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19中研修二:課程變革走向學科深處,撥動核心素養之弦

2020-08-30 青報教育在線

青報教育在線訊 高考改革必然繞不開課程改革,如何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更高地為高考選拔人才服務?青島19中始終沒有停下探索、創新的腳步。8月25日,學校邀請齊魯師範學院教授、博士,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婷,為老師們做《走向學科深處的課程變革》講座,幫助老師們釐清課程變革方向,梳理教學設計思路,從而更有效地落實學生核心素養。

時代呼喚課程變革

釐清需求和思路最關鍵

在李紅婷看來,走向學科深處的課程變革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現實的需求。李紅婷通過具體分析濟南歷城區教學設計改進等案例,李紅婷引導老師們關注課程變革的目標定位、結構化認知、學生深層次思維活動等方面。她表示,案例本身不重要,重要是理解變革的需求,明確教師是課程的領導者。

為了讓老師們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李紅婷從課程的定義、分類、結構等內容入手,她表示,課程體系是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具體化載體,規定育人規劃、育人模式和學生認知結構。結合高陽中學「主題+」課程、2019年數學全國卷等具體案例,李紅婷為老師們梳理了課程整合的思路。

她尤其強調要關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及說明》中高考評價的導向,以及課程目標取向的變化,今天的教學要重視經歷、體驗、領悟、產出、應用的過程,設計實驗、作品製作、項目式學習、主題學習、場館學習、社團活動等學習方式。

深研學科核心素養

把握課程重構著力點

講座中,李紅婷通過剖析山大附中《養心育德 養根育能》課程、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北京十一學校課程體系重構等案例,為老師們將課程建設和改革指向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方向。

同時,李紅婷還從「必修到選修、書本到實踐、分科到整合、邊緣到核心」四個方面指導老師們課程重構的著力點。她表示,要建立適合學生的個性化課程、基於生活和經驗的課程和基於項目學習發展核心素養的課程,並強化體育和藝術教育。

求新求變求突破

教學設計助力學生素養提升

有了課程的引領,還要通過教學設計一步步落實核心素養。李紅婷以濟南章丘學校數學主題課程為案例介紹學科統整範式。在講到跨學科統整時,李紅婷又列舉美國高中智力單元的案例,提醒老師們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繫,基於學習者生活經驗和認知結構,以主題形式進行統整。

30餘個生動的案例,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剖析如何在課程變革和教學設計中落實核心素養,給老師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也為老師們在新學期創新育人機制、提升教學質量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講座也讓老師們收穫很多,青島19中教師張凱倫表示,李紅婷老師帶領大家走向學科深處,以指向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教學設計範式,響應學科發展的現實需求和時代呼籲,全面而又深刻,自己受益頗豐!

