):孩子樂在其中,有成就感孩子成績一般的,不是學霸,也沒讀過輔導班。我們新六,最近開始樂此不疲的上這個課,一天投入3-4小時,完全不用催。
  • 上初中了還讓家長背書包,這樣溺愛孩子,其實是毀了孩子
    如今孩子們的功課壓力越開越大,小小年紀就背上了與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書包了。家長看到孩子這麼辛苦,在接他們放學的時候自然會忍不住心疼起來,主動幫忙背起那重重的書包。年紀小讓家長幫還可以理解,但有些孩子已經上初中了,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背書包,可仍然會讓父母拿。這樣的舉動並不是愛了,反而會毀掉孩子。
  • 「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從初中開始,家長要告訴孩子3句話
    對於普通父母而言,有誰會希望:孩子還沒為夢想拼搏高考,就被分到職高裡準備學一技之長。正所謂在成績面前,人人平等,想要讓孩子進入普通高中,就要早一點抓起,從初中開始,家長要告訴孩子3句話。龍應臺曾經對兒子安德烈說過:「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 成長中的「十字路口」,這5件事讓孩子自己決定,家長不要插手
    這5件事讓孩子自己決定,家長不要插手①暱稱寶寶的名字從出生開始,父母就已經做好了安排,孩子的名字往往都是寄託了父母們美好的心願。④零花錢家長們既然已經給了孩子零花錢,有的可能是每月固定發放,有的是額外的制度獎勵,在消費過程中父母們不要插手過多。
  • 害怕孩子社交能力不好怎麼辦?先別急著插手,這樣做更合適
    一個擁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往往也代表這個人能夠擁有很多的人脈,也就更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相對應的,身為父母的大家心裡應該也會害怕孩子如果社交能力不好怎麼辦,然後往往病急亂投醫,胡亂插手幹預孩子的社交,最後後可能把事情弄的更糟。害怕孩子社交能力不好怎麼辦?先別急著插手,這樣做更合適!
  • 青春期的孩子該怎麼教!對家長來說是頭疼,孩子來說也很煩人。
    關於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廣大父母家長長輩頭疼的事,,身為父母,總是想讓孩子過的比自己好,自己經過的苦不想孩子也去嘗試,總想著讓他們趨吉避兇,但往往天不遂人願,讓他們好好學習,偏偏愛玩。讓多看書,偏愛玩遊戲!甚至有些孩子學會抽菸喝酒等等。父母說過一句話,他頂十句話。前幾天在小區群裡!
  • 高中老師孩子成績差?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教不好自家娃?
    ,在學習上不用父母擔心。第三種:父母均是初中老師父母都是初中老師,在一定程度上能輔導孩子學習,且知道應試教育的規則,能為孩子鋪路,孩子受父母影響也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分析:以上三種家庭的孩子更易考上985大學,但是很多人對於第三種家庭保持疑問,為什麼是特定的「初中老師」,而不是更懂得高考規則的高中老師?高中老師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卻教不好自家娃?
  •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唯有用心和堅持
    她們很好奇,我一個人帶倆娃究竟是怎麼帶的,尤其是當她們知道我兩個女兒夜裡都跟我睡,並且不用別人幫忙哄睡的時候,簡直對我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些天,她們看到我,總要我來傳授她們哄睡小孩的經驗。我本來也以為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不同導致的結果,但是我與她們深談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她們沒有給孩子在睡前養成固定的習慣,相反,她們因為自己冬天覺得冷,夏天覺得空調房裡舒服,早早的就帶著孩子躺在了床上,冬天捂被窩,夏天乘涼,一邊將孩子扔在一邊讓孩子自己玩,而自己看電視、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