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綜評兩大模式對比——上海模式vs全國模式

2020-09-05 魔都學爸

今年受疫情影響,綜評招生相應延遲。

從5月下旬開始,到6月中旬,各高校陸續發布綜評招生簡章,開始向強基計劃靠攏。

今年的最大變化在於兩點,:

一是大幅度提高高考成績佔比,面向上海招生的綜評高校統一提高到85%,校測僅佔15%;

二是面向山東、江蘇、浙江招生的綜評高校提高了報名門檻,要求具備各大競賽的省級獎項。

總的來看,新高考綜評招生分為兩大模式:全國模式和上海模式。

那麼這兩大模式主要區別在哪裡呢?

實行綜評招生的省市及高校

目前經教育部批准實施綜合評價招生的省市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五個省市。

據統計, 2020年全國共有百餘所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招生試點。

其中有14所高校面向全國部分地區進行綜合評價招生,其餘高校在本省市內進行綜合評價招生,面向本省市的綜合評價招生中,高校層次分布較廣,能夠覆蓋優等生和中等生。

其中,面向上海市的綜評招生院校有11所。

面向江蘇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共21所,又分為A類和B類。

面向浙江綜合評價招生的省屬高校共有40多所。

面向山東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共有20餘所。

面向廣東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共有10餘所。

兩大模式對比

按照目前各地區的綜合評價招生流程,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出分前校測模式(全國模式),一類是出分後校測模式(上海模式)。

全國模式:高校發布簡章——報名——初審名單公布——資格確認——高考——校測——入圍名單公布——高考出分——志願填報——錄取。

上海模式:高校發布簡章——報名——初審名單公布——高考——高考出分——志願填報——入圍名單公布——校測——錄取。

兩者最大區別在:

前者是高考出分前參加高校測試,出分後公布入圍名單;

後者是高考出分後先填志願,公布入圍名單後再參加高校校測。

高考出分前高校舉行校測,實際上在高考剛結束就開始,但是初審名單一般會有錄取人數4-6倍,因此大部分考生是陪太子讀書,有點勞民傷財的感覺。

高考出分後高校再舉行校測,在出分志願填報後,高校按錄取人數1.5倍劃定入圍線,入圍考生再參加校測,淘汰的人數相對有限,省得大多數陪跑。

那麼,作為考生和家長,你覺得哪種,模式更好呢?

