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到高三,學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哪些問題?家長需要扮演怎樣的角色?
對學生來說,高一是基礎,高二是積累,高三是衝刺;對家長來說,高一是老師,高二是朋友,高三才是父母。
競爭在暑假已然開始!新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什麼?
▼學生:緊張高一,保持領先
身為高一「小萌新」,千萬不要用「我才高一」掩蓋自己的懶散。高一犯懶,就算到了高三,你也緊張不起來。
關鍵詞:「難」
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這是一個「坡兒」,必須要「跳」過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不能刻板按照對初中學習的認識,理解高中學習。從方法論上,要摸索-調整-適應。
直白說就是,高一,不要自以為是,先把自己摁在泥土裡,慢慢爬起來。
學習特點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化學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認真學習但成績不理想,其實癥結就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
要敢向老師和同學問問題。
一不能容忍模稜兩可的存在,一定要提問解決;二不要怕被別人嘲笑,過來人告訴你,真正厲害的人,從不嘲笑別人。
當然,儘可能向老師提問,同學掌握的並不一定那麼牢靠。
一定有預習也有複習。
預習時提出問題,上課去尋找答案,複習時歸納整理,明確哪些已經掌握,明確哪些還沒完全掌握。
總結歸納,是高中階段最關鍵的方法。
做題一定要紮實。尤其是大題,做出結果,感覺會和做出來,不是一回事。刷題不能靠眼睛刷題,一定要做。
▼家長:高一是老師,給孩子提建議
高一時,家長們要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學業上,幫助孩子們快速掌握高中的學習生活節奏。
讓孩子心理上做好以下三個準備:
做好認真聽講,但還是會突然聽不懂課的準備。
做好作業比初三還多的準備。
做好高一比初三還累的準備。
此外,家長要提前了解高考形式,了解大學,了解專業。
新高考省份儘早確定選科,儘早確定將來的職業選擇,可以集中學習精力,為後續節省大量時間。
對待孩子更要用建議和溝通的態度。
孩子越來越成熟,要給ta們空間,更要做好孩子會早戀的準備,想好遇到各類問題時候的應對辦法。
要從人性出發,逆人性的,基本都是壞事兒的。
總之,高中學習就應該比初中更拼,否則學業上一定會退步。
競爭在暑假已然開始!新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什麼?
▼學生:關鍵高二,迎難而上
終於,你從「萌新」榮升為「臘肉」。
高中三年的分水嶺,就在高二。
不要覺得高二太早,一年後的現在你或許正為期中排名焦頭爛額。
不要覺得高二太晚,從現在開始,你還有兩年時間超越夢想自己飛。
不要覺得高二時間很長,等你回過頭來,很多時間和機會早已溜走。
不要覺得生活被學習填滿,早已沒有多餘時間。你要相信,一年後,你只會更沒時間。
關鍵詞:「分化」
升入高二的同學,馬上能感覺高二知識難度的大大增加,同時,由於要準備高考,幾乎所有學校都會把高三的知識壓縮在高二講完。
如果稍有鬆懈,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想好自己要走哪一條路。
走競賽的,你的競賽成績拿到省一或者省二,就可以直接入圍強基計劃;走成績優異路線的,想進入強基計劃,就要全力衝擊高考成績。
畢竟,未來屬於現在就開始準備的人。
學習特點
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導致不同心理狀態;歸因心理發生很大變化,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
高二學習進度變快、知識點變難,你該構建一個成體系的錯題本系統了。
整理錯題可以加快加深你對知識點的消化,從而增加你的做題質量。
不能僅是機械地將錯題抄到一個本子上,而是要將錯題按知識點分類整理。
在考試前看一遍錯題本,比刷一套新題一定更加有效。
你該為高考做一些必要的積累,包括英語的詞彙詞組句型、語文作文素材等。
積累這件事情,短期來看是低成效的,但長期來看確實超回報的。
高中三年,高二是最有利於打下堅實基礎的時期。
那些上了高三才在不同學科之間疲於奔命的倒黴蛋,無不深受之前缺漏的坑害。
而絕大多數坑,都是在高二這一年時間挖下的。
▼家長:高二是朋友,和孩子做朋友
很多家長理解上存在誤區:看到孩子高一成績比較穩定,就默許孩子高二先輕鬆一下。
這種想法非常錯誤,會很快發現高二輕鬆了,到高三也很難緊張起來,成績也再也趕不上去了。
高二是兩級分化的加速期,一定要讓孩子咬住成績,咬住名次。
如果等到高三再想努力,大都會發現為時已晚!
