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史心團隊成員原創,您的關注是我們最好的動力)
錢學森在國內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曾經留學美國,學成之後毅然回國報效國家。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我國才擁有了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可以說錢學森回國的這個決定,深切的影響了他的整個人生。鮮有人知的事,錢學森在回國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丹尼·金布爾。
錢學森在美國學術圈的地位非常高,頗具影響力。在美國就讀博士的時候,錢學森加入了學校的火箭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匯集了當時的精英高材生,大家都對研究火箭非常有興趣,錢學森將自己的課餘時間全部投入到火箭俱樂部的研究上來。火箭俱樂部當時的主要課題就是研究助推器和火箭燃料,並且頗具成效。
當二戰打響之後,火箭俱樂部的幾個人一商量,將自己的研究無償提供給了美國軍方,幫助軍方高效的改進了軍用火箭,一時間俱樂部名聲大噪。而錢學森與此同時也博士畢業,他的成績非常優秀,被麻省理工學院聘為教授,他也因此成為了該校最年輕的一個教授,時年只有36歲。
成為教授之後,錢學森一面顧著自己在學校的課題研究,一面還不忘記抽出空來參加火箭俱樂部的聚會。在錢學森畢業之後,火箭俱樂部的幾個骨幹也都紛紛踏入了社會,他們決定將研究火箭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錢學森的知識和研究能力大家都看在眼裡,因此拼命邀約他入股,幾個人就這樣將俱樂部變成了公司,開始做起了日常經營。
丹尼·金布爾本來就是火箭俱樂部的資深成員,開上公司之後,他跟錢學森的直接接觸變得更多了。可以說兩個人就是這家新興公司的主要力量,不過錢學森負責的是火箭開發,而丹尼則是外聯,通過自己優秀的社交能力和龐大的朋友脈絡擴展生意。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融洽,尤其是丹尼,他非常欣賞錢學森,自知自己的學術能力遠不如錢學森,因此不管錢學森提出什麼要求,他都竭盡所能的幫助他。
1949年,錢學森的中國人身份還是成為了他在美國的阻礙。當時美國掀起了反共運動,錢學森曾經的校友舉報錢學森,因此他不僅被迫暫停自己在學校的教學生活,而且同時還受到了監視。他在公司從事的事關美國軍方的火箭研究也被臨時換人,甚至有性命不保的危險。丹尼得知這件事之後,他幾乎是散盡家財為錢學森奔走。首先他聯絡了自己幾個在軍方的朋友,詳細的了解了錢學森的處境。然後又聘用了律師,試圖幫助錢學森打官司走司法途徑。正當丹尼努力的為錢學森擺脫困境的時候,他突然聽說了錢學森有意向回國的消息。
得知錢學森想法的當天,丹尼徹夜未眠。他苦勸錢學森良久,見錢學森不願意留美,他撥打了移民局的電話。在電話中,丹尼對移民局詳細的闡述了錢學森的重要性,甚至說出了如果他回國,美方必須搶先將他槍斃這樣的話。正式因為丹尼的這番話,讓錢學森回國之路受到了重重障礙。這對昔日好友也因此反目,再也沒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