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造人之後,即使跟人類有了契約,但是人類卑劣的本性日漸暴露,塵世罪惡滔天,兄弟互殘,部落和國家之間戰爭頻仍,信仰缺失,毫無道德和律法……對於自己的「親生」造物,上帝沒有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BUG」,滿懷熱情創造的寵兒最後變成了熊孩子。上帝是比較果斷的,看不下去就把人類給滅了,只給敬神的諾亞一家一條活路——這就是史前大洪水的發生。
根據土耳其黑海沿岸大約300英尺深的海域,科學家發現了疑似古代海岸線的遺蹟,上面有淡水螺以及加工過的工具,用碳-14年代測定法鑑定發現它們來自公元前5600年。在地球的文明史上,有數百種文化都以符合自己的方式記錄了大洪水的發生以及拯救。因為上帝和諾亞方舟的故事更具有完整性,結合了地球歷史遺蹟和人類精神需求,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我把關於大洪水的發生和神的拯救做一個單一的敘述。但不代表抹殺別的文明和神的信仰。發動大洪水的可以是上帝耶和華,也可以是宙斯,或者是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力量。但在這裡姑且認為是上帝發動了大洪水。
已經有科學家根據格陵蘭島的冰芯考據出地球上最後一次冰川期結束的時間是11711年前,而現在地球處於溫暖的間冰期,大洪水就是發生在這期間,具體年份當然很難考證,但這裡我們只需要記住大洪水之後的諾亞方舟。
「Ark」指的就是諾亞方舟,但在希伯來語中,「Ark」是「箱子」的意思而不是船,所以所謂的諾亞方舟不是符合我們想像的可以行駛在水面上的船,而是漂浮在水面的巨型盒子。這個盒子裡運載了諾亞一家(不同文化語境下名字可以不同,反正是人類就對了。)和血肉活物一公一母,每樣兩個,以及各樣食物和植物種子。現在的科學研究者相信諾亞方舟的真實性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按照粗略計算,這座大盒子必須要達到總體積為150萬立方英尺,排水量為2.2萬噸,底部面積為10萬平方英尺,方舟大約要容納16000對活物,要有淡水……這個方舟容量引起巨大的討論,因為人們試圖想要得到一個合理的數據以證明方舟的真實性。
但是是否可以這樣設想,方舟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龐大,但是設計更具高度智慧的科幻感。而敘述這種設想之前先提及亞特蘭蒂斯這個名字。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對話錄》中描述過這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古老城邦,毀滅於史前大洪水。這個文明的創造者被認為是波塞冬。那麼為了擁有完整的邏輯鏈條,我作這樣的簡述:神創造世界之後的人類其實擁有比現在的人類更強的能力和更高的智慧,畢竟是神的直接後裔,比如上帝的先知擁有比較高的智慧和能力可以和自己的神直接溝通,比如希臘神話裡,他們的祖先很多都是神跟凡人結合的後代。這些人擁有更高的文明和科學技術,超越了現在的人類。比如波塞冬的後裔就創造亞特蘭蒂斯這個古老又高度發展的文明,他們已經擁有了現今我們想像中的科幻作品——飛船,那麼其他神的直接後裔也創造過類似的高度文明。
證據來自於1875年印度的一座廟宇裡發現了《航空科學》一書,詳細描述了一種叫做「維摩那」的機器,就是類似現在概念裡的飛碟。這種機器曾被《摩訶婆羅多》等古老文獻記載,而《航空科學》這本出自公元前4世紀的文獻,也是根據更加古老的文獻寫成的,這個更加古老的文獻是什麼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證明更加古老的文明史高度發達的,超越了現在的人類社會。維摩那機器的設計理念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完全是科幻的,比如反重力、太陽能、吸收光和熱的材料、不會壞的儀器設備、水銀制導系統等等概念。《摩訶婆羅多》記載了古老的印度人羅摩王國駕駛維摩那機器和亞特蘭蒂斯人在月球上進行了一場戰鬥。那麼可以推測亞特蘭蒂斯也擁有科技發達的航空武器——這種武器叫做「維裡西」。
兩種先進的至今人類世界還無法製造的機器在月球上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鬥:全宇宙的能量,一千個太陽同時升起,兩個族類,鳥兒都化為灰燼,陶器無故碎裂,食物被汙染……這是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從描述來看是核戰爭爆發之後的人類自我毀滅,而現在的人類登月還困難重重。兩大文明確認的是羅摩王國的文明不如亞特蘭蒂斯的發達,所以這場戰爭是失敗者,被完全摧毀。至於亞特蘭蒂斯文明應該是殘存的,但沒有逃離被毀滅的厄運,因為接著地球上有了一次大洪水把這個險勝者也淹沒了。至於這個大洪水的發生,為了邏輯的完整性,我認為是神看見了人類利用神的寵愛,利用神賦予的各種能力和知識,不是製造美好的人類家園而是製造毀滅性的武器,進行互相爭奪毫無道德的殺戮,這才發動了懲罰性的大洪水毀滅自己具有大「DUG」的熊孩子。
講維摩那和亞特蘭蒂斯,主要是為了要說明:一,方舟建造非常複雜,更傾向於這是一個具有自我循環系統的小地球環境,不然很難容納那麼多的生物和所需的生存資源;二,需要高度文明的智慧和發達科學技術才可能建造這座方舟;三,大洪水之前的人類完全有這個能力。
製造諾亞方舟的人是上面提及的高度文明殘餘者還是受到神的眷顧再一次被授予高級智慧的寵兒,這裡無從考據。不過大洪水之後的人類迎來了新生,一直發展直到今天。但是我們看似向上發展的道路,還能企及大洪水之前的高度嗎?人類不再擁有神的偏愛,完全由凡人結合生下後代在進化論的規律下完成的發展道路能夠把人類世界帶到哪個高度?如果說諾亞方舟是一艘運載人類希望的大盒子,人類這艘大船運行到今天,目的還是那麼明確嗎?
西方文化上有一個「愚人船」的藝術主題,它是引起廣泛共鳴的寓言——人類世界就是一艘在時間之海航行的船,但是這艘船沒有目的地,因為船上運載的人都是精神錯亂,瑣碎無聊,已經遺忘自己方向的愚人。這些愚人只會把時間用來吃飯、飲酒、打情罵俏、欺騙、玩愚蠢的遊戲和追逐不可達到的目標,這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縮影——這艘船在時間之海毫無目的地漂流,永遠也抵達不了目的地。
人類,或許走的是下坡路也未可知。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