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有感情的,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緊張就想跑廁所,生氣後容易胃疼,經常生氣口臭不已;悲傷憂慮的時候會消化不良;壓力大的時候根本吃不下飯。
所以說,不要以為只有寒涼、饑飽不調是脾胃的硬傷,情緒才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一把暗箭,你越控制不好,對脾胃傷害就越大。情緒為何會與腸胃相關聯、又有沒有什麼辦法來緩解這類症狀?
一、腸胃不適,情緒為源
醫學臨床觀察發現,當人生氣時,胃壁呈鬆弛狀態,胃液分泌變少,胃黏膜出現供血不足症狀,繼而會引起胃痙攣,長期刺激還會導致胃潰瘍。
此外,腸道對於情緒的變化也是相當敏感。人的腸壁上有上億個神經細胞,其中的神經元、神經網絡所分泌的神經遞質、肽類物質能感知人的情緒變化,繼而引發相應的腸道變化。
因此,當我們生氣時,可能會出現便秘、腹瀉等症狀。當然,情緒對腸胃的影響是一個可逆的過程,當因情志不遂而引起腸胃不適時,我們可以適當地調節情緒來緩解這些不良反應,同時還可以採取食療法。
二、白朮兩用可解腸憂
情志不遂引起的腸道不適主要表現有兩種:一為腹瀉,二為便秘,而中醫將這兩者歸結為脾功能失調。所以,情志不遂導致的腸道不適可以通過調理脾達到治療效果。
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之功效。生白朮可以加速腸道蠕動,治療便秘。炒白朮經過炒之後,增加了燥溼、澀腸的效用,則可以治療腹瀉,故白朮有雙向調節作用,對於不同的症狀,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炮製方法製成的白朮來應對。
生活中情志不遂只是引起我們脾胃不適的原因之一,脾胃問題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如風寒暑熱,食用不衛生的食物,臟腑失調等多種原因。所以,時刻關注我們的脾胃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苓白朮散健脾胃
要說健脾胃的經典方,應該就是參苓白朮散了。參苓白朮散出自宋朝官方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方,是治療脾胃虛弱的經典方。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如果脾胃氣虛就會導致飲食運化失常,水溼內生,從而出現胃脘痞悶,腸鳴腹瀉等症狀。
參苓白朮散中以黨參、茯苓平補脾胃之氣;白扁豆、山藥之甘淡,助白朮健脾,又可祛溼;陳皮、砂仁的芳香可以化溼行氣、和胃醒脾。
什麼行為易傷脾胃?
1. 脾胃的健康狀況和飲食有著莫大的關係。有人喜歡吃冷的食物,冰飲料、冰激凌等會對胃傷害很大。過於生冷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部神經失調。吃過於油膩、甜膩的食物會增加脾胃的消化負擔,也會對脾胃產生一定的傷害。
2. 生活不規律對脾胃失調也有一定影響。生活不規律導致內分泌失調,導致脾胃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脾胃不和。
3. 情緒對胃的影響更不可忽略。「胃是情緒晴雨表」,情緒不好,胃必然會受影響。容易生氣,敏感的人群在出現消極情緒時會出現食欲不振、胃脘脹滿、身體消瘦的情況。
夏季正是養脾胃的好時機,然而,很多人夏天的生活習慣非但不能養脾胃,反而會傷害脾胃。康康列出夏季最傷脾胃的幾件事。看看你中槍了沒?