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22:00 |溫州日報全媒體
毛不易演唱了一首《故鄉遊》,詞作者名叫包珍妮。
鄉間的歌謠
仍是兒時哼的調
樹上燕子築鳥巢
街角賣過的小籠包
如今再也買不到
爺爺的草帽
不知何時不見了
窗外麻雀喳喳叫
河上小橋楊柳輕輕搖
稚嫩孩童開懷笑
想要吃水餃想要吃元宵
奶奶做的菜有種懷念的味道
太陽早上好
路邊野花對我笑
在田園裡奔跑
無拘無束多逍遙
累了就躺好
閉眼睡一覺
家裡飯菜燒好
重拾童年的美好
這首詩是珍妮憑藉唯一能動的右手大拇指寫下的。
珍妮是一名SMA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這種病俗稱漸凍症,因為運動神經元受損退化,全身肌肉萎縮無力,最瘦的時候,她只有36斤。她的正常肺功能早已喪失,呼吸依賴一臺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呼吸機。
就是這麼脆弱的一個少女,將她的心願寫成了詩——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隨心所欲的詩人/盡寫些奇怪的詩/對於旁人的評價不聞不問/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靈感不斷的詩人/能在每個不著邊際的黑夜裡/抒寫不同的靈魂/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熱愛生活的詩人……
「我希望能再活長一點……」小珍妮沒有向病魔低頭,她安慰著父母,關心著生同樣疾病的弟弟,勸病友放棄輕生的念頭,還和朋友一起開起了網店,希望能貼補家用;她寫的文章《生命的色彩》,讓她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稿費800元。拿到錢的時候她對父親說:「爸爸,我還有用,雖然躺在這裡,我還能賺錢,你們就放心吧!」
從此,珍妮開始了不間斷的創作,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創作了五十餘首詩歌和歌詞。其中有一首歌,名叫《予生》。
我曾想赤腳把大小海灘踏遍
把腳印遺留在古老的地中海岸
我曾想徒步把高矮山巒登遍
把心底最瘋狂的瞬間朝天吶喊
我曾見過窗外掠過一排鴻雁
老舊的收音機循環放著那些年
我曾感受過生命的溫度弧線
如滑翔般一往直前追逐著時間
……
我在等待明天 等待每一天的明天
從黎明到暮夕 青蔥長成繁葉
我在探究時間 探究每一刻的時間
一分與一秒之間的區別
我們的生命就似三月的天氣
可以在一小時內狂暴又平靜
2017年9月11日,珍妮16歲,許下的生日願望是:「希望能活過下一個生日。」
她的詩歌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珍妮成為了溫州市作家協會的會員,詩集《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出版了,作品將被發表在國內詩歌界最權威的刊物《詩刊》上……珍妮的詩人夢終於實現了。
珍妮用小小的身軀打敗了死神,她用堅定的信念讓生命得以延續,讓詩歌夢成為了現實。
也許這首名叫《十七》的詩歌就是她內心的寫照吧。
風箏越飛越遠
路過的燕子剪斷了線
我們奔跑著向前
一路揮手一路告別
十七歲的少年
嚮往著世界
沉重背包裡面
塞滿明信片
充滿未知的未來多艱險
綠皮小火車 駛向下個地點
無法釋懷的 全都淪為昨天
要記得 認真說再見
讓我們一起出發去冒險
把每一天都過得足夠新鮮
好的壞的 一一嘗遍
我喜歡的 全世界最特別
長大一事似乎離我很遙遠
怎麼一轉眼 就發現
歲月已偷走我七歲那年
斷了的那根小小風箏線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珍妮爸爸的微信籤名只有一句話:「老天,你為什麼要這樣待我!」這個從文成山區走出的漢子,開過計程車、理髮店、踩過三輪車,一心想闖蕩出一番事業,他後來卻連三輪車也踩不了。
「感覺人生毫無生趣,一天比一天消極。」珍妮爸爸患上了嚴重抑鬱,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脾氣變得異常暴躁,他想過一死了之。
也許就是這些信、這些詩歌這首詩歌讓絕望的爸爸,再次振作起來——
「老爸老媽,你們看到這個的時候我應該不在了吧,別哭哭啼啼的。你們還有樂樂呢。我終於變成天使,可以到處飛啦!連走路都不用,哈哈哈……」
「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愛你們,今天就說一句吧:我愛爸爸媽媽和弟弟……我愛每一個陪伴我度過人生的人。」
「我快13周歲了。能活這麼久真的很開心,儘管我希望能再活長一點。千萬別讓弟弟重蹈覆轍,給他買個無創呼吸機吧。」
「我的骨灰就一半埋樹底,一半帶著去旅行吧。我喜歡常青樹,旅行的話去哪兒都可以,重要的是一家人開心嘛。對了,那本雜誌有拿到的話記得複印一本燒給我。順便多燒點冥幣,我還是想當土豪!「
《別》
別老去
也別活得太急
你會發現
生命充滿樂趣
就像一局趣意盎然的棋
別喪氣
也別太洋洋得意
你會發現命運向來崎嶇
就像一座堆滿碎石的廢墟
別和別人去比
也別和自己較勁
你要做的
只是拾起勇氣
僅此而已
153183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