青報教育在線 于濤

相關焦點

  •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 進階校長課程領導力
    學科核心素養同樣是人的屬性,而不是學科的屬性,只不過它是通過學生的學科學習逐漸形成的。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過程中,學科內容非常重要,沒有學科內容,就不會有學科核心素養。但學科內容尤其是一直以來備受重視的學科知識點只是素養形成的素材或載體,只有通過對這些素材的學習或藉助於這些載體,學生才能內化成為相關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學科核心素養才算真正形成。
  • 餘文森: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
    2001年啟動的新課程改革,一個基本標誌是從「雙基」走向「三維目標」,進步是不言而喻的。核心素養之於三維目標同樣也是既有傳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傳承更多地體現在「內涵上」,而超越更多地體現在「性質上」。
  • 學信科技 助力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之路
    在此筆者將以近日在深圳召開的「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服務為例,來尋求問題的解答。學信+直播,讓學術跨越時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的發布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目標,那麼具體到初中階段,一線校長該如何推進核心素養的工作開展?
  • 重慶南岸:聚焦核心素養,推進教學變革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眾)近日,由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承擔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重點課題《區域整體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變革行動研究》在渝舉行研討會和第一期「領雁計劃」
  • 青青隨筆 變革與發展——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質量提升
    在變革中發展,在發展中變革,變革與發展是學校質量提升的進階。變革與發展是教育的一個量變函數引起的質變,最根本的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質量提升。      事實上,當我們能夠在學校變革中發現問題,把問題做以分析梳理,規劃設計,實施問題驅動下的分工合作,在此過程中不斷分享交流反思,再走向問題解決後的歸納建模,並以此形成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可以是一項制度的推進,
  • 基於核心素養,推進學校變革
    這種現實不僅導致學科目標和總體目標之間難以銜接,也使得不同學科在育人價值上難以實現真正的統整。凝練學科核心素養,構建核心素養模型,成為聯結我國基礎教育總體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當前,高中學校校長的首要工作,就是深刻認識新課標中核心素養的教育意義,結合本校實際,設計出符合自身學校特點和發展需求的、能夠切實反映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校本核心素養模型,使之成為學校制定發展規劃和課程方案、設計課程、開展教學和評價、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施學校管理的根本基礎和目標依據。
  • 教師研修|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課例展示與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聚焦「大單元 大情境 大任務」,展核心素養為本的「新教學」風採!2019年5月18日,由現代課程網主辦的「新教學」教師研修實踐活動(第一期)在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成功舉行。此外,李教授藉以大量的現實教學中的真實案例和近幾年的高考真題,闡明了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本質內涵,學科素養和教學內容的關係,教學改進與課程整合策略的要素與方法,學業質量標準內涵意義應對方法,考試評價改革面對的問題,促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幫助教師掌握相關應對策略。
  • 崔允漷: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 即讓學科教育「回家」
    其他學科也都曾經歷同樣的遭遇,存在同樣的問題。那麼,現在有了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到底該如何變革?需要教師如何做才算「回家」?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六招」。第一,建立學科素養目標體系,明確「家在何處」。建立學科素養目標體系的關鍵技術是學會分解課程標準和敘寫目標。教師不能隨意寫目標,甚至不寫目標。教師敘寫目標,必須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內容,將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化。譬如,某教師要教「勾股定理」,他首先必須要清楚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勾股定理有這樣一句話: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並能運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核心素養的核心
    我國在「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將此作為培養重點。這次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核心價值體現還是相當鮮明和充分的。一是將「實踐創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並用「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三個基本要點來支撐。二是將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分布於基本內涵和核心素養的要求中。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濮陽從課堂到課程,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開發出了多學科、多層次、多視角下的濮陽課程系列,讓學生在「課程世界」中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訓練參與世界的能力。成熟了教師成長模式,完善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育人理念。舞臺越大,教育格局就越大,濮陽縣願和教育界同仁一起努力!
  • 【部門動態】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變革 | 東湖區品質課程推進...
    【部門動態】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課程變革 | 東湖區品質課程推進新聞發布會圓滿舉行 2020-01-16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英國提出了基於素養的課程(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旨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西班牙則將核心素養落實到教育目標與課程目標中;日本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強調跨學科的統整,形成課程的合力;新加坡則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與學習自主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 中語視點│聚焦課程意識 培養從教素養:尋找「語文課程教學論」的學科尊嚴——「理想的語文教學論是什麼樣的」之一
    很長一段時間語文教學有著完整的學科知識系統,卻缺少真實的語言生活與情境,沒有「人」的發展。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隨著國際組織、發達國家及地區對未來人才標準的研究,也基於對我國課改豐富經驗的提煉,「核心素養」逐漸進入了教育界的視野。核心素養是個體在解決複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調取知識與技能,滿足特定現實需求的綜合性表現,是學科知識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
  •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方面構成。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改進丨公開課筆記㉚
    中/美/英三國歷史的課程標準對比圖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的齊樹同曾對中國、美國、英國三國歷史的課程標準進行了比較,他認為世界各國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表達、認識和理解有很多的共識之處,包括時序能力、時空觀念、
  • 9月研修 | 重慶奉節:走向深度學習的課堂變革
    兩年來,「學習共同體課改中國行」活動陸續走進上海、江蘇、浙江、內蒙、山西、寧夏、河南、福建、湖北等地,連接在全國26個省市夥伴,共同推動全國課堂變革走向深度發展。在奉節縣教育委員會的支持下,學習共同體研究院、中國教師報貼近真愛夢想大篷車項目,以公益形式走入重慶奉節,分享課堂變革理念,歡迎重慶市及臨近省市的夥伴與會交流。
  • 學科核心素養:基於國情的理論創新
    編者按:2018年1月,在教育部頒布的我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這是此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工作中的一個創新點,對於學校課程改革具有指導意義。為此,本刊特邀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楊向東開設「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校課程改革」系列,對此作深度解讀。「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基於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實的慎重選擇。相比之下,多數發達國家的課程標準則更強調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在杜威、皮亞傑、布魯納等學者的啟蒙和影響下,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完成了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和轉型。
  •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新課標提煉了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揭示了核心素養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切實促進學科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新增「學業質量」部分,以新的質量觀為標杆研製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既有利於因材施教又有利於考試評價的科學化和人性化。
  •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1.19 星期四 ,這僅是青島39中應對新高考方案,搭建海洋特色創新人才培養,重構課程體系,推進分層選課走班,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