高二孩子心理上比較放鬆,也容易鬆懈,如果家長管得太緊,會碰到嚴重的牴觸情緒。
這時,家長最好放低自己的姿態,和孩子當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多交流、多聊天。
如果孩子們不想聽,也不要著急,要有耐心,學著換位思考,體諒他們的心情。
競爭在暑假已然開始!新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什麼?
▼學生:衝刺高三,保持優勢
在人生的前20年,高三是你努力的性價比最高的時期。
大學不能決定你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但高考結果能決定你進入什麼樣的大學。
你挑大學時有多少主動權,能去什麼城市,讀什麼專業,都取決於這一年的付出。
關鍵詞:「高壓」
高三整個學年,考生要面對來自多方壓力,這時候明確高考目標,同時分析自己的程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規劃的。
高三最大的敵人是心態,心態最大的敵人是波動。
高三一整年,你會經歷十幾二十場考試,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錯了。
考得好得總結經驗,考不好得吸取經驗,不斷反思。
這一整年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減小方差。
學習狀態
高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關注點與點之間的聯繫。
高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一隻高三狗每天的學習時間在14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的,15個小時以上是普遍的,16個小時以上也是存在的。
但即便是同樣的投入時間,效率不同也會顯著影響產出。
大塊時間,如果精神好,做高投入高產出的事,比如刷題。
大塊時間,如果精神不好,做計劃、做歸納,比如整理錯題。
碎片時間,如果精神好,做周期長高回報的事,比如背單詞。
碎片時間,如果精神不好,做低投入低產出的事,比如翻案頭書。
分別對應四個例子:聽課與刷題、計劃與歸納、有目的積累,無目的積累。
一輪複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密鋪知識點。
對於基礎不錯,但是高一高二學習不是很紮實的同學來說,這絕對是你最好的機會。
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到二輪複習,再想逆襲,就難了。
你要一點一點扎紮實實地總結、梳理,自己一定也要有一個複習的進度條。
這個進度條,可能比老師的略微慢一些,但是每個你進度條過完的部分,你都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你絕對掌握的,哪些還有一些小問題,積極提問或者補課去解決。
要知道,這些小問題,可能就是你自己二輪複習的時候的重點了。
對於數學和物理來說,方法積累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圓錐曲線的中間結論(切線/割線斜率、弦中點、割線長等),比如導數恆成立問題構造函數的類型(總共有哪幾種構造)。
事實上,如果你刷了足夠多的題目,也會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但如果你主動積累在方法本上,尤其是那些花了很多時間的、沒做出來的、做錯的題目,積累的速度就會更快,解難題就不再是靠靈感、靠嘗試。
高三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進度條的BOSS戰。
與其糾結下次考試得前進多少名,不如給自己設立些「背多少個單詞」「刷多少道解析幾何」「整理多少個文言字詞」這樣踏踏實實投入時間就能完成的目標。
用「主觀目標」替換「客觀目標」,讓成就感和自我激勵來得更容易一些。
▼家長:高三是父母,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高三家長要有身為父母的自覺,要為孩子高考做全面的準備。
家長要繼續了解大學,了解專業,要有計劃地聽一聽相關的講座,收集一些信息。
更要有意識地跟孩子交流一下,幫助孩子去立志。
立志不是喊幾個「我要當企業家」這樣的口號,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高考志願報下的那一刻,人生已經確定了大部分,所以不要常立志,而要立長志。
高考的殺傷力不言而喻,這時候更要幫助孩子減壓,注意避免心理疾病發生。
競爭在暑假已然開始!新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什麼?
在人生的前30年,學歷是一張很重要的入場券。
說讀書無用的人,多半因為讀了無用書。說學歷無用的人,多半因為拿了無用的學歷。
所以,高中三年,一定要慢慢過,細細過,好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