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智能攝像頭並不陌生,很多新聞裡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很多家庭都用上了智能攝像頭,不僅可以實時查看家裡的情況,還可以進行雙向語音通話。靠著這些攝像頭,我們抓住了入室行竊的小偷,懲罰了虐待嬰兒的保姆。它就好像我們的一雙千裡眼,可以洞悉家裡的所有事情。
東西是好東西,但要看使用的人怎麼用。最近,關於攝像頭又爆出了一個負面新聞——「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14歲的兒子覺得父親安裝攝像頭侵犯了他的隱私,而父親卻以督促學習為由,怒斥兒子「你有多少隱私?」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用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嗎?
據小編了解,周圍的同事,確實有用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很有效果,如果發現孩子沒在用心學習,還隨時可以通過語音的方式,訓斥他,讓他立刻改正。有的家長,雖然不太贊同這種方式,但是出於無奈(他們想不到還有什麼其他更好更見效的方式),只能照搬別人的方法。
在新聞中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小孩都反感被父母監視著學習。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反抗這種監視。比如,把攝像頭蓋起來,拔掉它的插頭,斷開網絡,或者乾脆把它藏起來。雖然,最後免不了被大人削一頓,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反叛心理。而這種心理對孩子的成長,以及家長和孩子的正常溝通,有著極大的負面作用。特別是對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老闆要在工位上給你裝一個攝像頭,監督你工作。你真的會好好工作嗎?
你心裡想的可能根本就不是工作,而是如何搬倒老闆或者趕緊找下家跳槽。
那麼,回到問題的本質,如何利用好攝像頭,又不讓孩子覺得被侵犯?
小編家裡也裝了智能攝像頭,但安裝的位置是在客廳,家裡人的公共活動領域。家裡的娛樂設施,都集中在這裡,比如,智能電視機,體感遊戲機,電腦等等。我並沒有讓孩子覺得這個攝像頭是用來監督她學習的,但如果她想要在客廳進行娛樂活動,那就是自願接受我的監督(攝像頭有24小時回看功能)。
孩子有自己的臥室,她做作業也在臥室裡面。由於上初中了,根據老師的要求,沒有給她配備手機等電子設備,唯一一個可用的學生平板,還是學校配發用來完成網上作業的。雖然,我看不到她在臥室裡做什麼,但除了兩書櫃的課外書以及每天都要上傳釘釘的家庭作業,我實在想不到,她還能幹啥了(當然,她可以發呆或者睡大覺,我覺得這個是她的自由)。
做家長的難處就是在管與放手之間衡量一個度,找一個恰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點,對於孩子的學習嘛,我們不能放任自流,但也不能讓孩子覺得是在為家長學習。這個很難,但家長們也要嘗試著去學去做,畢竟成長不是孩子一個的人的事情,我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