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蜜蜂來治病靠譜嗎 專家:蜂療有風險勿盲目跟風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3月28日訊台州路橋的何先生患關節炎已經有十幾年了,去了不少醫院醫治,效果不大。前段時間,他聽了一老朋友的建議,到一位養蜂人家中用蜜蜂蜇刺的辦法進行治療。

  先不說這蜜蜂蜇刺的方法對治療關節炎管不管用,何先生回家的當天晚上,就開始過敏,膝蓋腫了三四天,吃了抗過敏的藥才消下去。

  「現在不少養蜂人都幫人看病,我覺得這隱患不少,想反映一下。」電話裡,何先生對記者說。

  這小蜜蜂還能治病?記者上網一搜索,真有其事,稱之為「蜂療」。

  蜂療,全稱蜂針療法,就是利用蜜蜂尾部蜇針,運用針灸原理蜇刺人體穴位進行治療。蜂針療法主要應用於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

  蜂療

  事先要寫承諾書

  根據何先生的描述,記者來到路橋路南街道尋找養蜂人。據周邊村民表示,何先生所說的那位養蜂老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在當地養蜂了。

  「估計應該搬到其他地方採蜜了,我們這裡都沒什麼好花。」村民茅女士說。

  提及這位養蜂老人,茅女士和鄰居林女士有不少話說。「你別相信,都沒見他治好過幾個人,我們本村的人從不到他那兒治病,都是外地人過來找他。」茅女士說。

  「又不消毒,就拿幾隻蜜蜂蜇你痛的地方,治不好的。」林女士說,「他之前養蜂的地方就在我家農田的旁邊,我好幾次被他的蜜蜂蜇到,又痛又腫,到醫院看了才好。」

  回程路上,在路南街道的路邊,記者看到一家養蜂戶,記者以關節疼,想要治療的名義同養蜂的老闆娘交流。

  「我一般不蜇的,你要是想蜇可以,不過要承諾出事不能找我。」老闆娘說。

  老闆娘表示,她幫不少人蜇過,目前還沒有碰到不良反應的人。「最多的一次,是幫一個女的蜇,用了30來只蜜蜂,她都不見疼。」老闆娘說。

  問及有沒有系統的學過蜂針療法,老闆娘說:「看其他養蜂人蜇過,我有經驗。」

  老闆娘表示,蜂療一次20元,若是關節炎嚴重,使用的蜜蜂多了,就收30元。

  不過最後我們的交易並沒有成功,老闆娘要求寫張保證條,證明事後一切與之無關才能治療。否則一切免談。

  養蜂人

  過敏吃點抗過敏的藥就行了

  現場,記者看到一位前來治療的女士。

  只見養蜂人用手從蜂箱裡抓出一隻蜂蜜,放到女士的手關節處,蜜蜂開始不斷地扭動。過了大概有十幾秒,老闆娘才將蜂針扎進女子的皮膚裡。之後,老闆娘隨手將蜜蜂扔在地上,失去了蜂針的蜜蜂動了幾下後,隨即死去。

  扎了5針後,老闆娘才罷手。

  「我這手,天氣一變,關節又酸又疼,已經扎過好幾次了,扎完後感覺好很多。」治療後,女士告訴記者。

  「就這麼隨便扎,沒事嗎?」記者質疑。

  「不要扎到血管上,沒事的。要是過敏,吃點抗過敏的藥就行了,第一次扎,我肯定只給你用兩三隻蜜蜂,不會多的。」老闆娘說。

  醫生

  蜂療有風險切勿盲目跟風

  不做任何檢查,不消毒,這樣的「蜂療」安全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台州中心醫院的醫生。

  該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的主治醫師王國芬介紹:「蜂療是採用蜂毒治療的一種民間療法。蜂療法雖然不一定根治關節炎,但是確實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王國芬表示,蜂毒裡面的蜂毒素,目前在醫學上沒有一個明確的化學分析。

  王國芬說:「在蜂療這個問題上,病人一定要了解清楚,蜂療能緩解關節炎等病症發作時的疼痛,但它同時會影響人體的其他臟器,如肺臟、心臟、腎臟,甚至病人的皮膚。另外,就目前來說,蜂療也僅僅對緩解病症有些作用,但它對於根治或較大程度地治療風溼類疾病,並沒有明確的作用。」

  王國芬表示,蜂療畢竟沒有經過臨床實驗,治療前最好先到大醫院做一個相關的臨床化驗,明確具體治療方案,徵求主治醫生的意見。雖然蜂療有一定的療效,不過這個方法存在著高風險,過敏體質的朋友不要輕易嘗試。另外選擇蜂療還要警惕對蜂毒過敏,不能過量扎刺,不要盲目跟風。

