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個國家,一般正式一點的企業,或是比較規範的公司,都會要求員工穿制服上班,其中就有西裝,但有一部分人卻很抗拒穿著西裝去上班。
對打工仔來說,穿得舒服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近日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竟願意每年少賺五千美元(約港幣三萬九千元)以換來穿牛仔褲上班的權利,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樣選擇呢?
比起西裝、套裝,牛仔褲當然更方便打工仔活動,不過你願意每年少賺幾萬以換來穿著「牛記」返工的權利嗎?﹙waldemar-brandt/unsplash﹚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早前進行了一項調查,邀請1,200名成年的就業人士進行訪問,發現有近三份一上班族願以放棄既有薪酬以外,每年可獲五千美元(約三萬九千港元)工資為代價,換取可穿著便服上班的權利。另外,同樣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反對公司要求員工穿著正式服飾上班,如要強迫他們尊守這個要求的話,他們寧願選擇辭職。
非正式的職場打工
據外體媒體Fortune引述Randstad的CEO Traci Fiatte在一份新聞稿的說話所知,Traci認為職場的性質近年有著顯著改變,打工仔對在何處、何時及怎樣完成工作的想法已與以前不同,又認為這種新興的態度促成了很多無需如此正式(formal)的工作要求。她亦認為,讓員工選擇適合自己的穿搭有助展現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很好,然而,僱主需要制定一些明確的便服方針供員工參考,確保每個人在職場中都能感到舒適。
是次調查結果可能令不少人感驚訝,但其實市場大勢是偏向營造更多放鬆及舒適的工作環境與員工,而且早已有很多大公司開始放寬對員工的衣著要求,例如,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於2017年時已表示正在放寬所有工人的著裝要求,摩根大通﹙J.P. Morgan﹚銀行亦允許員工在大多數情況下穿著商務休閒(business causal)服裝,巴克萊銀行﹙Barclays ﹚亦已開始允許員工每逢周五便可以休閒打扮上班。
市場大勢是偏向營造更多放鬆及舒適的工作環境與員工,很多大公司都開始放寬對員工的衣著要求。﹙mimi-thian/unsplash﹚
網民表示幾時都要著西裝褸
不過,上述調查只針對美國打工仔而設,在香港的狀況又如何呢?近日有網民便於facebook專頁「奴工處」投稿,指公司規定男同事一定要穿西裝上班,就算只是坐在辦公室,不用外出見客都得穿上西裝外套。如此安排,不少網民都表示覺得辛苦,而且要是在攝氏三十度幾下周街走,就算沒有中暑,身體也可能洋溢著撲鼻的汗臭。
其實有時公司都得按照當地的天氣來作出合適的服飾安排,讓員工如此辛苦地工作,效率會下降之餘,不滿的聲音四起,又怎會令公司形象好呢?
但無論工作場所有甚麼規定都好,Randstad的調查中,有65%的受訪者表示在求職面試時穿著的正式都是重要的,這可表達尊重和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