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急性腸胃炎進入高發期。專家提醒,避免不良飲食習慣,減少急性腸胃炎發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立國介紹,急性腸胃炎是夏季常見病之一。由於吃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或過量不易消化的刺激性食物,從而引發胃腸道黏膜急性炎症,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燒等。
夏天溫度高,食物容易腐爛,滋生細菌病毒,尤其外賣食品更難以保證食物衛生條件。同時,夏天人們通常偏愛冰凍、生冷、未經煮熟的食物,使胃腸道溫度突然下降、細血管收縮,更易誘發腸胃炎。
王立國建議,避免急性腸胃炎,首先要注意個人飲食衛生,做到餐前便後洗手,減少在流動攤販、衛生條件不好的飯店就餐。其次要不貪涼,不暴飲暴食,不長期飲用冰冷飲品。此外,應及時清理冰箱,尤其是肉奶等食物,防止「一藏永逸」。
專家提醒,治療急性腸胃炎,患者應注意清淡飲食,減少胃腸道負擔,並適當口服清熱解毒或益生菌藥物。服用時間要早,剛出現症狀時即可服用;症狀較重,或症狀無明顯好轉者,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