相關焦點

  • 「80後」蜂療師:用蜜蜂「針灸」為患者治病
    佘瑞濤和他的蜂箱用蜜蜂針刺患者痛處,就能起到像針灸一樣的效果,達到治病的目的?佘瑞濤是深圳市中醫院蜂療門診的帶頭人,也是該院唯一一名從事蜂針治療的醫生。過去幾年,這位「80後」小夥開設的蜂針治療引起了越來越多患者的興趣,人們從起初的好奇,到後來的嘗試,到逐漸成了蜂療的常客。他每天要抓大約300隻蜜蜂,為二三十位患者治病。一年下來,接受治療的患者有數千名。
  • 小蜜蜂竟是中醫藥材的「上品」 蜂療在中醫藥博覽會「吸睛」
    在會展中心B廳,透明盒子裡的小蜜蜂引起了記者的關注,黑黑的蜂毒藥蠟、黃色的蜂蠟竟然有神奇的中藥價值,原來他們是來自黑龍江紅十字(森工總)醫院蜂療科的醫生,參加博覽會是為了推廣在給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蜂療中醫法。
  • 河北食鹽供應充足 專家提醒:食用鹽防輻射不靠譜 切勿盲目跟風
    石市食鹽製品會斷貨嗎?吃鹽防輻射真的有用嗎?記者為您一一揭開事實。        闢謠:食鹽供應充足,食用鹽防輻射不靠譜        受日本大地震影響,自3月16日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地區開始出現食鹽搶購現象,一些商家趁機提價。
  • 高考後畢業生「扎堆兒」做近視手術,專家:有風險勿跟風
    不要盲目跟風今年19歲的小霖是廣州某高中一名高三畢業生,他計劃報考警校,而他心儀的專業對裸眼視力有較高要求,因此小霖選擇去做近視手術。近視手術有哪幾種類型?近視手術按照手術部位分為角膜手術和晶狀體手術兩大類型。角膜手術主要用準分子雷射、飛秒雷射來完成,又分為角膜表層手術、角膜板層手術。
  • 蜜蜂蜇人能治病?記者探秘蜂療,目擊以毒攻毒
    ( 圖/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趙持 攝) 新湖南客戶端8月15日訊(記者 段涵敏 實習生 談馨)不少人都有被蜜蜂蜇傷的經歷,那感覺可比打針要痛苦得多,嚴重者還可能中毒。但最近卻有市民告訴記者,他被蜜蜂「蜇」了幾十口,不但沒有中毒,全身的關節疼痛還得到了緩解。 這小小的蜜蜂果真能治病嗎?8月11日下午,記者帶著疑問,來到長沙芙蓉區潤楓堂蜂療門診室一探究竟。
  • 70歲的「養蜂人」「蜂療」治病(圖)
    但在達州,有這樣一位70歲的老人養蜂50年,不僅熱愛蜜蜂,還通過蜜蜂養殖衍生出來的「蜂療」治療病痛。  這名老人已經70歲,名叫陳新華。年輕時在蜂業養殖廠當工程師。後來,他開始接觸到「蜂療」,「所謂『蜂療』就是用蜂毒給人治病。」陳新華說。之後,陳新華自己創業,成職業養蜂人。  2002年,陳新華來到達州繼續他的事業。
  • 蜂毒竟然能用來治病?這是真的嗎?
    不過,有人又說:蜂毒在經過科學提取或者加工之後,非但不是傷人的毒液,反而還能成為醫治疑難病症的良藥,這個,靠譜嗎?根據央視財經頻道的一則報導,如今,蜂產品在我國被開發出很多新的用途。其中一種,就是用蜂毒來治病!黑龍江省第一家開展蜂療的三甲醫院,就設有專門的蜂療室。因為療效不錯,每天早上來這裡排隊的病人不在少數。
  • 有人追著蜂療醫生要求被蜜蜂蟄 曾有4人休克
    一場用蜜蜂「治病」的展示吸引了不少觀眾。展示這項技術叫年輕人叫張正立,他帶來一種「義大利蜂」為病人做「蜂針療法」。這是將蜂針液的藥理作用與針灸學原理相結合的一種療法。用鑷子夾住活蜂並放置於穴位上,令其螫刺,也可用鑷子將蜂針取下點刺或散刺相關穴位。(劉曉桐 攝影報導)
  • 杭州有位醫生用蜜蜂治病26年 小蜜蜂用生命在治病
    浙江在線04月1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茜)77歲的陳大伯為了治療靜脈曲張,讓蜜蜂蜇了自己200多口,最後昏迷不醒,這讓不少人對蜂療起了好奇心,有人想問療效,有人想問到底危險不危險。  其實只要不是過敏體質,就可以用蜜蜂來治療風溼類疾病、血管神經性疾病等。作為杭州鼎鼎大名的蜂療專家,張金祿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很滿。
  • 蜂療:以毒攻毒?
    9月28日,青島市滄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畢兆春穿著隔離服準備抓取蜂療用的蜜蜂。10月28日,來中國學習中醫的德國人馬賽麗(右二)正在觀摩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蜂療分會副秘書長安香珍(左一)進行蜂療皮試,她有多年蜂療經驗。  閉眼咬牙,蜂刺蜇進膝蓋,巨大的疼痛使何女士幾乎暈過去,她攥緊拳頭強忍著。
  • 專家:切勿盲目模仿!
    的文章火遍全網,講述了武漢地區一名已出現呼吸急促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接受蜂療後,兩分鐘摘掉氧氣瓶的故事。看到文章後,《國際金融報》記者立即聯繫了一名深圳地區常年研究蜂療的執業中醫師進行求證,他表示,「普通人不具備診斷能力以及搶救知識,一旦出現過敏反應,無法及時做出判斷。因此,請大家切勿盲目模仿。」