相關焦點

  • 新高考兩大志願填報模式深度對比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開始實施以來,全國已有三批共14個省市採用新高考模式,而新高考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就是選科(賦分制)和志願填報模式的不同。目前新高考採取了兩種志願填報模式:即上海的院校專業組模式和浙江的專業(類)+學校模式。
  • 2020上海高考綜評結果出爐,復交約9成來自綜評,校測錄取率約60%
    一如既往,復旦、交大,上海兩所頂尖高校,近9成的招生計劃都放在了綜合評價批次,如果加上對應的兩個醫學院,僅交大和復旦就在綜評批次招收了1310人,不過這也同樣佔據了綜評批次11所高校總招生人數的985高校,綜評錄取的考生對應的高考成績一般都是要比後面普通批進入同一大學的分數要低一些;而後面的幾所大學因為在綜評的招生人數佔比很低,所以也導致了他們的綜評錄取對應的高考分數要比普通批的分數線更高一些。
  • 2020年上海各高中綜評狀況VS2017中考錄取分數線對比
    今天,帶大家對比一下各高中的中考錄取分數線和它們的高考成績產出情況,看看是不是成正比呢?哪些學校低進高出,加工能力強呢?那些學校性價比特別高呢?給2021中考考生報考心儀的高中一個參考說明:這裡各校的高考成績選取的參考值,是公開數據比較完整的2020上海高考綜評錄取成績,作為一個維度來分析,僅供參考~1、2020綜評錄取總人數排行榜 第一梯隊:復旦、交大、浙大、復醫、交醫 第二梯隊:同濟、華師、上財、上外 第三梯隊:華理、上大、東華、中醫大
  • 上海高考(三)——綜評
    綜評全稱綜合評價錄取,是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錄取方式(試點),隨著這幾年的逐步推廣,目前交復的綜評錄取數已經達到高考錄取數的90%,其他各個好的高校也在不斷的跟進(詳見附表),上海現在好的高校已經沒有自招錄取了,都替換成了綜評錄取。 換個角度來講,就是高校也不喜歡書呆子型的學生,也希望錄取的是情商智商雙高的孩子。你若真是只有讀書成績好,那就去裸考,必定還有一些裸考的名額。
  • 各省高考難度排行,北京上海天津為優惠模式,廣東河南什麼模式?
    筆者再給你來一組對比一下,也就是說,自從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以來,全國高考考生人數在2008年曾經有過一次峰值,考生人數為1050萬。而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比歷史上的最高值還有多出20萬人! 那麼2020年的招生計劃會不會增加?
  • 「乾貨」綜評已開啟報名模式,該如何準備?
    綜評是眾多升學途徑中的一種,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高校、學生以及家長的關注。今天就來聊一聊上海綜評近兩年招生計劃及所佔比例,面試詳情等。2、從綜評招生佔總招生的比例中可以看出,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幾乎所有的招生都放在了綜評招生上,同濟大學則是把一半的招生目標都放在了綜評招生上。
  • 教育培訓行業分析:新東方擴張模式VS學而思擴張模式
    依靠著這種感性思維,新東方迅速在全國各地建立分校,每個分校都很快做到營收千萬量級,達到當地中等規模培訓機構的水平。我問過幾位在新東方的朋友,如果你被任命為新東方新分校校長,且主做中小學業務,那麼你會選擇從哪一個年級做起。毫無例外,所有人都告訴我他會選擇優先做高考年級。
  • 自招綜評將取消?高考成績佔80%?關於2020年招生政策的常識性分析
    綜合評價招生方式,本質上是對這12個字的呼應,其「依據普通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規則,是一種創新性舉措,也代表了未來主流的招生方式。 綜合評價招生在部分省份試點以來,已經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效果,甚至浙江大學某教授調研的數據顯示,綜評招生在浙江試點以來幾乎「零投訴」,考生滿意、家長滿意、高校滿意。
  • 高考綜合評價報考指南,2020復交綜評招生高達九成
    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招生是新高考逐步推動後應運而生的新招生模式綜評成績=學生高考分數+高校綜合測試+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根據一定佔比核算形成學生綜合總分,再從低至高依據綜合總分擇優錄取。實施區域綜合評價實施區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一對多,一個高校面向多地進行招生,如南科大等;另一種是一對一,省份單獨的實施,一般是本省高校針對所在省份招生。
  • 上海綜評大數據,2019招生計劃!附2018年10校錄取分數線
    綜評既是每個中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又是高考招生中一個特殊且有影響力的志願。所謂的上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際都是近幾年改革的成果,這是以前都沒有的。從現狀上來看,上海的新高考和綜評也暫時沒有定型,很多內容在逐步完善之中。新高考改革是全國性的方案,全國性的方案會設定一定的標準,方案和趨勢。
  • 2020各高中綜評表現vs2017中考錄取分數對比!
    說明:這裡各校的高考成績選取的參考值,是公開數據比較完整的2020上海高考綜評錄取成績,作為一個維度來分析,僅供參考~  第一梯隊:復旦、交大、浙大、復醫、交醫  第二梯隊:同濟、華師、上財、上外  第三梯隊:華理、上大
  • 全國高考最難的是哪個省?從地獄模式到優惠模式,看看你在哪裡?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後,網上關於各省市高考難度的爭辯總是能激發大家的熱論,考生們都覺得自己的省份的試卷最難,在網上吵得熱火朝天。其實,仔細想想,對於高考這件事,為了「難度」爭得頭破血流意義不太大,因為最終決定你命運的是「排名」,而非難度。那麼全國高考最地獄的省市是哪裡呢?
  • 2018上海九校綜評專業與選科要求分析(附:17年各專業綜評分數線)
    2018上海九校綜評專業與選科要求分析(附:17年各專業綜評分數線)(轉發本文到朋友圈,截圖給文末劉老師免費領《2017上海九校綜評面試手冊(部分)》)上海本地的九所985/211高校已全部加入綜評。在2017年高考中,綜合評價階段九校招生人數共計2113人,達到了上海高考生的5%,2017年九校具體招生數據見下圖:對於想要進入重點高校的上海考生來說,綜合評價考試絕對不容錯過!2018年,各高校公布的綜評招生專業總體比去年多了四個,但是因為各高校目前仍未公開具體招生計劃數,因此還無法確定到底是擴招還是減招。
  • 高考大數據:哪個省才是高考地獄模式?結論和想像不太一樣
    985錄取率:指該省所有高考考生中,被985高校錄取的人數比例。全國平均大約是1.62%(這個是所有高考考生為分母,而不是所有高考適齡人口做分母)。新疆,湖南大致是處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評65分,天津5.9%,上海5.3%,北京4.3%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吉林,青海也都在3%以上。
  • 2021年全國各省高考方案確定,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
    對很多省份的考生而言,2021年高考是首次採用新方案的一年,面臨諸多挑戰。那麼全國31個省份都各採訪用什麼樣的高考方式呢?為此,我們進行了梳理,2021年全國有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其餘17個省份仍採用傳統的3+文綜/理綜的方式進行。
  • 2021年全國各省高考方案確定,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
    那麼全國31個省份都各採訪用什麼樣的高考方式呢? 為此,我們進行了梳理,2021年全國有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其餘17個省份仍採用傳統的3+文綜/理綜的方式進行。具體情況如下: 北京、天津、海南、山東等4個省份繼續新高考試點 2020年高考全國有10套試卷。
  • 中國各地高考難度地圖:哪裡是真正的高考地獄模式?
    我們按照高考優勢程度,把全國不同省份分為6檔難度,高考最簡單的為第1檔,高考最難的為第6檔,按照不同難度,將全國不同地區高考分為優惠模式,普通模式,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和地獄模式。1-3檔(優惠模式,普通模式)是比全國平均值是容易的,4-6檔(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地獄模式)是比全國平均程度難的。新疆的總體高考難度恰好和全國平均平齊。
  • 2021年的新高考與新填報「院校+專業組」模式
    目前,我們國家高考志願填報方式主要有有三種形式,分別為新高考的「專業+院校」、「院校+專業組」和老高考的「院校+專業」三種基本形式,其中新高考的「院校+專業組」形式是由老高考的「院校+專業」形式演變而來。
  • 2020高考這些省份的高考難度又是地獄模式
    2020年高考一本上線率達到30%以上的地區共3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上線率達到20%以上的地區共13個,其中新高考改革地區一本上線率較高,而全國卷III地區一本上線率均低於15%。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到,一本上線率較高的省市都為教育資源或經濟條件發展比較好的省市,也有一些經濟比較落後或西部地區一本上線率高主要是因為人數少,競爭比較小,如寧夏、青海等。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全國新高考改革進度及部分省市「3+1+2」新高考模式解讀
    第一批改革的省市是浙江和上海,這兩省市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進行首批改革試點,2017年首次新高考,採取的是3+3模式,即語數英3科統考,數學文理不分科,其他三科為選考科目,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共有20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