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2年多的時間,泌尿外科手術量突破1000例。1月11日,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的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千例」活動。「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中國泌尿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近日也在該院「落戶」。
案例:巧手避開血管,「端掉」複雜腫瘤
「右側腹膜後佔位,腫塊大約7釐米」。前段時間45歲的李女士(化姓),在體檢中竟意外發現體內藏著個「炸彈」,這個「炸彈」到底是何物?又如何將它安全拆除呢?李女士慕名找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陳明,「根據檢查提示右側腎上腺顯示不清,右側腹膜後佔位,考慮嗜鉻細胞瘤可能。」
只有手術,別無他選,於是陳明教授帶領團隊陳恕求主任醫師、王奕鐸博士等醫療團隊成員決定運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由於瘤體最大直徑超過7釐米,不僅瘤體大,而且周圍布滿了血管,瘤體下極位於右腎動、靜脈之間,將下腔靜脈擠壓變形,術中如果稍不留神,在剝離過程觸碰到周圍血管,就有可能會引發術中出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纖細的「手指」可以靈活深入到腫瘤位置,又可完美避開周圍血管,這樣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就會大大降低。經過成功手術後,終於將李女士體內「炸彈」摘除掉。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厲害:多種複雜手術,它都輕鬆搞定
從小到3歲孩童到88歲的耄耋老人,「達文西」住院天數少、併發症少、術中失血少、術後疼痛小的優勢盡顯,為病人減少總的治療成本。
過去一些難以解決的手術,「達文西」輕鬆搞掂。如腎癌伴下腔靜脈癌栓這樣的「惡魔」,由於腎上段下腔靜脈位置隱蔽,顯露、阻斷和重建均較困難,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術中存在瘤栓脫落,導致肺栓塞及死亡的風險;原來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只能保守治療。而如今「達文西」在泌尿外科專家指導下進行手術,術中無需改變體位,改良運用仰臥位法進行機器人左腎癌根治及下腔靜脈取栓術即可剷除病灶。
「達文西」在泌尿外科應用最廣的疾病當屬前列腺癌,在中大醫院大約佔整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量的29%,其次為膀胱癌、腎癌、複雜的腹膜後腫瘤,腎上腺手術、輸尿管成形術等也是他經常的工作範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腎癌手術在「達文西」幫助下,可以達到保留腎單位的部分腎切除,極大的保護了腎臟的功能。據了解,目前在中大醫院腎部分切除術比例高於根治性腎切除,約佔比18%。
情懷:不僅要當好醫生,也要當好老師
陳明教授介紹,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在歐美發達國家迅速走向普及,例如手術機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普及率:英國、瑞士、比利時及北歐國家超>90%,機器人部分腎切除術普及率:丹麥、瑞典>90%。機器人手術在我國增長迅速,歷年達文西總手數量超過16萬例。不僅是泌尿外科手術,普外科、婦科、胸外科等領域,手術機器人都可大顯身手,它將成為未來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或可部分替代傳統手術方式,將來機器人手術也會越來越普及,更多的醫院將擁有手術機器人。但手術機器人必須要先培訓,培訓合格後才能持證上崗,因此對專業人才的培訓成為當務之急。為此,中大醫院勇擔社會責任,成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中國泌尿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培訓從事手術機器人操作的醫護人員,傳授手術方法與技巧,推進手術機器人技術的普及,以解決更多患者的疾痛。
交匯點記者記者 仲崇山
通訊員 劉敏 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