  • 六旬老人「蜂療」後不幸身亡 蜜蜂蟄了三下(圖)
    老喬做蜂療時使用的鑷子  4月25日上午,徐州市民老喬和朋友一起,到城區北部的九裡山腳下養蜂人那裡買蜂蜜,期間提出自己肩部不適,便用蜜蜂蟄了三下,想通過「蜂毒療法」緩解一下疼痛。卜師傅稱,經常有人過來要求做「蜂療」,所謂「蜂療」就是用蜜蜂蟄患者患病位置,以毒攻毒以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當天,老喬和朋友來了之後,買了些蜂蜜,老喬說自己的肩膀最近很疼,要求卜師傅給做「蜂療」。「第一針是我給刺的,後來他自己又刺了兩下。」  三針刺完,老喬覺得不舒服,最開始感覺舌頭麻木,「我就趕緊把刺給取下來,緊接著他就說自己胳膊麻了。」
  • 蜂療是什麼?原來這五種病很適合蜂療
    中醫蜂療是人類利用蜜蜂及蜂產品製劑進行人體醫療保健的一種自然生物療法,通常簡稱為蜂療。蜂療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自然療法,那麼運用蜂療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有些人可能不是十分的清楚,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蜂療是什麼?
  • 青島有養蜂人免費給市民蜂療 醫生稱因人而異慎用
    本報訊(記者 馬雲帥) 在多數市民印象中,蜜蜂是釀蜜的,它治病的功能卻鮮為人知。記者了解到,近日有養蜂人在膠州免費給市民進行蜂療,有些嘗試過的人覺得有一定效果,也有人對這種治療方法持保留態度。
  • 選購乳膠床墊勿盲目跟風
    業內人士提醒,床墊的選擇應以舒適為先,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和睡眠習慣而定,切不可盲目跟風。乳膠床墊質量關鍵看內芯「乳膠床墊前面應該加上『天然』兩個字,整個床墊全部用乳膠作為內芯的才是優質產品。」昨天(15日),記者來到位於長寧區的comforlux乳膠床墊體驗店,銷售人員介紹說,天然乳膠是從熱帶橡膠樹的樹幹上割取下來的牛奶狀白色液體,並經過加熱發泡製成海綿狀鬆軟固體。
  • 高考後畢業生「扎堆兒」做近視手術 專家:有風險勿跟風
    近日,各地正在進行高考報志願的工作,因為某些學校和專業對視力有要求,一些準大學生最近「扎堆兒」去做近視手術。但眼科專家提醒,近視手術有諸多禁忌,需經過嚴格的術前檢查,不要盲目跟風。今年19歲的小霖是廣州某高中一名高三畢業生,他計劃報考警校,而他心儀的專業對裸眼視力有較高要求,因此小霖選擇去做近視手術。高中畢業生 小霖:因為生活還有學習方面,戴眼鏡至少有一點困擾。然後就是現在剛高考完,要報考過公安院校,要體檢,視力要達標。除了專業報考需求,由於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眼部仍處於發育階段,近視度數不能保持穩定,不符合近視手術條件。
  • 高考後畢業生「扎堆兒」做近視手術 專家:有風險勿跟風
    近日,各地正在進行高考報志願的工作,因為某些學校和專業對視力有要求,一些準大學生最近「扎堆兒」去做近視手術。但眼科專家提醒,近視手術有諸多禁忌,需經過嚴格的術前檢查,不要盲目跟風。今年19歲的小霖是廣州某高中一名高三畢業生,他計劃報考警校,而他心儀的專業對裸眼視力有較高要求,因此小霖選擇去做近視手術。
  • 戰疫情 促生產,百名專家在行動|如何破解盲目跟風的「採蜜效應」?
    所以,農民在選擇經營項目時經常會出現盲目跟風的「採蜜效應」。針對如何破解盲目跟風的「採蜜效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徵兵,給出以下建議。什麼是「採蜜效應呢」?簡單的來說,我國農民在選擇經營項目時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 一年級孩子參加海外遊學營 專家提醒勿盲目跟風
    對此,專家提醒,家長需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性格選擇,不要盲目跟風。   「在遊學客戶中,去年就出現8歲的小孩,今年出現多位7歲的一年級小學生。」英孚海外遊學留學部中國區總經理莊禮斯告訴記者,前來諮詢甚至是辦理遊學事宜的80後家長也並不少見。   他介紹說,近年來,遊學低齡化現象愈來愈顯著。過去,選擇遊學的主力軍以初三左右的學生為主,現在已經降到初一和預備班左右的學生為主。
  • 楊冪治個感冒就要「放血」 你未必適合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楊冪治個感冒就要放血 你未必適合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近日,楊冪工作室發布微博,稱楊冪近期因病毒感冒,接受了一些中醫療法,比如針灸、放血之類的,以回應此前部分媒體對其脖子上吻痕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